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β( IL-1β)、乳酸脱氢酶( LDH)及血清肌酸激酶( CK)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IL-1β、LDH和CK水平。结果试验组IL-1β、LDH、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体内IL-1β、LDH和CK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临床上可以尝试应用检测三者水平作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射频消融: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穿刺,置入射频电极,测阻抗在150-250Ω时,分别用高频(50Hz)低电流(0.5-2.0 mA)行感觉测试和低频(2 Hz)高电流(0.5-2.5 mA)行运动测试后行60℃、70℃、80℃分别治疗60 s,然后再用90℃治疗120 s.臭氧治疗:射频结束后拔出电极,置入穿刺针芯继续刺入椎间盘髓核内,抽臭氧5-10 ml,缓慢推注;退针至椎间盘外硬膜外前间隙,注入消炎镇痛液10 m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4次,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9.2%、87.5%和89.6%,优良率分别为70.8%、60.4%、77.1%和75.o%.无不良反应.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稳定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为实验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方法,剩余7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3个月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椎问盘突出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CT引导下,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核射频热凝消融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值分别为(4.25±1.51)、(2.84±1.02)、(1.79±0.99)、(1.30±0.85)分,低于术前的(7.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该院采用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法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跟踪观察3-12个月,记录回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Macnab评价104例患者中,优84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0.4%,有效率为96.2%,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消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抑郁症患者氟西汀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β、IL-6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4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为期4周,对照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结果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经药物治疗后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IL-1β、IL-6与抑郁症病理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了局麻和全身麻醉对手术病人血清皮质醇、IL-1β和IL-10水平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子宫癌病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和手术开始后1 h抽取静脉血3 ml,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IL-1β和IL-10浓度。结果A组血清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在切皮和术中1 h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B组血清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切皮和术中1小时,B组Cortisol、IL-1β和IL-10含量比A组含量降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皮质醇、IL-1β和IL-10浓度。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覆盖人群相对年轻化,为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证明,有众多炎性介质参与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出现严重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肿瘤因子-α作为重要的炎性介质被认为是引起炎性反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到众多实验结果的论证支持;白细胞介素-1在局部病变组织的表达亦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各种炎性介质及相关酶类同样作为影响因子互相作用,与肿瘤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参与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频联合臭氧靶点热凝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射频臭氧联合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均表现为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麻痛,直腿抬高、下肢肌力、反射、浅表感觉均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精确定位穿刺点进入射频针靶点分别运行60°30s,70°30s,80°30s,90°200s、92°100s来彻底热凝靶点,然后抽取60Uk/mL臭氧10~20mL,沿射频针缓慢注入盘内。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以回访,临床有效率98%。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6,(16)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和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发病时升高,提示它们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引导定位下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CT引导定位下对90例L34、L44、L45、L55、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结果随访6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90例患者无腰椎间盘感染,脊髓、神经、血管及其他并发症出现,优71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7%。结论 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高效、精确、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能为肝硬化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乙型肝炎组)、门诊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各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GF—β1、IL-10、IL-12和IL-18水平。结果TGF-β1、IL-10、IL-12、IL-18水平肝硬化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有腹腔积液肝硬化患者TGF—β1、IL-10、IL-12、IL-18水平高于无腹腔积液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TGF-β1与IL-10、IL-12、IL-1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TGF-β1与肝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检测TGF-β1、IL-10、IL-12、IL-18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较多,常用有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还有在椎间盘镜下摘除髓核等,但椎体后部的骨性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破坏,而造成腰椎节段性不稳及硬膜外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作为一种脊柱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区域定位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McCullock标准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神经根走行,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受损神经根被压迫部位,入组患者87例,男54例女33例,根据患者志愿,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微创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保守治疗组采取休息、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腰椎JOA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术前微创组VAS评分为(7.1±1.6),术后12个月平均为(1.7±0.9),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微创组优良率91.8%,保守治疗组为42.1%。结论按"区域定位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定位精准、治疗优势互补,使治疗效果最大化,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对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于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治疗并获得3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溶栓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短期预后观察指标,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调查并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入院时血清IL-1β、Hcy水平,分析血清IL-1β、Hcy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 溶栓治疗后3个月,9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9例,占39.80%,预后良好59例,占60.20%;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IL-1β、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IL-1β、Hcy高表达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子(OR>1,P<0.05);血清IL-1β、Hcy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分别为0.792、0.779、0.808,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血清IL-1β、Hcy分别取1.925ng·L-1、14.570μmoL·L-1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IL-1β、Hcy高表达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预后不良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髓核摘除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79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行单纯髓核摘除38例为髓核摘除组,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41例为射频组,术后定期随访,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两组均获得良好效果,总体优良率分别为:射频消融组90.02%,单纯髓核摘除组8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复发4例。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操作更为简便,创伤更小,较单纯髓核摘除术而言,其适应证相对狭窄,而且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