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A组0.5mg布托啡诺和9.5ml 0.25%罗哌卡因;B组1.0mg布托啡诺和9ml 0.25%罗哌卡因;C组1.5mg布托啡诺和8.5ml 0.25%罗哌卡因;D组10ml0.25%罗哌卡因。观察4组产妇总药量、疼痛开始及完全缓解时间及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与D组比较,B、C两组疼痛开始时间较短(F=4.237,P<0.05),随着布托啡诺剂量的增加,疼痛完全缓解时间逐渐延长,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8,P<0.05);B、C组罗哌卡因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其它三组第一产程时间较短(F=5.192,P<0.05),第二、第三产程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9,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1mg布托啡诺联合9ml 0.25%罗哌卡因是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为临床制订合理的用药配比方案。方法孕足月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舒芬太尼3μg组(A组)、4μg组(B组)、5μg组(C组)、6μg组(D组), L2~3行腰硬联合穿刺,鞘内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然后置硬外管接镇痛泵维持,(1%罗哌卡因10 ml加舒芬太尼45μ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即0.1%罗哌卡因),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维持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B组、C组、D组的镇痛起效时间较A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C组VAS评分比A、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妇的产程、出血量、MBS评分、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过程中,4~5μg的舒芬太尼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镇痛起效快,疗效好,是一种较好的无痛分娩的镇痛方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输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全产程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15日于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法和分配隐藏的原则将纳入产妇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给予0.07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B组给予0.100%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镇痛泵背景剂量为6 mL/h,锁定时间为1 min。比较3组产妇鼓膜温度、产程时间、镇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romage评分及致热因子水平;比较3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胎心率、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50例产妇,A组、B组和C组各50例。与镇痛前比较,A组、B组及C组产妇镇痛后4 h鼓膜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镇痛后5 h鼓膜温度也较镇痛前均显著升高(P<0.05),镇痛后4 h B组和C组产妇鼓膜温度显著高于A组(P<0.05);随着罗哌卡因剂量的增加,产妇第二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作为镇痛组,无镇痛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妇产后2h出血量。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自然顺产率、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是无痛分娩的较好镇痛方法,不影响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40例,分别予0.100%、0.125%、0.150%、0.200%罗哌卡因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记录各组产妇镇痛效果、活跃期、第2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例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4组T2~T5时VAS评分均低于T1时(P〈0.05);B、C、D组T2~T5时VAS评分低于A组,PCA按压次数及VAS评分〉3分例数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产妇活跃期、第2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例数、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下肢麻木发生率低于D组,无痛行走发生率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25%、0.150%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效果较满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麻醉禁忌证、无经阴道分娩禁忌且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初产妇80例,均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A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3 μg /ml的混合液,芬太尼组(B组)0.1%罗哌卡因+芬太尼2 μg /ml的混合液,另外设置对照组(C组40例)未接受镇痛的初产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组在麻醉后10 min,停药1 h后VAS评分下降显著,疼痛明显减轻 (P<0.05),两组均无明显运动阻滞;A,B两组相对于C 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钳术,剖宫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缩宫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C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有一定的发生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但不增加剖宫产率和产钳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住院分娩产妇12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作为镇痛组,无镇痛自然分娩的初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孕妇产后2h出血量.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镇痛组自然顺产率、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是无痛分娩的较好镇痛方法,不影响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小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头位,单胎,足月初产,取L2-3锥间隙穿刺。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入0.125%罗哌卡因与0.2μg.mL-1舒芬太尼,B组:注入0.12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等项目。结果 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0.125%罗哌卡因与0.2μg.mL-1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评价该给药方案和给药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9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ASAⅠ级,排除自然分娩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潜伏期A组(LA组)及潜伏期B组(LB组)均在产妇进入产程、宫口开大<3 cm时开始镇痛,活跃期组(A组)在宫口≥3 cm时开始镇痛。三组均给予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8 mL+PCEA自控镇痛。其中PCEA设定如下,LA组:整个第一产程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背景剂量8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LB组:除PCEA药物为0.1%罗哌卡因外,其余设置与LA组完全相同。A组设置与LA组完全相同。观察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三组镇痛后VAS评分均降低,三组镇痛后5、15、25 min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LB组在镇痛即刻及潜伏期(宫口开大3 cm即刻)时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宫口开全时LA组及A组VAS评分均低于LB组(P<0.05),同时此时间点LA组及A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分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下肢麻木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程、缩宫素使用、器械助产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组产妇镇痛满意度略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潜伏期单独使用0.125%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不影响产程进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龙成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36-137
