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秋林  梁玉屏 《广东医学》1997,18(7):444-446
目的:探索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孕妇的影响。方法:应用衣原体酶联吸附免疫法,对1200例广州地区妊娠的妇女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分析。结果:在筛查的十项性传播性疾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占19.92%。沙眼衣原体阳性者合并其他性传播性疾病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对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96例在产前、产时及产后,母亲、胎儿及新生儿等方面与随机选择376例孕妇比较,胎膜早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早产、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结膜炎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值<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对孕妇的围产期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孕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对新生儿的影响,随机对96例足月妊娠未破膜的孕妇宫颈分泌物及其娩出的新生儿眼、咽、阴道前庭的分泌物用PCR法检测CT,结果发现孕妇感染率为31.25%,其中活动性感染为41%,潜伏性感染为60%。新生儿感染率为18.9%,占母亲感染的63%,活动性感染为10.52%,潜伏性感染为89.48%。其中感染怀分娩方式有直接关系。提示,CT感染的孕产妇是新生儿感染的重要感  相似文献   

3.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孝勤 《海南医学》2010,21(5):90-90,87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症的关系。方法继发不孕症组160例,对照组159例,为健康有生育史者。两组均采用沙眼衣原体快速检测抗原监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结果继发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51.88%,对照组阳性率为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继发不孕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异位妊娠与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解脲脲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培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检测46例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同时取同期体检的病例43例作对照。结果:异位妊娠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41.3%,CT阳性率15.2%,明显高于对照组UU阳性率18.6%,CT阳性率2.3%(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生殖道UU及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妇女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解脲脲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培养法及单克隆抗体法检测63例异位妊娠患宫颈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同时取同期体检的病例78例作对照。结果 异位妊娠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42.86%,CT阳性率17.46%,明显高于对照组UU阳性率17.95%,CT阳性率2.56%(P均<0.05)。结论 育龄妇女生殖道UU及CT感染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古衍 《广东医学》2002,23(7):722-723
目的 了解孕妇妊娠期间衣原体感染的发生率,探讨沙眼衣原体对母亲及胎儿的影响以及如何预防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方法 应用SureStep^TM Chlamydia抗原检测技术,对宫颈管分泌物拭子标本作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 中期妊娠孕妇衣原体阳性率17.9%,晚期妊娠阳性率14.9%,总阳性率16.0%。中、晚期妊娠沙眼衣原体检出阳性 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的妇女应作衣原体检查,以及时治疗,减少衣原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C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 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以嘉 《实用新医学》2000,2(9):782-784
目的: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目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方法: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结果:男性尿路感染患485例。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其中淋球菌感染56例(11.5%)。沙眼衣原体感染138例,(28.4%)。解脲支原体感染68例,(14%)。其中沙眼衣原体感染占非淋菌性尿道炎患比率为32%。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近年来已大大超过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做为性传播的疾病已占很大比例,应做为独立的疾病来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19例不同孕期的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结果孕妇宫颈CT阳性率为28.2%,阳性组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孕期宫颈CT感染对孕妇、新生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及时检测,及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D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患阴道炎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患阴道炎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两组,取所分娩的新生儿上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分析对比两组感染。结果 顺产组阳性率为8.92%,剖宫产组阳性率为5.06%,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上呼吸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无影响,不需要因孕妇患阴道炎而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方法:PCR技术对8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76例非胎膜早破孕妇(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和CT检测,并对部分病例胎膜作了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CT和UU阳性率及胎膜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CT,UU感染与PROM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cCoy细胞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ER)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优缺点。方法:应用McCoy细胞培养和PCR检测334例新生儿肺炎鼻咽部拭子中沙眼衣原体,并对沙眼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证实沙眼衣原体肺炎为68例,占20.4%。以扩大金标准判断,细胞培养和PER的敏感性分别为88.2%和95.6%,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9.6%。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娩方式明显相关,产道获得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此外,宫内感染也可存在。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PER可快速、敏感、特异地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女性不孕与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从147例不孕妇女输卵管及宫颈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以60例正常妊娠妇女输卵管内取样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孕组输卵管和宫颈的沙眼衣原体感率分别为15.66%和22.45%,对照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仅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显示年轻妇女与工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由此表明不孕妇女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与泌尿生殖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M抗体。结果:130例患者检出沙眼衣原体总阳性率为30.00%,其中男25.56%,女40.00%。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注意检查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立明法检测女性生殖道感染及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玮  马竟  张秀峰 《广东医学》1999,20(9):713-714
目的 探讨立明法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及应用前景。方法 用Unipath 公司的clearview chlamydiakit( 简称立明衣原体快速试剂) 对该中心的195 例生殖道感染、40 例不孕症妇女作宫颈细胞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 CT感染的总阳性数为60 例,总阳性率为25-5% (60/235),生殖道感染阳性率为23-5%(46/195),不孕症患者的阳性率为35% (14/40)。研究还发现,随宫颈糜烂程度的增加,结果窗颜色密度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立明衣原体快速试剂对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具有快速、简便、特异、实用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及胎盘感染与宫内感染关系,进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外周血行HBV 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胎盘组织行HBsAg及HBcAg的检测。结果(1)HBeAg阳性孕妇与HBeAg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1.2%(11/52)和0(0/40),差异有显著性(P〈0.01);HBV DNA阳性孕妇与HBV DNA阴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8.64%(11/59)和0(0/33),差异有显著性(P〈0.025)。(2)92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中共检测出43例HBsAg和(或)HBcAg阳性,阳性率由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胎盘屏障的蜕膜细胞(DC)、滋养层细胞(TC)、绒毛间质细胞(VSC)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而致的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0R)分别为4.53、7.15、9.33和24.33,0R值从胎盘的母面至胎儿面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与孕妇乙肝感染状态有关,HBV宫内感染以经胎盘感染为主,感染胎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细胞转移方式实现的,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BeAg阳性、HBV DNA阳性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VCEC)感染是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谢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163-2163,2157
目的探讨妇科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与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50例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CT和UU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此类妇科病人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为45.3%,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0.7%,总阳性率为69.3%。结论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有相关性。对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通过常规对症治疗或激素治疗无效时,应做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尤其是年龄〈30岁、有非婚性行为、Ⅱ度以上宫颈炎、无采用安全套或置宫内节育器者更应检测。  相似文献   

20.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