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穿刺、切开排脓和扁桃体手术的治疗方式。结果:采用局部切开排脓者50例,其中最长治愈天数为13 d。穿刺抽脓者13例,1次穿刺治愈者8例,2次穿刺治愈者的3例,3次穿刺治愈者2例。患侧扁桃体摘除者3例,双侧扁桃体摘除者2例,术后3~5 d出院。全部随访1~3个月,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脓肿成熟前宜采用抗炎治疗,脓肿成熟后采用穿刺或切开排脓,对既往有扁桃体炎史的患者,确诊后,在抗生素的有效控制下,即行患侧扁桃体摘除术,极少数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治疗采用全身抗生素加脓肿切开引流。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上颌窦穿刺针穿刺抽脓,甲硝唑灌洗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6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扁桃体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是否复发或发生扁桃体炎 ,并确定复发病例与原发病有否必然关系 ,本文对我院 1986年 2月~ 1999年 12月间 6 8例保守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进行 8个月~ 7年随访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均为首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男 4例 ,女 2 2例  相似文献   

4.
临床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传统方法是根据穿刺抽脓诊断,为减轻患者痛若,作者用B超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1病历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由Celces首次描述和治疗,好发于青壮年,儿童和老人少见。现查文献,世界上报道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的婴儿,我国报道年龄最小的为9个月的婴儿。现报道一例6个月扁桃体周围脓肿患儿,一个月内复发两次,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21-1122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7月~2014年6月住院的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9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分为扁桃体脓肿期组31例、脓肿引流期35例和稳定期32例。均切除扁桃体,对比观察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与脓肿期和稳定期比较,脓肿引流期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和稳定期比,脓肿期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肿引流期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扁桃体摘除术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周围脓肿我们采用穿刺抽脓法。患者取坐位,备好无菌10~20毫升注射器及9号注射针头,脓肿部位常规消毒后,选择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刺入脓腔,抽脓后再用一无菌注射器将较抽出的脓液少1毫升左右的生理盐水注入脓腔中,再行抽出,然后再注入青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对35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采用局部穿刺抽脓和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该组病例中,因脓肿形成的部位不同,其体征也各有差异。扁桃体上窝脓肿,患侧舌腭弓上段及软腭红肿隆起,该处触之有波动感,扁桃体被推向内下方,悬雍重水肿偏向健侧,翼内肌受侵蚀时出现张口困难。脓肿位于后上部者,则患侧咽腭弓红肿显著,呈圆柱状。  相似文献   

9.
患者李××,男,23岁。缘于81年5月起经常咽痛,6月初吃饭时感吞咽不适,有阻塞感。6月中旬门诊检查发现左扁桃体Ⅱ度大,表面暗红色充血,附有点状黄白色分泌物,左下颌淋巴结肿大,活动度好,左扁桃体上方穿刺抽出脓性分泌物,以扁桃体周围脓肿收住院。入院后经切开排脓,抗炎治疗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周围炎是扁桃体周围隙的蜂窝组织炎,继续发展即形成脓肿。此期由于炎症的浸润性强,患多持续高热,全身反应较重。治疗上在足量有效抗菌基础上是否应用激素的意见尚不一致。我们1997~2003年对扁桃体脓肿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1~3d,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扁桃体周围脓肿318例临床分析周振劲525000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扁桃体周围脓肿为腭扁桃体周围蜂窝组织内的化脓性炎症,脓肿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1984年~1994年收治的318例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2.
曹火太 《新医学》1999,30(2):92-92
1引言我科采用切开排脓和穿刺吸脓两种方法治疗扁桃体周脓肿,进行了对比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自1991年7月至1997年8月,我科收治扁桃体周脓肿61例,其中有20例患者收入住院治疗,其余门诊治疗。2.2穿刺吸脓疗法及结果用穿刺...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于晓伟,邹佳霖,于诗香,王其有,兰信堂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是临床上常见的头颈部脓肿。及时鉴别PTA和扁桃体周围炎(PTC)是必要的,因为二者的处理原则不一样:前者需要切开引流,而后者抗生素治疗即可。但是,有时区别是很...  相似文献   

14.
颈深部脓肿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5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颈深部脓肿临床类型有:扁桃体周围肿58例,咽旁脓肿8例,脓性颌下炎2例等。合并糖尿病5例。通过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纵隔引流术,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治愈72例,死亡3例。结论颈深部脓肿确诊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伴发病和严重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冯金华 《新医学》2003,34(Z1):134
1 引言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1].迄今国内外有关研究其真正发病机制的报道甚少.目前,公认的学说[2]为患急性扁桃体炎后细菌及炎症产物向扁桃体周围间隙扩散而致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能的感染途径是咽部致病菌感染了Weber腺而引起该腺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16.
阑尾周围脓肿发病率在4%~10%,有多种治疗观点,包括即刻手术,择期手术,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经皮穿刺反复抽脓,抗生素加中药保守治疗。抗生素加中药外敷的保守治疗疗程长,费用高,复发率高,手术治疗并发症多,肠瘘,切口感染,小肠梗阻,脓肿复发等。随着对阑尾炎细菌感染的认识,由需氧菌转移到强调厌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必要时适当的营养支持,使其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上都有提高。随着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盲肠损伤和肠瘘的防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早期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时机,手术指针仍存在争议。总结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探讨阑尾周围脓肿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B超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报道甚少,我院自1997年元月-2001年2月对32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进行B超检查,均经临床穿刺切开证实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其中女22例,男10例,年龄10岁-22岁,平均为16岁。临床症状均有咽痛剧烈、吞咽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周围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上三者症状相似,鉴别较困难。笔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4例病例,并将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3O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相比较。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介入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阑尾周围脓肿腔内,抽吸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生素,辅于全身抗感染治疗。传统组治疗方法:全身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剖腹引流。结果:传统治疗组,住院天数最长21天,最短5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扁桃体周脓肿为首发症状的的诊治过程,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以扁桃体周脓肿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资料及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扁桃体周脓肿为首发症状,行扁桃体周穿刺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完善检查提示伴有血液系统异常,骨髓穿刺骨髓涂片示BM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明显增生占82.5%,原始细胞3%,MPD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示FCM可见粒系比例增高,约占有核细胞比例的86.9%,其中部分粒系可见CD11b、CD13、CD15、CD16表达紊乱;骨髓标本送成都金域检验中心查:FLT3-ITD未检测到突变;NPM1未检测到突变;AML中的C-KIT未检测到突变;AML-E;TO阴性;BCR/ABL融合基因(P190)阳性。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积极的规范性化疗,预后较好,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当遇及以咽喉部感染为首发症状合并血液系统异常的疾患者时,要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以期减少误诊、漏诊率,尽量避免传统的扁桃体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如扁桃体周穿刺、扁桃体周脓肿切开、扁桃体切除等有创操作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