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开展全样本动态处方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工作,加强处方动态监管,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基于处方电子化和医院网络,建立包含药品类别、药品类型、通用名、药品商品名、是否特殊药品、药品费31、是否OTC、是否基本药物、药品剂型等信息的药品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读取工具和药品配对工具将处方信息与药品信息进行关联,建立动态处方数据库;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等要求,利用数据库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处方评价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我院2007—2011年的处方,对人工与电子点评对比、处方整体特征、不同类剂药品消耗、不同费别患者处方特征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处方评价系统能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全样本点评处方,真实反映我院处方的动态特征,可作为开展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的参考。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进行处方点评,在保证处方点评抽样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保证监管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处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处方中药物的关联规则,揭示处方模式,发现问题。方法应用数据挖掘软件PASW Modeler 13,建立Apriori关联分析模型。结果在抽样获得的47132张处方中,防治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药物使用最为频繁;祛痰药、镇咳药、清热解毒中成药等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有较为明显的关联。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快速地处理和分析处方数据,反映处方模式,适用于当前药物利用研究中对大量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中医方剂数据库研究建设的基础上,从中医临床处方预评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医临床处方预评价的数据源及数据结构,提出了基于关系模型数据库的构建方案。通过对预评价数据流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进一步明确了中医临床处方预评价数据库的构建工具、资料来源和数据标准化方法,完成了对该数据库建设方案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心血管科住院患者的中药内服处方,分析中药处方用药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开展中药药物警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2019—202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的中药内服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住院患者的病名、证型,处方用药的使用频次、频率、用量,以及心血管科处方常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功效分类;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erver 2008 R2软件中的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心血管科中药处方的配伍规律及核心用药,并对心血管科中药的药物警戒进行分析。结果 心血管科中药处方中,用量频次前5位的是茯苓、丹参、炙甘草、党参、赤芍;排名前30位的处方用药,四气五味主要为甘、辛、温;归经以心、脾为主;功效主要是补虚及活血祛瘀。住院患者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痰湿内阻证。心血管科常用药对组合包括炙甘草-茯苓、陈皮-茯苓、党参-茯苓;茯苓、丹参、赤芍、党参、黄芪、川芎、炙甘草为方剂核心用药。除党参外,主要处方用药的最大剂量均超过中国药典限量。结论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以气虚血瘀证、痰湿内阻证为主要病症,治疗主以益气活血类中药为主,核心用药主以益气健脾、活血利湿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子处方信息在门诊医师处方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集某区级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全年疾病诊断为消化道溃疡的电子处方信息进行分析,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结果中级职称的医师处方总金额和处方中国产药品金额与初、高级职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费患者的处方总金额、处方品种总数和国产药品金额均高于医保患者,处方总金额与患者费别、患者年龄段、处方中进口药品品种构成比、处方中自费药品品种构成比和金额构成比存在线性相关。结论中级职称医师应当是该院门诊药品消费控制干预的重点人群,医保政策无法干预医师对自费药品的处方行为,电子处方信息可结合疾病诊治规范解释处方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院2年来处方评价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处方评价的工作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方法2007年7月~2009年7月每月随机抽取处方120张填写处方评价表;计算各评价指标平均值。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未超过WHO制定的标准,平均每张处方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分别高于WHO制定的标准;内科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最高。结论从总结工作体会的角度出发,提出处方评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灵活性及实用性;具有对处方动态监测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各科用药的特点;体现了惠及百姓的国家医改政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处方数据库在药物应用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药物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列举了处方数据库的两大分类,介绍了利用处方数据库进行药物应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建立高质量的处方数据库,有利于开展药物应用研究,为合理用药服务.  相似文献   

8.