目的探讨0.12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最适宜的量。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产妇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A、B、C、D四组,于硬膜外注入A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3μg/mL)药液10mL;B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药液10mL;C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药液10mL;D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6μg/mL)药液10mL。在疼痛缓解后,接麻醉泵,持续给各组相应局麻药浓度和舒芬太尼剂量的麻醉药6mL/h。记录疼痛明显缓解时间(T),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Bromage),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四组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均明显减轻,VAS评分≤6分。C、D两组宫缩镇痛评分(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C组、D组疼痛明显缓解时间(T)与A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D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有6.7%。结论 0.12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最适宜的量为0.5μ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等效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30例.A组给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B组采用等效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比较两组孕妇分娩中的镇痛效果.结果 A组产妇在分娩中的VAS评分与B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A组与B组的镇痛起效的时间和产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等效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镇痛效果均较好,但是罗哌卡因的副作用相对小,可在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应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镇痛泵内药物为0.12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50 m L,B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药0.1μg/kg舒芬太尼,镇痛泵内药物为0.5μg/kg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50 m L,C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药0.03μg/kg舒芬太尼,镇痛泵内药物为0.5μg/kg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50 m L。对三组麻醉起效时间、下肢运动状况、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C组下肢运动状况均显著优于B组和A组(P<0.05),B组、C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A组(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组产程短于B组和A组(P<0.05),B组短于A组(P<0.05);C组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联合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起效快,效果好,产程短,不良不应少,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杜克信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65-2767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苏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90例经阴道分娩的孕妇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中A组应用0.5%罗哌卡因20 ml,B组应用0.5%罗哌卡因20 ml+苏芬太尼5μg,C组应用0.5%罗哌卡因20 ml+苏芬太尼10μg.比较三组孕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 率.结果 (1)用药10 min、60 min及宫口开全时,B组孕妇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t=5.5089、5.9342、4.2642,均P<0.05),用药10 min、60 min、宫口开全及用药lh,C组孕妇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t=13.9558、6.7654、5.2154,均P<0.05).与B组比较,C组孕妇用药10 min及60 min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t=7.4353、4.2165、3.6865,均P<0.05).(2)C组孕妇出现瘙痒的比例为26.67%,显著高于B组的3.33%及A组0(χ2=4.7059、7.0673,均P<0.05).结论 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5μg苏芬太尼+0.5%罗哌卡因20ml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已临产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分为3组,A组在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1~2)cm;B组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cm以上)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镇痛;C组未用分娩镇痛。分别观察VAS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加强宫缩时间,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出血量和不良事件。结果①A组VAS评分在潜伏期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A、B组VAS明显低于C组(P<0.05);②3组产程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催产素使用率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③3组分娩方式比较A、B两组的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有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2.5 mg 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 A、B、C 组,每组200例。宫口开至2~3 cm 时,蛛网膜下腔内注射2.5 mg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2 ml,3组混合液分别含芬太尼0、5、10 g。观察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 评分和转剖宫产率。结果3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组(P <0.05)、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A、B 组(P <0.05)。结论5 g 芬太尼复合2.5 mg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既能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又能降低较大剂量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04-10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住院号录入计算机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分为A组(单纯罗哌卡因)、B组(单纯舒芬太尼)、C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D组(对照组),比较A、B、C三组产妇起效时间、首剂量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局麻药总用量,四组产妇产程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器械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产妇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起效时间短于A组,首剂量持续时间长于A组,C组产妇局麻药总用量少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产妇第一产程均短于D组(P0.05),三组产妇第一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器械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恶性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可降低局麻药物使用剂量,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胎足月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A组)和非镇痛组(B组),每组30例.A组产妇进入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3cm时,将0.75%罗哌卡因0.5ml注入蛛网膜下腔,1~2min后迅速产生镇痛,持续1.5~2h,待腰麻镇痛减弱后,再接硬膜外镇痛泵注入0.175%罗哌卡因,维持到分娩结束.B组自然分娩不镇痛.观察A组的镇痛效果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A、B两组产妇产程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产程的进展情况,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A组镇痛效果显著,运动神经阻滞不明显.A、B两组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产程进展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结果表明,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具有:镇痛迅速、完善;用药量小;对产妇和新生儿无影响;对产妇活动影响小,产妇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9.
刘红丽  顾丽萍 《淮海医药》2007,25(6):527-528
目的 探讨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复合苏太尼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收集35例采用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取相同条件下35例未给予镇痛干预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疼痛程度、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结果 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硬膜外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无麻醉禁忌的初产妇为分娩镇痛组,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分娩镇痛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MBS评分A、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轻,产妇可下床活动,是1种可行走的分娩镇痛,两者相比,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