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及其亲属的个性特征。方法:对抑郁症患者100例及其一级亲属190人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P、E、N量表分都显著高于常模均值,而患者与亲属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个性特征具有精神病质,个性外向,情绪不稳定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衰退期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对患者个体的影响。方法:将473例人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研究组237例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综合社会心理干预28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亲属进行评定;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患者一级亲属实施干预后其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减少,丰十会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社会心理干预显著改善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能积极影响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持续性注意功能的特征.方法 收集58例SAD患者及68名一级亲属和6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持续性操作测验(CPT).结果 在简单操作(RT)中,SAD患者组各项指标[舍弃数(5.2±6.9)个、漏答数(6.7±13.6)个、反应时间(421.0±112.0) ms及变异系数(47.3±38.1)%]均高于一级亲属组[舍弃数(2.9±3.3)个、漏答数(1.5±2.1)个、反应时间(342.0±47.0)ms及变异系数(28.9±10.1)%]及正常对照组[舍弃数(2.8±2.9)个、漏答数(1.3±0.7)个、反应时间(329.0±53.0)ms及变异系数(27.8±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杂操作(XT)中,SAD患者一级亲属组CPT指标介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D一级亲属在简单操作中未表现出注意功能障碍,而在复杂操作中SA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都存在一定程度注意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一级亲属的执行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Sorting Test,WSCT)对30名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一级亲属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SCT测验中,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一级亲属的持续性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一级亲属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受损,尚需进一步更严格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7.7%和58.5%.结论 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亲属存在普遍的焦虑、抑郁情绪,在治疗卒中后恢复期患者的同时,应注意对其亲属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邱田  杜莲  罗庆华  邱海棠  傅一笑  胡华  蒙华庆 《重庆医学》2011,40(25):2554-2555,255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吸烟行为特点。方法应用耐受问卷修订版(RTQ)、Fagerstr m尼古丁依赖测试问卷(FTND)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吸烟行为特点进行系统评定。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戒烟率、戒烟时间低于亲属组,患者组重度尼古丁依赖率高于亲属组。结论患者与其一级亲属的吸烟率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戒烟时间更短,尼古丁依赖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7.
个体化干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实施早期干预、保护β细胞的意义.方法:通过75g葡萄糖耐量试验,56例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进入研究,配偶为对照(54例),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干预.测定受试者血脂、血糖、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等.结果:①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②与对照组相比,一级亲属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个体化干预后,一级亲属组血脂、空腹胰岛素下降,明显改善急性胰岛素反应,生活方式干预组优于药物干预.结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具有糖尿病高发风险,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李燕  王强  王继兵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34(2):108-110,113
目的筛查原发性青光眼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情况,探讨如何有效早期发现原发性青光眼的方法。方法邀请2009年5月-2010年10月在潍坊眼科医院确诊的313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一级亲属(≥40岁)来医院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检查,部分接受了Goldmann前房角镜、中心30°视野检查。结果计划检查对象1 631人,实际受检483人,受检率为29.61%。9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一级亲属总患病率为7.2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一级亲属的青光眼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经线性趋势的卡方检验,χ2=5.37,P=0.02),但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Fisher确切概率法,P=0.08);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一级亲属的青光眼患病率与年龄亦有线性关系(经线性趋势的卡方检验,χ2=4.61,P=0.03),其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男、女性之间,原发性闭角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级亲属青光眼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4.39;P=0.02,0.04),而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级亲属青光眼的患病率与性别未见明显的相关性。POAG确诊年龄18~78(51.4±13.3)岁,PACG确诊年龄43~82(66.6±8.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4,P〈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级亲属进行筛查是早期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病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建议相应改善措施。方法对253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一级亲属照料者和253例相匹配的对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亲属应激量表(RSS)进行测评,比较SAS、SDS粗分,RSS总分及因子分。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亲属SAS、SDS、RSS评分及RSS各因子分[SAS(37.9±6.21)分,SDS(39.3±7.09)分,RSS(13.4±3.79)分,个人压力因子分(4.1±1.81)分,生活被干扰(6.0±2.2)分,负性情绪(3.3±1.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应的分值分别是(32.5±5.62)分,(33.3±5.89)分,(3.7±2.43)分,(1.3±0.95)分,(1.7±1.21)分,(0.7±0.74)分],男女之间、文化程度不同的亲属组之间差别不明显,与患者的关系不同,不同年龄,不同病人来源及病程不同或发病次数不同的组别之间比较均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重性精神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加工娱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 8周后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2.65%,单纯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6.34%,以前组显效率较好,两组的HAMD、SDS量表分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工娱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56-158
目的探讨分析静疗小组对静疗工作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12月期间的60例静疗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静疗中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静疗护理,观察组行静疗小组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静疗患者行静疗小组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疗效,减少并发症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团体音乐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团体音乐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BDI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包含从儿童到老年各个阶段,其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威胁着患者的正常生活。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实操方法和理论为基础,结合音乐独有的生理、心理方面的效应,使患者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最终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疗法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方面。音乐疗法可以使抑郁症患者心情得到放松,使他们找到释放、发泄的点,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还可以稳定患者内环境,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音乐疗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低沉情绪而且会唤醒对生活的积极性,从根源上阻断抑郁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给予抗抑郁药合并婚姻治疗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首次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67例患者按初诊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婚姻治疗或单独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定,对比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1)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 来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和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2)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来看,2组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2组治疗前后分别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3)从OLSON婚姻质量问卷结果 来看,从2组治疗后各维度评分除了性生活维度外,其他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婚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 对产后抑郁症均有明显疗效;抗抑郁药联合婚姻治疗有利于改善婚姻质量,对产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组,研究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和森田疗法,对照组仅给予抗抑郁药物,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性别、年龄、婚姻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以及治疗前HAMD和SF-36各项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SF-36各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研究组HAM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研究组(7.60±5.76)分,对照组(13.70±8.46)分,P<0.01],健康状况的一般健康[研究组(68.13±15.77)分,对照组(59.00±17.12)分,P<0.05]、精力[研究组(68.83±18.67)分,对照组(47.17±18.18)分,P<0.01]、社会功能[研究组(86.23±18.67)分,对照组(77.03±12.28)分,P<0.01]、情感职能[研究组(74.44±35.76)分,对照组(51.12±41.74)分,P<0.05]和精神健康[研究组(75.47±16.16)分,对照组(61.73±15.75)分,P<0.01]等5个分量表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能增加抗抑郁剂疗效和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完善应对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66例抑郁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在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第4周末分别利用SDS、SAS及CSQ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做好对比。结果①研究组SDS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的"解决问题"和"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回避"和"自责"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组式作业疗法对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条件的老年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训练,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d。对治疗组患者在20min常规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20min小组式作业治疗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6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组式作业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