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新  陈丽丽 《西南军医》2011,13(4):646-64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从2010年1月~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查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抽查抗菌药物处方1586张,占所查处方总数的34.8%,其中不合理处方24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5.2%.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从2006年1~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查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抽查抗菌药物处方12 156张,占所查处方总数的37.8%,其中不合理处方83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9%.结论:门诊抗菌药物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定期抽查门诊处方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门诊3460张处方,对其中含有抗茵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类抗茵药物的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结果在抽取的3460张门诊处方中,含抗茵药物处方共计612张,占处方总量的17.69%。其中,头孢菌素类处方177张,居首位,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8.92%;联用情况基本合理,单联用药处方492张,占抗茵药物处方的80.39%.符合联合用药的相关规定。不合理用药以用药方案不合理居首位.共45张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35%;其次是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门诊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必须加强管理.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含氟诺酮类药物的门诊处方1556张,分析处方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广泛,其中以左氧氟沙星使用率最高。不合理用药处方346张,占抽查处方22.2%。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要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须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一段时间内使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1 325张,对处方采取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1 325例患者共使用抗菌药物5类32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氟喹诺酮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大部分患者的DUI均小于1.0。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应用的干预作用,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门诊2017年1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干预前),另抽取2018年6月1日—2018年10月30日抗菌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干预后)。每月抽取1 500张,两组各7 500张。对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率、不合理处方数以及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12.18%下降到8.23%(χ2=2 785.244、P=0.000);不合理处方比例由56.53‰下降到16.13‰(χ2=174.81、P=0.000)。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主要问题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遴选药物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0、29.57、12.77、9.16、102.74、9.32,P分别为0.001、0.000、0.000、0.002、0.000、0.002)。结论 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合理处方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医生能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体现了药师干预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10年4~6月门诊西药处方3000张,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对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21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03%;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结论加强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的学习,健全用药制度,才能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钱锋  乔佳丽 《兵团医学》2016,50(4):51-53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规范处方书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按月份等间距抽取2015年1-12月每月第2个自然周的门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统计基本用药的相关指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抽查处方181416张,人均用药2.27种,其中7.41%的患者使用了注射剂,8.77%使用了抗菌药物,通用名的使用率为100.00%,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66.34%,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11%,人均每次药费为104.56元.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基本合理,合理处方173957张,不合理处方7459张,处方合格率为95.89%.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仍需要加强对处方规范性的重视,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加强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加强临床医生对药品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查门诊处方90067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5%,以单种药物治疗为主91.1%,用药途径以静注为主。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医院用药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解放军422医院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该院2009年6月~7月的门诊处方5000张,2009年1月~5月的住院病历200份,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5000张处方和200份病历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包括用药时间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某院非甾体抗炎药门诊处方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院门诊处方中非甾体抗炎药物利用进行调查,以了解医生处方习惯,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利用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30349张处方,采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UI(Drug Utilization Index)分析。结果 30349张门诊处方含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处方为2296张,占处方总数的7.55%。极大多数药物的DUI≤1。结论 表明该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利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王俊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00-110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素不合理应用的方面,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在我院外科药房2010年各月处方中抽取10天的门诊(儿科)应用抗菌素处方300张及在痛案室随机查找同期各科(外、妇产、儿、五官)应用抗菌素的归档病历30份,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应用抗菌素的门诊处方42张,约占到14%;归档病历25份,占到83.3%。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菌素尚不甚规范,应加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少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 924张,以抗微生物药物处方为依据,进行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率、各科室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处方的比率、抗微生物药物类别等调查分析.结果:门诊处方3 924张,共有1 920张使用了抗微生物药物,占48.93%;不合理用药主要为联合用药不当、无指征用药和用药次数不当等.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因素.必须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逐步降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4.
李清  赵滨  柳青 《武警医学》2015,26(3):259-261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对武警某总队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调取并分析该院门诊2010-08至2012-07抗菌药物各项数据,并对干预前后(2011-08开始干预)两个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销售金额从194万元下降至141万元,下降27.36 %;DDDs 从12.3万下降至8.9万,下降27.31%;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6.25%下降至10.8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6.5%下降至19.95%,不合理处方从8.90%下降至2.12%;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从46.85%下降至22.22%;超权限处方从359张降至33张。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处方4587张,用卫生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进行分析,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32.1%,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22.83%;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口服类药物的总DDDs略高于注射类;大部分抗菌药物DUI接近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有越梯级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处方平均金额为78.53元,56.93%(731/1284)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二联占38.17%(279/731),三联以上占3.15%(23/731)。不合格处方34张,占2.65%。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理的处方问题值得重视,应加强处方管理和推进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的正确实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罗莹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71-1472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处方平均金额为78.53元,56.93%(731/1284)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二联占38.17%(279/731),三联以上占3.15%(23/731)。不合格处方34张,占2.65%。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对不合理的处方问题值得重视,应加强处方管理和推进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的正确实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我院2008 ~ 2011年每年1~6月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处方4800张,4年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下降明显,不合理处方数减少,抗菌药物选用合理性也有所改善.结论:我院自《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后,门诊处方质量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临床医师、药师仍需共同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协作,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 924张,以抗微生物药物处方为依据,进行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率、各科室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处方的比率、抗微生物药物类别等调查分析。结果:门诊处方3 924张,共有1 920张使用了抗微生物药物,占48.93%;不合理用药主要为联合用药不当、无指征用药和用药次数不当等。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因素。必须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逐步降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和临床的广泛使用,不合理应用及滥用导致的耐药等不良反应日趋严重。为此,我们抽查了2008年门诊急诊处方218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