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王沪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2):14-14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上载:川芎茶调散,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注,太阳穴疼。但感风气,悉皆治之。方选薄荷叶八两,川芎、荆芥各四两,细辛一两,防风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相似文献
5.
6.
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可缓解,但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运用川芎茶调散治疗本病38例,获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中,男10例,女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 相似文献
7.
川芎茶调散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具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之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目眩等表实证,是解表祛风的代表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辨证应用,治愈多种疾病,选介如下: 例1、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病) 王某,女,36岁,教师,1990年4月6日就诊。该患于3年前在工作期间自觉头晕耳鸣,随即摔倒,急送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病。经多方治疗未见效,每年发作3~4次。证见:频繁呕吐,双目不敢睁,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头额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有力,诊为内耳眩晕病,属外感风邪,上扰清阳,治以疏风解表,清利头目,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5g,防风20g,细辛5g,薄荷10g,荆芥15g,白芷10g,炙甘草15g,羌活10g,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均显著有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肯定,且能调整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温海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3):183-183
196 9年初 ,伯父 5 0岁时 ,自觉饮食不顺、咽下困难 ,渐渐只能吃稀粥。有时食后即吐 ,呕吐物带有泡沫样白色粘痰。大便时有干结。经几家医院诊断为“中段食道癌”。当时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伯父又害怕手术 ,只好采取保守治疗。曾用过多种中西药物 ,仍不见效。后经一位采药老人传授一方 ,试用后病情好转 ,连续用药一年余 ,病症消失。经医院检验证实 ,病已痊愈。伯父用此方制成药液 ,提供给“食道癌”患者试用 ,每获良效。伯父将此方视为至宝 ,保守2 0年秘而不传 ,临终时才将此方传授于我。后我将此方变通 ,在门诊治疗“食道癌”患者 2 0多例… 相似文献
12.
痔瘘合剂系根据我院中医肛肠科多年的临床经验方研制而成,具有清热利湿、润肠止血作用,作为医院制剂已在我院观察应用十几年,在治疗痔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川芎散剂体外溶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川芎散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度,探讨川芎散剂的溶出特征。方法采用桨法,以阿魏酸为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散剂在5种介质(水、0.1 mol/L盐酸、pH 4.5醋酸缓冲盐、pH 6.8磷酸缓冲盐、pH 7.4磷酸缓冲盐)中的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以相似因子法和威布尔模型评价。结果川芎散剂在5种介质中的溶出量具有差异性。在水、0.1 mol/L盐酸、pH 4.5醋酸缓冲盐和pH 6.8磷酸缓冲盐中的溶出具有相似性且符合威布尔模型,在pH 7.4磷酸缓冲盐中的溶出则发生突变,30 min即达最大溶出量。结论川芎散剂在酸性到中性再到碱性介质中溶出量逐渐增多且溶出时间缩短,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溶出曲线相似,在碱性介质中溶出快而完全。 相似文献
17.
川芎茶调颗粒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以川芎茶调颗粒为例 ,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的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的有关内容 ,分析了 5 0张含有川芎茶调颗粒的中成药处方。结果 川芎茶调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未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 (2 )联合用药不合理。 (3)用法用量不正确。结论 合理用药工作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川芎茶调颗粒为例,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的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的有关内容,分析了50张含有川芎茶调颗粒的中成药处方.结果川芎茶调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为:(1)未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2)联合用药不合理.(3)用法用量不正确.结论合理用药工作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