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针刺:第一组取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丘墟;第二组取日月、期门,均沿肋间缝向外斜刺1寸。第三组取胆俞、肝俞,均向脊柱斜刺1寸。均取右侧,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2.拔罐;取胆俞穴,以广口罐头瓶常规拔罐10分钟。结果:全部有效(针)后立即止痛)即于第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们用针刺大推穴治疗鼻衄1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取穴:大推穴,位于第七颈推与第一胸推棘突之间凹陷处。手法:患者端坐,头向前倾,取2寸长的毫针稍向上斜刺,深1~1.5寸,强刺激捻  相似文献   

3.
我采取针刺疗法治癔病性失语5例.针刺方法与疗效取穴:廉泉、内关(双)、通里(双)、涌泉(双)。手法:廉泉穴用3寸毫针,针刺2.5寸至舌根部,轻度刺激不留针。内关、通里穴均用1.5寸毫针,针刺5~8分深,中度刺激。涌泉穴用1寸毫针,针刺3~5分深,行强刺激手法.多数患者经针刺后当即能发出妈、呀等单词,继而慢慢开始说话,2例病人针刺2次而愈,其余3例病人均一次治愈。典型病例1.赵××,女,18岁,社员.1980年11月2日来诊.代主诉:患者7天前因和母亲吵架,父亲用拳头从其身后猛击头部数下,大哭后失语。检查:舌尖不能伸出口唇和向上屈  相似文献   

4.
1972年以来,我们用双针透刺“提胃”穴治疗胃下垂14例,收到较为满意效果。14例中,男7例,女7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1岁。治疗前14例均有不同程度腹胀、恶心、嗳气、胃痛等症状。钡餐透视胃下极位置在髂嵴连线下6~10厘米者7例,10~13厘米者7例。治疗方法:1.主穴:“提胃”穴(在脐上一寸,旁开3~4寸);2配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分二组每日轮流交替进行,一组取提胃、中脘、足三里穴。一组取提胃、气海、足三里穴。针刺手法:1.患者仰卧,在两侧“提胃”穴同时用5~6寸长的26号毫针,与皮肤呈30~45°角,快速进针。通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进入腹肌,双针向气海方向交叉,进针约4~5寸。得气后,根据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肝、胆腧穴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普外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至本院健康体检中心无身体疾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型非制冷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所有参与研究者进行肝、胆腧穴的检测。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术后和对照组的双侧肝俞、胆俞、日月穴、章门穴的红外温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肝俞、胆俞、日月穴、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双侧肝俞、胆俞、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差异,但双侧日月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有差异(P0.05),且呈现出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双侧肝俞、胆俞、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差异,但双侧日月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有差异(P0.05),且呈现出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结论:特定穴能反应脏腑疾病演变的相关性及特异性;日月穴热成像的结果可作为临床胆囊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1990年5月~1997年10月针刺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1临床资料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37岁。皮疹发于腰腹部的28例,胸背部的29例,颈面部的8例。2治疗方法2.l疹发于胸背部取穴:大推穴,期门穴(患侧)、双曲他。双合谷。大椎穴用6寸毫外向下透刺(4~5寸),强刺激捻转1~2分钟,外感向下放射,期间穴平补平泻,曲池穴、合谷穴泻法。2.2疹发于腰腹部取穴:大椎穴,手法同上,中腕穴,血海穴泻法。2.3疥发于须面部取穴:大椎穴,手法同上,合谷穴,风地穴,下关穴泻法。均留外30分钟,隔10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采用俞募配穴为主,结合口服排石汤,辅以运动等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10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35岁。病程均以B超确诊算起。半年以内者20例,不足3年者35例,3~5年40例,5年以上者5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结石,其中胆囊结石80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颈部结石18例。12治疗方法先空腹口服排石汤300ml,每日口服2次。针刺治疗主穴取胆俞、日月、配穴肝俞、期门或脾俞、章门;肝胆湿热型加太冲、中院研气郁结型加三阴交、气海;牌虚胆瘀型加公孙。采用0.30mmX40mm…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慢乙肝”之肝脾不足已转为主要方面和艾灸疗法善在益气强健、通经活血的理论,运用艾灸治疗该病。取穴:以肝俞、脾俞、大椎、至阳、足三里和期门、章门、中脘、膻中、石子头(太渊上3寸)两组穴交替采用。麦粒灸(13例)每壮艾炷约1.5mg,每次每穴7壮;隔饼灸(11例)  相似文献   

9.
[鱼际]1.方法应用针刺疗法。取双侧鱼际穴,用1.5寸毫针向掌心斜刺0,8~1.0寸,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2.疗效应用本法治疗100例,1次治愈30例,2次治愈26例。经治疗痊愈(咳嗽停止,喉痒  相似文献   

