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20,(1):217-22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中唐氏筛查孕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妊娠中期孕妇,分别检测其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与甲胎蛋白(AFP)含量,之后依据孕妇的年龄、孕周、单双胎情况、吸烟史、体质量、糖尿病患病情况、既往有无异常妊娠史等情况,使用Prisca系统对孕妇的妊娠风险进行评估。观察不同年龄段高风险筛查率情况、不同年龄组妊娠中期孕妇高风险确诊情况、染色体异常胎儿母体血清内标记物检测情况、妊娠15~20+6周孕妇血清内标记物检测情况。结果 200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妊娠中期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6例被检测出筛出染色体异常,结果 4例孕妇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DS),1例孕妇被诊断18-三体综合征,1例孕妇被诊断为其他胎儿染色体异常类型。与正常孕妇比较,DS孕妇的AFP、uE3含量明显较低,HCG含量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三体综合征孕妇的AFP、uE3与HCG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孕妇的妊娠风险越高;同时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AFP含量水平明显提升,HCG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对妊娠中期孕妇的血清标记物进行良好的检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胎儿的染色体畸形情况进行预测,并依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产前血清游离雌三醇(uE3)、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200名孕妇,检测产前血清uE3、游离β-hCG、AFP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妊娠结局并据此分为两组,比较高风险妊娠结局组和低风险妊娠结局组孕妇的资料,分析产前血清uE3、游离β-hCG、AFP水平与孕妇高风险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及对高风险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 高风险妊娠结局组uE3、AFP水平低于低风险妊娠结局组,游离β-hCG高于低风险妊娠结局组(均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血清uE3、游离β-hCG、AFP水平与孕妇高风险妊娠结局发生有关(P <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产前血清uE3、游离β-hCG、AFP水平评估孕妇高风险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729、0.753、0.765。结论 产前血清uE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110例妊娠中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年龄将其分为研究组(35岁以上)及对照组(35岁以内),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行唐氏初筛,通过羊水穿刺确诊唐氏综合征,比较两组孕妇唐氏初筛及羊膜穿刺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阳性率、β-hCG及AFP水平、随访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唐氏初筛及羊水穿刺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研究组及对照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分别为43.64%、12.7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不良妊娠孕妇血清中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唐氏筛查可有效评估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的发生风险,预防及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产前筛查结果对不良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某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中期的妊娠妇女1468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采用评估软件胎儿唐氏综合症(DS)、18-三体综合征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NTD)的风险率。结果:1468例接受筛查的孕妇中,132例孕妇筛查高风险,阳性率为8.99%。其中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92例、18-三体筛查高风险16例、NTD筛查高风险24例。35岁以下产妇的异常检出率为3.57%,明显低于35岁以上产妇的异常检出率12.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筛查高风险孕妇异常检出率为6.06%明显高于低风险孕妇的3.5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孕中期血清产前二联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结合产前诊断能够有效的预防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78-80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孕早、中期各项筛查指标的影响,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的孕妇孕期产前筛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单胎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9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产检的100例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早期(11~13~(+6)周)检测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以及对胎儿颈项透明层(NT)进行测量(12~13周),孕中期(15~20~(+6)周)检测fβ-HCG,甲胎蛋白(AFP)和游离雌三醇(u E3)。分别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学生化指标及NT值。结果孕早期实验组中PAPP-A及fβ-HCG的中位数倍数(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实验组中fβ-HCG的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中AFP和u E3的MOM值及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孕妇孕期血清PAPP-A及fβ-HCG的MOM值明显偏低,降低了产前筛查准确性,提高了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王君哲  毛和香  周正 《重庆医药》2009,38(13):1594-1595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对干预出生缺陷的重要作用。方法对3327例孕14~20周的孕妇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孕妇血中的AFP和β-HCG浓度,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危险系数(唐氏综合征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275,神经管缺损AFP≥2.5MoMs)。对唐氏高危的孕妇取羊水做染色体和基因诊断,神经管缺损高危者行超声波检查。结果3327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损、18和13三体高危212例,占6.37%;唐氏高危160例,占4.81%,有119例进一步确诊,发现4例异常妊娠;36例神经管缺损高危(占1.08%)中全部做超声检查,发现1例神经管缺损的胎儿;16例18和13三体高危中有4例做羊水染色体检查均为正常。结论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对干预出生缺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唐氏筛查对妊娠中期孕妇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分析。方法 3523例常规接受唐氏筛查孕妇为接受组,另306例拒绝接受唐氏筛查为拒绝组。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则采用羊膜腔穿刺术,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羊水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确诊。结果接受组唐氏筛查阳性率中年龄≥35岁者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经唐氏筛查阳性99例孕妇中,5例证实为唐氏综合征患儿,拒绝组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孕妇行孕中期血清血液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其筛查效率高于孕中期未行血清血液筛查的孕妇,建议对孕妇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9.
