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滴虫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该院妇科就诊的进行随机宫颈筛查的妇女4 139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样本HPV DNA基因分型并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估。结果 HPV16感染与BV独立相关;HPV6、11、18感染与BV无关。结论 BV是HPV16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种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多种研究表明,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调、乳酸杆菌减少等因素有关,尤其与细菌性阴道病(BV)有关。而对于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前后变化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通过对CIN患者进行LEEP术前后HR-HPV感染及阴道微生态变化的分析,了解治疗前后HPV持续感染与阴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阴道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然利  华英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75-247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867例BV患者(BV组)和61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生殖道HR-HPV检测,并对阳性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HR—HPV感染率以及HPV感染的自然转阴率。结果BV组的HR—HPV感染率为17.2%,高于对照组的10.7%(P=0.000);BV组HPV感染的1年转阴率为77.6%,对照组HPV感染的1年转阴率为8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4)。结论细菌性阴道病与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存在相关性,积极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助于减少人群HPV的感染率,降低CIN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癌仅次于乳腺癌,是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宫颈暴露于阴道中,阴道微生态环境是HPV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宫颈长期浸在异常的微生态环境中可能导致HR-HPV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5.
徐闽 《河北医药》2013,(22):3463-3464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目前惟一发病原因清楚的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致病原因之一。不同基因型HPV感染导致的病变后果不尽相同,低危型HPV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其中不到1%感染者进展为宫颈癌,高危型HPV不仅能导致低度或高度癌前病变,还能诱导癌发生,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检出高危型HPV,其中HPV16型占60%以上[1]。研究证实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我国女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明确病变女性感染的HPV 基因型对于分析病变的进展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危型HPV(High Risk HPV,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理条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检测发现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中,30-45岁妇女中HR—HPV感染率达97.6%。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表明,持续性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50例CIN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吴雪燕  周遵伦  张梅 《贵州医药》2021,45(2):191-193
女性的阴道微环境主要由阴道生理解剖结构、阴道菌群、局部免疫以及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四个方组成,育龄期妇女阴道微环境除了阴道菌群外的其他三方面均相对稳定.目前国际公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女性感染HPV后大部分可自行转阴,仅5%~10%持续HPV感染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10例宫颈癌与健康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组(8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HPV基因型检测。观察宫颈癌组患者的高危HPV感染情况、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比较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高危HPV基因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高危HPV感染率为88.75%,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基因型感染前三位为HPV16(58.75%)、HPV18(11.25%)、HPV58(7.70%)。宫颈癌HPV感染患者的p 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HPV16、HPV18、HPV58、混合感染患者的阴道p H值≥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HPV18、HPV58均与p H≥4.5、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与体检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及其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328份妇科门诊患者和1288份体检标本的HC2检测HR-HPV DNA结果,并对其在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及HR-HPV病毒载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妇科门诊患者的HR-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体检人群(P<0.05).妇科门诊患者的感染高峰年龄段为15~、21~、66~岁;体检人群的感染高峰年龄段为15~、21~、46~岁.妇科门诊患者感染HR-HPV高病毒载量的比例明显高于体检人群(P<0.05),在41~45岁年龄段的HR-HPV感染者中差异更为明显.结论 妇科门诊与体检人群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重点关注感染高发年龄阶段人群,加强高病毒载量患者的细胞学检查,根据不同类别就诊者的感染特点进行有侧重的HPV防治工作,将会在宫颈癌的预防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邹婧  洪颖 《江苏医药》2022,(5):470-473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HPV感染患者166例,按照HPV分型分为观察组(HR-HPV感染,100例)和对照组(非HR-HPV感染,66例),分析两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微生态等资料。结果 两组白细胞酯酶、加德纳菌、乳酸杆菌、H2O2和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酯酶与加德纳菌存在、乳酸杆菌异常、H2O2缺乏和BV阳性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0.629、0.244、1.194和3.166,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与HR-HPV感染两者互为因果。改善阴道微生态对清除HR-HPV感染,预防和治疗宫颈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6例21~69岁妇女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2)进行HPV DNA检测,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C)之比来衡量。根据HR-HPV检测值将RLU/PC分为阴性(〈1)、低度载量(1~9)、中度载量(10~99)和高度载量(≥100)。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宫颈炎、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SCC)。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发展,中、高度载量病例所占比例增加(宫颈炎组30.61%,CINⅠ组83.33%,CINⅡ~Ⅲ组90.48%,SCC组100%)。结论宫颈HR-HPV病毒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确诊CIN1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使用保妇康栓治疗、B组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C组未用药物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HPV转阴率A组86.7%、B组70.0%,A组明显好于B组,B组HPV转阴率优于C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治疗CIN1伴HPV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专性感染人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细胞的常见DNA病毒,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导致宫颈上皮内增生和宫颈癌的主要因素~[1]。防治HPV成为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2]。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妇科门诊患者806例可疑宫颈病变的HPV-DNA分型检查  相似文献   

14.
