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般护理、三腔二囊管护理、内镜下行硬化剂护理等综合护理,及时抢救.结果 61例患者好转出院,缓解后手术治疗3例,休克死亡2例,肝性脑病引起周围循环衰竭1例,因经济条件自动出院1例.结论 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时抢救及细心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26例患者,痊愈出院24例,未愈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及继发感染的发生;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顺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76-17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50例中,抢救成功44例,成功率为88.00%;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严重呼吸道感染,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 ,是一种发病急、变化快的急症。如不能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 ,容易使病情加重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正确地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2例 ,为近 3年收入我科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男 :女为 16 :1,年龄 19~ 82岁 ,平均 47.2岁 ,其中 ,同时合并休克 32例 ,伴神志障碍 2 0例。经双囊三腔管治疗 2 8例 ,纤维内镜治疗 18例 ,转外科手术 6例 ,本组死亡 14例。2 重点护理措施2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重点判断有否活动性出血 ,休克和神志变化…  相似文献   

5.
杜玉梅  贾淑芳 《包头医学》2009,33(2):100-10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心理、饮食、排便护理;方法:加强患者饮食、排便、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引导他们进行心理调节;结果:本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88例患者出院时病情得到了及时缓解和有效控制,另外4例患者因不能自制酗酒后再次出血,肝昏迷、肝肾衰竭、合并肺感染死亡;讨论:肝硬化疗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且症状逐渐加重,晚期常引起腹水、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指导患者肝硬化病的自我保健知识,降低治疗费用,为长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88例患者好转出院,大出血死亡6例,自请出院2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减少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的发生,对患者进行预见...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食管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所致,表现为黑便和呕血等,大量出血则可导致休克并诱发肝性脑病甚至死亡,死亡率为30%左右。护士应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处理,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9.
陈腊梅 《吉林医学》2014,(34):7707-7708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肝硬化及晚期肝癌患者较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此类患者大多数有多年的慢性肝炎病史 ,致使凝血因子合成不足 ,脾功能亢进 ,患者多有明显的出血倾向。重型肝硬化伴有门静脉回流障碍而压力增高 ,致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一旦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往往出血量较大 ,速度迅猛 ,短时间内发生休克 ,且止血困难并发症较多。对于这类患者 ,精心的护理和正确的治疗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 6年来对 4 5例肝硬化、晚期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护理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肝硬化、晚期肝癌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8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02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83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32例1周内出血停止,25例在2周内出血停止,1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4例死亡。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士及早发现病情,早治疗,可有效地达到止血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1],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后难以止血或1次住院期间可以多次出血[2],可危及生命,是常见临床急诊.因此做好急救和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防止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2008~2010年收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33例,均有呕血、黑粪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估计出血量均在>1000ml.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曾救治的8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病人病情好转出院,4例病人死亡,死亡病例中1例在入院时就处于休克早期.3例在入院后1小时内就出现大出血.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重症疾病.科学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其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最好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观察组78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用病情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的78例病人,其中72例因护理措施得当,无护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良好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再出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为常见。肝硬化可导致肝结节硬化,门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加,使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丛曲张,若破裂出血,可致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而死亡。及时、正确的诊疗,加强科学的护理,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1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  相似文献   

17.
李海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19-1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51例患者痊愈出院4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2例.肝性脑病引起肝肾综合征2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 方法 对3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正确估计出血量,观察呕血及黑便量和颜色变化,检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的变化,以及对全身状况的观察,使护理人员很好地把握病情危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结果 33例患者痊愈出院29例,未愈自动出院的3例,死亡1例. 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和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康复出院56例,其中48例24h内出血被控制,大便隐血试验阴性,2例因严重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治疗,能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夏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1,(6):87-87,8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住9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94例患者明显地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本组有3例因出血不止或并发其他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通过有计划地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增加治愈率,减少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