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膜性渗出,是术后炎症反应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纤维蛋白膜的形成,若处置不当,该膜致密、增厚,将严重影响视力,使人工晶体的植入最终失败。对此,笔者自1993年7月~1999年9月,对44例(44只眼)该类患者,在中度散瞳和适量应用激素的情况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为主治疗,获效满意,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44例均为本院近6年来的住院患者,皆行单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2岁,平均48岁;膜性渗出时间为术后5~8日10例,术后9~12日20例,术后13~16日14例。原发病属老年性白内障22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4例。根据Miyake的分级方法,所有病例的渗出膜分级均属Ⅰ级,即瞳孔区有少量纤维膜形成。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刘忠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4):1320-1322
我院自1995年1月~1998年1月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42例(371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旨在探求减少并发症,增进视力的方法。1 一般资料342例中,男168例,女174例。最大96岁,最小11岁。左眼手术195只,右眼176只。单眼手术313例,双眼29例。中老年性白内障310例(337眼);青年性白内障7例(7眼);先天性白内障3例(5眼);并发性白内障2例(2眼);糖尿病性白内障7例(7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8例(8眼)。白内障摘除一期植入人工晶体366眼;二期植入5眼。术后随访时间最长32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7.2个月。2 …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不断完善,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的主要方法,不再列为禁忌。但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后纤维性渗出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不宜多用激素。我们对这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 1 998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膜形成患者 2 2例 ,与单纯西医治疗的 2 0例对照 ,能明显缩短前膜吸收时间。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一般资料42例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患者中 ,男性 1 9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83岁 ,平均 6 5 .8岁。原发病属并发性白内障者 1 8例 ,外伤性白内障者 1 2例 ,老年性白内障者 1 0例 ,先天性白内障者 2例。将上述患者按随机法划分为治疗组 2 2例 ,对照组 2 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 P>0…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进行回顾性研究e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3眼,占35%,0.1-0.4者21眼,占57%.0.1以下者3眼,占8%。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人工晶状前膜及后发障。结论:根据致伤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利用显微手术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无张力瞳孔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张力瞳孔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少见并发症,我院从1993年1月开始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一共做842只眼,其中发现无张力瞳孔2只眼,发生率0.24%。所见2例报告如下。例1男,68岁,左眼失明8个月,于1996年4月2日入院。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年,否认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除有肺气肿体征外,其余米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左眼20cm手动,5米光感、光定位良好。角膜透明,房水问辉阴性。瞳孔约3mm,直接、间接光反应良好。晶状体灰白色全混浊,无虹膜投影。右眼视力1.co晶状体周边少许楔状混浊。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初发期,… 相似文献
8.
9.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1987年2月~1988年11月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29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9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6例,女1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3岁,平均39岁;住院时间最长87天,最短23天,平均58天。急性肾炎12例,慢性肾炎普通型9例,慢性肾炎肾病型8例;化验检查。尿蛋白10例++,12例+++,7例++++;尿素氮>1249mmol/d者20例,水肿明显者24例。治疗方法10%葡萄糖液500毫升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12~2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2周为一 相似文献
10.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干燥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国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0):1306-1306
2000年6月-2005年6月,本院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干燥性鼻炎患者72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尹世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5):1500-1501
1 病例报告例 1:男 ,70岁。因右眼胀痛、视物不清伴同侧偏头痛 10天 ,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于 1998年 1月 7日收入院。 1年前左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3个月前右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糖尿病史 17年 ,胰岛素治疗。眼科检查 :视力右眼眼前手动 ,左 0 .4。眼压 :右 10 / 4=5 .78k Pa,左 5 .5 / 6 =1.94k Pa。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 ,角膜雾状混浊水肿 ,前房人工晶体位正 ,虹膜表面有新生血管和斑点出血 ,尤其瞳孔缘部 ,瞳孔中等大 ,不正圆 ,颞上瞳孔缘超过人工晶体赤道部 ,使前后房通畅 ,对光反射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白内障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62例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等。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能获得满意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15.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3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参照第6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有关诊断资料,结合我院缺乏病原学诊断条件,所观察对象均按下列诊断标准:年龄为2个月~6岁;急性发病,病程<5d;上呼吸道感染后见咳嗽、痰多、呼吸急促,或喘憋;急性期胸部X线片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肺纹理增粗;发热或不发热;末梢血象WBC总数高或不高。1.2 对象及分组 全部观察对象均为住院患儿,其中男81例,女54例,年龄≤1岁者66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8年2月~1999年10月收治73例白内障行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早期并发症明显优于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且简单易懂,易于掌握,经济费用少,适合县级医院开展并推广,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73例白内障住院患者,年龄10~81岁,平均年龄60.1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1例,包括抗青光眼球外引流术后并白内障7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4例,术前视力0.08~光感,光定位、色觉均正常,眼压正常,手术均由同一人完成,所有患者均用河南宇宙人工晶体厂生产…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42例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250022)王少菲关键词感染性疾病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观察1993年1月~1997年6月,我科对感染性疾病中老年住院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 相似文献
18.
普永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339-340
目的:高龄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康复疗效的探讨。方法:高龄老年人白内障术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评估,手术方法的改进。结果:高龄老人白内障手术治疗同样获得满意疗效,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结论:医学研究证明,年过70岁身心健康者甚少,而高龄老人多脏器功能有不同程度减退,患多种慢性疾病,令手术者担心,而寻找适当的手术时机,改进手术方法,术前的认真检查评估,手术的精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且严格防范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术后视力功能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近期我们观察了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6.8±10.2岁;对照组50例,男 相似文献
20.
王继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4):92-93
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82眼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前后视力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白内障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