LEEP治疗CIN伴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HR-HPVNDA阳性合并不同程度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术后6月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定量检测其宫颈HR-HPVDNA的负荷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不同级别CIN的术前HR-HPV负荷量差异无显著性,术后HR-HPV转阴率为92.4%,低HR.HPV负荷组与高HR-HPV负荷组两组之间CIN的转归存在显著差异。结论LEEP治疗CIN疗效确切,同时可以显著降低HR-HPV的病毒负荷量;HR-HPV检测不仅可以评价CIN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作为CIN治疗后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是一类能特异性感染人皮肤和黏膜基底上皮细胞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High-risk HPV,HR-HPV)是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高发的关键诱因[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我院120例宫颈HR-HPV阳性、细胞学正常、阴道镜检查正常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患者仅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指标恢复情况及HR-HPV的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及治疗开始第6个月阴道微生态指标恢复情况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开始第6个月及第12个月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阴道微生态环境,提高HR-HPV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7.
谭鹰  张立冬  裴静 《中国医药》2010,5(11):1055-1056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 方法 对59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HPV的分型检测,同时对支原体和衣原体进行检测,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单纯支原体阳性、单纯衣原体阳性和支原体+衣原体双阳性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27.1%(76/280)、53.8%(14/26)、82.4%(14/17)]明显高于支原体和衣原体均阴性患者[7.8%(21/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支原体阳性、单纯衣原体阳性和支原体+衣原体双阳性患者的单独HPV16、HPV18/45、单独次要高危型HPV(HPV33/52/58/67)、单独HPV31及混合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和衣原体均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不孕症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相关性,建议临床上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常规HPV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与HR-HPV感染的关系,旨在为临床HR-HPV感染患者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切入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120例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HR-HPV阳性组,选取同期妇科体检HR-HPV阴性的100名女性资料设为HR-HPV阴性组。纳入对象均检测阴道微生物菌群,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对HR-HPV感染的影响。结果 HR-HPV阳性组患者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动弯杆菌、加德纳菌占比均高于HR-HPV阴性组,乳酸杆菌占比低于HR-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霉菌、滴虫、人支原体、纤毛球菌、普氏菌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动弯杆菌、加德纳菌占比增高,乳酸杆菌占比减少均是影响患者感染HR-HPV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动弯杆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间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妇科门诊所有感染HPV16、HPV18、HPV31亚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初步登记,再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或电话回访逐一完善相关资料.结果 从198例高危HPV感染患者中检出的217频次的阳性结果中发现:HPV16感染比率最多,占61.75%,HPV18其次,占25.35%,HPV31位居第三,占12.90%.198例患者中过早或多伴侣性生活的占16.16%,多孕、多产和多次人流占32.83%、感染性阴道炎占90.40%、慢性宫颈炎占81.82%;在198例高危HPV感染者中共发现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26例,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患者中22例感染HPV16,其恶性程度也更高.结论 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16感染密切相关,慢性宫颈炎及阴道感染所致宫颈低免疫力是最主要的高危HPV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