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状况的监测,探讨相关因素及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分析NICU 2301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患儿感染的疾病、感染部位以及监护室内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65例,79例次,感染率为2.82%,感染例次率为3.43%。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抗生素的应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NICU的环境和侵入性操作等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针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探讨降低ICU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12月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监测患者324例发生医院感染4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14.20%;例次感染60例,例次感染率为18.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和血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李雪梅  侯剑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594-259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我院ICU 2011年1月-12月所有收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入住ICU的29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9例(19.93%),80例次(27.0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呼吸机等相关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是预防ICU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其预防策略,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1026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NICU患儿1026例,发生医院感染23例,26例次,医院感染率2.24%、例次感染率2.53%、日感染发病率2.73‰,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26.92%,23.08%;呼吸机使用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61%和22.73‰。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曾苹  张国英 《西部医学》2012,24(10):1881-188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早期认识和诊断,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入选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分析其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有12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对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纳入的相关指标为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年龄(≤1岁)、入住PICU时间(〉7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等5项。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提供依据。加强PICU病房管理,加强危重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减少有创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P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素珍  刘强  郭锡萍  韦莉萍 《重庆医学》2013,(35):4307-4308,434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人数2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81%,感染27例次,感染例次现患率为8.4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8.14%;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为高发科室。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62.50%,预防性用药占46.50%,一联用药占74.00%,二联用药占22.00%。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阳性率为46.87%。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年龄、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医院感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我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3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患者988例,发现医院感染31例(3.14%),36例次(3.64%);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8.39%)、泌尿道(16.13%)、上呼吸道(9.68%)、皮肤与软组织(9.68%)、其他部位(9.68%)及胃肠道(6.4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3.33%)、神经外科(16.67%)、肿瘤科(8.65%)、康复科(6.78%)及血液科(5.88%)。分离出病原菌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株(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其他假单胞菌1株),真菌3株。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6%。结论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肿瘤科是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须重点监测,同时,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入住ICU48小时后和出ICU48小时内的住院患者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的使用和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人次率和例次率分别为17.25%、21.88%,千日感染人次率和例次率分别为14.78‰、18.75‰;平均病情严重程度3.94分,调整后日感染人次率和例次率分别为3.75‰、4.76‰;总器械使用率为146.24%,其中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的使用率分别为54.35%、50.59%、41.30%;相关的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感染率为1.46‰、3.53‰、11.53‰。结论:3种侵入性操作是引发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ICU患者合理使用侵入性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能及时获得医院感染的动态信息,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660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660例住院早产儿中有197例发生252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9.8%,以肺炎为主(30.95%).长期住院、留置胃管、机械通气、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并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并且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调查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86名患者有44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1.16%。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比47.72%、27.27%。通过分析发现,致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针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护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婕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1):70-7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45例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营养状态、年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无菌操作不严等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是预防和治疗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然 《大家健康》2013,(16):177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8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0名患者有52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近年来收治的86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感染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道,发生率分别为53.5%、24.4%、15.1%;经积极对症护理,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使用时间较长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感染均消失。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医院感染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至2006年老年病区住院病人2097例,采取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11例,平均医院感染率10.06%;感染例次238例,例次率11.35%;发生医院感染死亡33人,病死率15.63%,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病死率1.14%(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63.87%),其次是泌尿道(11.76%)、口腔感染(11.34%);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zlz(42.76%),其次为G-杆菌(37.28%);结论:老年病区存在医院感染,监测其危险因素,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余蔚琪  曾闽榕  何驭鲲  廖友鑫 《重庆医学》2011,40(36):3678-368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8月10~14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841例,医院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80%;感染例次33例,例次现患率为3.9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7例,占总感染例次的51.52%,为医院感染最多的部位。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56.00%,一联用药占64.33%;二联用药占34.82%;三联用药占0.85%。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24.92%。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加强对重点部门侵入性操作的目标监测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提高病原学的送检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以主动监测方法对2005年2~10月ICU住院患者538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诊断。结果ICU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68.08%,医院感染的高位因素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侵袭性操作等。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单位,应根据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15.25%),感染例次43例次(19.28%),主要是下呼吸道31例,占72.09%;胃肠道7例,占16.28%;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40.54‰;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科学的送检标本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程序.  相似文献   

19.
泰安市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本研究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5月17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856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71%,例次感染现患率为8.53%;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儿科新生儿组50.00%、综合重症监护室(ICU)44.44%、普外科17.39%、其他外科14.29%、神经内科13.79%;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表浅切口、胃肠道;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46%;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33.71%。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新生儿组与综合ICU,需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途径。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收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0例,感染率为18.90%;其中下呼吸道部位感染最多,占66.36%;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发生感染占12.54%,是ICU医院感染发生的最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