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backpain,compartment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 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方法诊断为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者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5.5年.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2d开始进行腰、腹肌功能训练. 结果治疗后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统计结果分别为(6.6±0.7),(160.3±11.15)和(6.9±0.8)mmHg[术前分别为(11.1±0.7),(188.1±12.08)和(14.1±1.2)mmHg],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和(0.09±0.01)kHz. 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腰、腹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177;0.5)&;#176;和(7&;#177;0.7)&;#176;。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为(1.4&;#177;0.1),(24.9&;#177;1.5)和(1.8&;#177;0.2)kPa,术后分别为(0.9&;#177;0.1),(21.6&;#177;1.6)和(0.9&;#177;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l,P&;lt;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2000-01/2007-03及Embase数据库2003-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BP,lumbar muscle strain,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下腰痛、肌内压测定有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45篇关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最终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但是1981年Peck就首次报道腰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提出该病可能是下腰痛原因之一。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与其他部位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理变化相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这是腰肌劳损形成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定。骨筋膜间隔内压力的直接测定仍然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四肢部位都趋向于行解压手术治疗,腰骶部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意见不一,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痛症状但疗效没有确切的统计学依据,并且不能预防阻止受压的骨骼肌变性。筋膜切开解压术是针对此病的基本疗法,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术前术后效果明显。因此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引起下腰痛,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起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手术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7.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
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
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2002年9月,我院最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33例,经术后护理、腰腹肌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出院指导,确保了手术疗效,患者的腰痛症状、步行能力和腰部的前屈、后伸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腰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摘要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痛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DI、CRMDQ评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结果:CODI,术前(34.25±3.01)与术后(19.83±2.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RMDQ,术前(7.66±0.89)与术后(3.76±0.6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ODI与中文版RMDQ相比,符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中文版ODI评定CCS致腰痛的康复疗效稳定、可靠,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功能障碍指数;功能障碍问卷表;腰痛
中图分类号:R493,R681.5 文献标识:B 文章编号:1001-1242(2008)-04-0349-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2(L2)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155例慢性腰痛或伴腿痛的患者用罗哌卡因+得宝松进行L2神经节阻滞,比较术后0h、1d、7d、1m、3m、6m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得分与术前VAS评分变化,以VAS评分减少50%或以上判定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0h、1d、7d、1m、3m、6m各有155例、150例、102例、78例、40例、27例患者VAS评分减少50%或以上.患者无阻滞相关的并发症.结论:L2神经节阻滞治治疗慢性腰痛在短期内有效,对于部分患者,可能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对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状况,腰痛的性质、特征和诱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1132名高原汽车驾驶员的问卷调查和91名驾驶员的体格检查,分析各种造成腰痛的原因和相关因素。结果:(1)高原缺氧反应可导致驾驶员发生腰痛,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职业行为和不良工作体位与腰痛有关。(3)腰痛性质以酸痛为主。(4)半数以上驾驶员腰背部有压痛点,而与腰背肌有关的压痛点占45.61%。结论: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病因较为复杂。此种腰痛为一种可逆性、与职业习惯相关的亚临床症候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1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人)和对照组(45人).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共18次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腰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磁热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以及随访1年后分别评价其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在随访1年后仍然得到维持(P<0.05).结论:腰椎稳定性训练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门诊就诊52例腰腿痛病人,男30人,女22人,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了对比观察。患者分组1(超短波组)、组2(Xenon氙光低周波治疗组)和组3(氙光低周波加椎旁或硬膜外腔封闭组)。对于上述各组以VisualAnalogScale(VAS)测痛法以疼痛为主要指标、快适度以舒适轻松程度为主要指标,就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的改变进行了评价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组3优于组2,组2优于组1,都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组结果提示日本医广公司生产的550/型氙光低周波治疗仪加激素类药物行椎旁或硬膜外腔封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使VAS痛苦度明显降低,同时治疗后还具有良好的舒适感,是治疗腰腿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John J. Kuczynski Braun Schwieterman Kirby Columber Darren Knupp Lauren Shaub Chad E. Co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2,7(6):647-662
Background Context:
Low back pain (LBP) is a prevalent disorder in society tha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oss of work time and medical expenses. A common intervention for LBP is spinal manipulation, a technique that is not specific to one scope of practice or profession.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herapy spinal manipul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Methods:
A search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using PubMed, CINAHL, SPORTDiscus, Pro Quest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Source, Scopus, and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Studies were included if each involved: 1) individuals with LBP; 2) spinal manipulations performed by physical therapists compared to any control group that did not receive manipulations; 3) measurable clinical outcomes or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measures, and 4)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articles was determined by two independent authors using the criteria developed and used by the 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 (PEDro).Results:
Six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The most commonly used outcomes in these studies were some variation of pain rating scales and disability indexes. Notable results included varying degrees of effect sizes favoring physical therapy spinal manipulations and minimal adverse events resulting from this intervention. Additionally, the manipulation group in one study repor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ess medication use,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lost work time.Conclus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there is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use of spinal manipulation by physical therapists in clinical practice. Physical therapy spinal manipulation appears to be a safe intervention that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相似文献16.
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L2脊神经节制片,观察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及切除腰椎旁交感干对HRP标记细胞数的影响。(2)荧光素逆行双标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7只,荧光素快蓝(FB)注入右侧第二腰神经后支,荧光素核黄(NY)注入L,.。间盘右后侧壁,观察右侧L2脊神经节内荧光素双标细胞;在有荧光素双标细胞的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各组大鼠双侧L1、L2脊神经节中均发现HRP标记细胞,当切断腰椎旁交感干后,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数明显减少;(2)在右侧L2脊神经节内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部分荧光素双标细胞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论:间盘源性下腰痛可能是一种由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经交感神经传递的,主要累及L1、L2腰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区域(下腰区)的牵涉性疼痛。腰椎旁交感干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对疼痛的传导是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神经定位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应用神经定位法分别予以神经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每组20例。结果:三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后1月)无差异,冷冻组和无水酒精组中、远期疗效(治疗后3月、6月)优于神经阻滞组,且冷冻组优于无水酒精毁损组。结论:神经定位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源性白介素1(IL-1)作用于腰椎间盘引起腰痛的神经传入通路并探讨其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2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动物,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外源性IL-1注入实验组大鼠的腰5/6椎间盘内,在注入后的不同时间点监测L1、L3神经节诱发电位的幅度和潜伏期及L2脊神经节自发性放电频率,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各指标进行对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观察IL-1对腰椎神经传入冲动的影响.结果:在腰5/6椎间盘内注入外源性IL-1后的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大鼠的L1、L3神经节诱发电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上升,潜伏期明显缩短,同时L2脊神经自发性放电的频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IL-1注入5/6椎间盘内可在短时间内导致L1、L3节段传入神经冲动增加,L2脊神经节自发性放电频率增加,这可能表明L1~L3背根节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神经传入通路.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造影结合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收集行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术后及1年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1月,我们对67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经过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采用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后第2天与1年后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和SF-36躯体疼痛调查问卷评分分析,评价椎问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67例患者中,术后2天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33,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20.11;术后获得1年随访的47例患者中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16,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17.55.术后2天内及术后1年VAS得分和SF-36问卷评分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疗效比较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源性腰腿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源性腰腿痛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临床怀疑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患者进行腰椎间盘造影,进行确诊.结果:80例接受间盘造影术的患者,69例证实为间盘源性疼痛,其余11例患者经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诊断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腿痛诊断有重要作用,临床难以确诊病例应及时行腰椎间盘造影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