妊娠相关蛋白A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 -A)作为血清标记物在孕早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 8~ 1 3周孕妇血清中PAPP A浓度 ,以确定高危人群 ,并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给予确诊。结果共筛查 6 0 4例 8~ 1 3周孕妇 ,筛查出高危人群34例 ,确诊 2 1三体一例 ,不良妊娠 5例 ,唐氏高危组与筛查正常组比较不良妊娠有显著差异 (χ2 =2 0 0 8,P <0 0 1 )。结论PAPP A可作为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指标 ,对于筛查异常的孕妇提示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甲胎蛋白(AFP)对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等先天缺陷儿的筛查状况,最大程度地降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验法对孕14~20周的孕妇进行血清HCG和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利用配套软件计算风险率。对唐氏高危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确诊,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行超声检查。结果812例接受筛查的孕妇,诊断DS 2例,开放性神经管畸形(NTD)2例,其他胎儿异常4例,胎死宫内1例。结论孕妇血清HCG联合AFP进行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的产前筛查经济、有效、简单易行,对降低唐氏儿和神经管缺陷儿的出生,达到优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孕中期胎儿缺陷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4888例孕(14~20)周妇女进行二联血清标记物检测,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部分因素如孕妇体重、孕周等在分析中加以校正,通过筛查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风险值大于或等于1/275判为高危。每例筛选的孕妇均追踪到胎儿出生。结果在被筛选孕妇中,有318例孕妇筛选结果为高危,其中唐氏综合证252例,阳性率5.16%;神经管缺陷高危66例,阳性率1.35%,经羊水穿刺和彩超确诊,唐氏综合征2例,神经管缺陷5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β-HCG联合应用,对胎儿先天缺陷尤其是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有效可行,经产前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了这些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2.
杨芳 《江苏医药》2013,39(13):1595-1596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妊娠中期孕妇产前筛查结果.方法 选择常州市武进区产前筛查的孕妇4062例,孕周15-20周,年龄20-41岁.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062例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367例(9.03%),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256例(6.30%),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46例(1.13%),神经管缺陷36例(0.89%),年龄>35岁的29例(0.71%).行羊膜腔穿刺300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核型6例,其中唐氏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其他异常1例.结论 孕中期孕妇进行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可以减少出生缺陷,对优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DS)为主的先天缺陷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1836例孕中期(15~20^+6周)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的浓度,应用M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度,风险切割值为1/270,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进行确诊。结果孕15~20^+6周孕妇血清AFP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free8~hCG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减少。1836例孕妇中,共筛出高危孕妇118例,阳性率6.43%,其中唐氏征高危110例,有98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占筛查DS高危孕妇的89.09%。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其他异常共5例,假阳性率为6.15%。其中DS综合征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1例,经B超检查发现胎儿其他异常3例。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预测异常胎儿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产前诊断是防止先天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产前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影响其风险值的主要因素。方法检测3 128例孕中期(14周~21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AFP、β-HCG、uE3均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使用唐氏筛查软件(上海天臣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设计)评估风险。建议唐氏综合征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神经管缺陷高风险者接受高分辨超声检查。结果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发生率分别为5.58%、0.41%、1.32%。高风险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5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神经管缺陷4例,其它染色体异常疾病3例。结论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唐氏筛查是减少患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在筛查软件中应对诸多因素予以校正,而孕周的准确与否对筛查结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789例孕母血清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血清AFP与F-βhCG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孕周,利用配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筛查的789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26例(阳性率3.3%);神经管缺损高危孕妇5例(阳性率0.6%)。结论血清标记物检测能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产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待产双胎妊娠孕产妇(双胎妊娠组)和单胎妊娠孕产妇(单胎妊娠组)各100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评价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使孕产妇并发症增多,增加了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出现,加强对双胎妊娠的产前指导和监护,对双胎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双胎妊娠(双胎组)的主要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同期800例单胎妊娠(单胎组)的病例资料,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胎膜早破(PROM)、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胎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改善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针对孕14~20周孕妇1 862例进行产前筛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β-hCG)以及神经管缺陷(NTD)等相关数值,观察影响孕中期妇女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NTD风险的主要因素。结果 1 862例孕妇筛查结果统计,DS高风险率最高为> 40岁组(57. 14%),其次为> 35~40岁组(20. 31%);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为> 35~40岁组(10. 94%),其次为>40岁组(7. 41%);NTD高风险最高为> 35~40岁组(2. 34%),> 35岁孕妇出生新生儿缺陷风险较高。DS高风险检出20周(8. 03%)最高,16周(6. 06%)次之,18-三体综合征、NTD各孕周差异不明显。高风险组孕妇不良结局高于低风险组(P <0. 05)。结论影响孕中期筛查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为年龄,做好产前妊娠不良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技术(DELFIA)在孕中期的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976例妊娠妇女孕中期(15~20周)血清标本,应用DELFIA及配套的统计软件,检测h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 976例筛查孕妇中,母血清检测DS高危94例,18-三体综合征高危4例,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1例,另外6例染色体正常的其他胎儿异常.结论:采用DELFIA联合检测hAFP和Free-βHCG可以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降低需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是目前较为可行、容易被孕妇接受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双胎妊娠(双胎组)的主要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同期800例单胎妊娠(单胎组)的病例资料,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胎膜早破(PROM)、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胎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改善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