10.
偶刺配合灸法拔罐法治疗胃脘痛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官印  张盈  闫凌 《中外医疗》2009,28(27):109-109
目的 观察偶刺配合灸法、拔罐法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偶刺(肝俞、脾俞、胃俞、期门、中脘、章门、膈俞、梁门穴)治疗本病58例.结果 有效率100%.结论 本法对本病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活血祛瘀,消积导滞,理气止痛之功效,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协调阴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晓瑞 《河北医学》2000,6(8):751-753
参阅了国内 13种中医针灸刊物 ,收集了近十年针灸及治疗阳瘘研究的 2 9篇文献。就治疗而言 ,其方法繁多 ,疗效满意。现综述如下 :1 体针疗法单氏等 [1] 用 2 8号 5寸毫针 ,深刺中俞 ;另取会阳穴 ,针尖向耻骨联合方向 ,皆以针感向下腹扩散为度 ,并视病情施以补泻手法。共治 75例 ,结果痊愈 4 9例 ,改善 2 1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为 93.3%。王氏等 [2 ] 以针刺治疗 10 0例。 组取阳痿穴 (肾俞上 2寸半 ,督脉旁开 1寸处 ) ,命门 ,次  ,太溪 ; 组取中极透横骨冲。施平补平泻手法。结果痊愈 75例 ,有效果 13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 88%。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中脘、大横穴治疗呃逆10例,轻者一次见效,重者一般经1—2次即可治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治 疗 方 法 病人取仰卧位,屈膝。用28号3寸毫针,分别直刺中脘、大横穴,深度一般为2寸半左右,患者得气后,用拇指向后大幅度捻转行针,以加强针感。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反复发作较重者,可酌情延长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用针剌患肢对侧下肢解溪穴的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一、针剌手法:局部用75%的酒精棉球按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从解溪穴向足跟直剌1寸。医者手感针尖达骨膜后,采用大副度捻转的强刺激手法,同时配合上  相似文献   

14.
我曾用针刺加蓖麻叶外敷治愈脱肛5例。现介绍如下: 一、针刺方法:患者卧床,取双侧大肠俞穴(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寸),局部消  相似文献   

15.
本病为剖腹术后引起的暂时性肠麻痹,病人常感到气喘、呼吸困难、腹胀腹痛,以致无法休息,笔者自1996不以来,用针灸方法治疗该病规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会诊20例,其中包括阑尾截除术4例,胆囊胆管手术5例,胃肠手术6例,子宫切除术2例,其它腹部手术喇。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以50~60岁居多。腹胀时间最短的24小时,最长的7天,以术后《天计治为多。2治疗方法选取双侧足三里、内关、内庭穴。均用15寸30号毫针,足三里穴针尖略向胜骨方向进外1~15寸;内关可透刺至对例外关的皮下,针深1~12寸;内庭六向上科刺08~1寸。均用强刺激的得气…  相似文献   

16.
刺血电针加山莨菪碱穴位注册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刺血电针加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65例。治疗方法,取大椎,陶道、肝俞(双),用三棱针点刺后闪火拔火罐5-10分钟,每穴放血0.3-0.5毫升;然后取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用50毫米毫针向下沿皮刺,得气后接通电针治疗仪,选疏密波,针感强度以患者能耐 度,同时针刺曲池、四渎、阳陵泉、三阴交(均取双侧),手法:急怀进行期以泻为主;慢性止期、消退期以补法为主,或补泻兼施,留针20  相似文献   

17.
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2例;左侧头痛者15例,右侧头痛者19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17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3天。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风池、太阳、率谷、头维、百会、四渎、合谷。 操作方法:以上穴位循经远近相伍,用75%酒精棉球消毒肌肤后,取28号粗毫针1寸、1.5寸,取患侧深刺重泻透针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中旬,我们曾用针刺治疗腹泻患者共计62例,经过观察访视,治疗效果都很满意。我们采用的穴位一律为天极、大肠俞、足三里(都是双穴),如果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者,再配取中脘、三阴交(单穴)。胃俞、脾俞(双穴)。进针的手法与平常进针一样,只有大肠俞采取了以35--40度之角度,向尾椎关元俞的方向刺去,进针1--1.5分深,全部穴位都用中等度刺激,达到患者感觉发胀或痠麻的程度,留针20--30分钟,当天发生腹泻,当天即针治,效果较好。这62例患者,都是18--35岁男性,其中一次治癒者35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经验系统分析针刺治疗胆系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的取穴规律、组方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组方、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8篇文献中,针刺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涉及61个穴位,胆经、肝经和膀胱经是使用频次较高的三条经脉。在组方方面,选取单穴、双穴和三穴进行组方的较多,占文献总篇幅的66.9%,并且多是胆俞穴、胆囊穴、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的相互组合。结论:穴位作用规律和穴位组方规律是现代针灸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10例,女40例,年龄45~58岁,病程最长的1年,最短3天。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袒露双下肢,双侧三阴交及患侧足三里常规消毒,取直径0.28mm,2寸毫针直刺双侧三阴交,使针感向上传导,取直径0.32mm,4.5寸毫针向下斜刺足三里,得气后平补平泻,边行针边嘱患者活动患肢,强刺激手法针刺5分钟,留针15分钟,1日1次,10日为1疗程。 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