周陶然  祝德秋  王开明 《中国药房》2009,(34):2719-2720
目的:考察并比较用不同的处方评价方法进行处方管理时的效果。方法:每月同时以我院自订的方法(方法一)和《处方管理办法》指定的方法(方法二)进行审方(12个月共24000张),行政部门根据处方评价结果干预医师的处方行为,对比2种方法各自指标数据1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方法一中,除了用法用量问题数有较小斜率的上升趋势外,其他不合理问题数都有较大斜率的下降趋势;方法二中,除平均品种数有小斜率的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有小斜率的上升趋势。结论:方法一的评价及干预效果较方法二明显。  相似文献   

9.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处方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处方管理办法》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各半年,抽查了2007年12个月的处方共18329张,进行6个核心指标统计,分析比较前后处方质量的变化。结果:《处方管理办法》施行后处方质量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处方管理办法》在基层医院得到落实,规范了我院的处方书写,减少了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大大降低了处方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饮片的处方和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中导出2020年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饮片处方数据,经预处理后得到1961张处方,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和SPSS Modeler 18.0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进行处方数据挖掘。结果:我院中药饮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高频次中医证型分别为胆胃不和(545次,27.79%)、痰湿(259次,13.21%)和肝胃不和(194次,9.89%)等;用药频次最高的分别为补气药(3049次,8.78%)、清热解毒药(2209次,6.36%)、清热燥湿药(2129次,6.13%)和理气药(2038次,5.87%)等。药物聚类得到7组潜在用药组合,进一步发现高频用药组合为百合、竹节参、莪术、黄连、白花蛇舌草、姜半夏、干姜等。结论:采用上述研究方法发现我院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饮片处方特征、用药规律与临床用药经验基本相吻合,可将研究方法和结果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促进中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指出处方点评中常见的配伍禁忌类别,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计12次约12 000张处方进行点评,对配伍禁忌处方按照物理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和药理性配伍禁忌来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约90张,占所调查处方总数的0.76%。配伍禁忌处方约40张,占所调查处方总数的0.34%,约占不合格处方总量的44%,以化学性配伍禁忌和药理性配伍禁忌为主。结论:药品说明书是处方点评中重要的法律依据,应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物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高度关注药物配伍间的酸碱性,以减少化学性配伍禁忌;重视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减少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中药注射液宜单独输注,减少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应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医嘱点评工作的实施情况,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2010年3—12月住院病历,依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住院医嘱的适宜性进行点评,并分析了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麻醉及麻醉辅助用药的基本应用情况。结果:除专项医嘱点评的286例外,共完成203份手术病例和28份非手术病例的医嘱点评,覆盖20个科室。住院平均日药费为397.23元,平均用药20.1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7.8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61%。结论:住院患者用药总体情况较好,医嘱点评方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2008年抗结核药处方评价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结核病研究所(简称结研所)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抗结核药的合理使用及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自行开发的电子化处方评价系统对2008年我院结核病研究所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结合患者结核茵的耐药情况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结研所门诊处方15147张,共涉及患者5695人,以自费患者及青壮年患者居多;全年处方指标中除注射剂使用率外,其他指标波动不大,其中,中成药使用率偏高,未见明显不合理现象;用药情况分析可见:我院一线抗结核药耐药现象比较普遍,使用率也偏低,保肝药被普遍使用,中药抗结核药及辅助治疗药物受到相当重视。结论: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DOTS)策略及结核病治疗政策的宣传与督导,以促进检出、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我院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抗结核药及其辅助用药的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梁  刘莹  任淑萍 《药品评价》2012,9(5):44-46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急诊2011年1月—6月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门急诊抽查处方进行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分析。结果:总共抽查处方1020张,门诊和急诊人均用药分别为2.14与2.49种,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50%与34.8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9.67%与13.83%,国家医保药品使用率分别为98.81%与100%,通用名使用率均为100%,单张处方金额分别为271.02与170.61元,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9.45%与85%。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占23.97%,临床诊断不规范的占15.70%,适应症不适宜的占13.22%。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改进用药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对医院用药的影响,为处方评价标准的制订提供建议.方法 将2006年9月与2007年同期处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1.98种和2.15种,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数量为0.48种和0.52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05.71元和121.70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1.51%和42.35%,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为69.60%和61.23%,诊断标示百分率为22.17%和91.51%,抗菌药物的品种总数占用药品种总数的比率为24.16%和24.23%.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在<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后有了较大提高,但医务人员仍需加强学习,并严格按要求处方用药.此外,处方评价表在分析门诊处方时的一些标准尚待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减少处方抽样工作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16日门诊成人处方1650张为例,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提供的门诊处方数据特点,演示利用Excel软件排序、自动筛选、填充等差序列和函数VLOOKUP等功能自动随机等距抽样100张处方的操作步骤。结果与结论:该操作在15分钟内完成了处方抽样,极大简化了处方数据的前期处理和随机抽样的工作量,具有推广和交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院开展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许进福  郑匀江  谢娟  张一  高玲  盛长城 《中国药房》2010,(41):3852-3854
目的:建立并完善我院处方点评制度,提高处方质量。方法: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建立处方点评的相关组织机构,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制定《药品处方集》等方法相配合,对处方进行抽查和规范化点评,同时通过行政干预及质量监督措施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结果:进行点评后处方合格率由之前的85%提高到98%,并在各项检查中得到较好的评价。结论:通过处方规范性点评工作的开展,处方开具日益规范,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医师认识不够、药师专业水平需提高等方面的问题,需借助推进医生工作站建设和加强处方合理性点评等来促进处方点评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