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春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F0002-F0002,M0004
目的 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与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10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0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早餐前、晚餐前及全天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能够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迅速改善高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T2DM患者治疗前和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FPG、2 h 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治疗后和治疗前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90%、22.41%(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膳食,12周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膳食可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点时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胰岛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治疗费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FE)评分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FPG,P2hBG,HbAlc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F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糖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即"双C"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SII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2h餐后血糖(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有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无其他伴随症状,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伴有冷汗、心慌等症状,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双C"疗法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CSⅡ)组成的“双C”方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CSⅡ+CGMS为观察组,45例,CSⅡ+多次指尖血糖检测血糖为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值的变化、波动幅度、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更平稳,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短期治疗是老年T2DM患者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全程.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及住院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两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水平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控制均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或0.01),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意识,在良好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发肥胖2型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住院治疗14d出院,每半月复诊1次,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服糖后0.5h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空腹和服糖后2h胰岛素分泌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血糖和体重指数均有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DM患者血糖的稳定控制起着积极的作用,对DM强化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艳庆 《临床医学》2020,40(6):90-92
目的 比较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新发肥胖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取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体质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腰围、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例如Hb A1c、FBG、2 h PG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新发肥胖T2DM患者采取利拉鲁肽治疗可更好的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时可降低其BMI及腰围,减少低血糖事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刘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1-12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并发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根据血糖控制状况将其分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30例,对照组(血糖控制不良)20例,均予以牙周炎常规治疗,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6颗指数牙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拟杆菌等可疑致病菌.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及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拟杆菌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能显著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可疑致病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脊柱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60例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实验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糖控制及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愈合等方面的差异,回顾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实验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血糖控制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 胰岛素泵用于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比常规多次皮下注射系统疗效更为优越;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埋置胰岛素泵部位的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和术后血糖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是保证疗效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体化目标血糖调治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23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个体化血糖调治;对照组进行强化治疗.观察低血糖,脑梗死再发,心脏事件、死亡,功能健康水平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6 a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梗死采取个体化血糖控制能明显降低低血糖、心脏事件及总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安全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CGA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FBG、2 hPG、HbA_1c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CGA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房安全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传统手指测血糖在反映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指导治疗等方面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CGMS监测与手指血糖监测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种血糖值进行t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CGMS调整治疗3 d后患者的FBG、早餐后2 h、中餐后2 h、晚餐后2 h、晚22:00、凌晨2:00血糖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8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雷兰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在临床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单独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治疗组(n=30,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糖尿病教育,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bA1c、TG及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独使用门冬胰岛素30相比,联合应用吡格列酮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达标的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朱荣根  王芳 《临床医学》2012,32(5):17-19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68例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甘精胰岛素组(35例)每日1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组(33例)每日2次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空腹血糖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P<0.05);两组的胰岛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的胰岛素用量及体质量增加值低于预混组(P<0.05).结论 对短期强化治疗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使胰岛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其中甘精胰岛素降低空腹血糖效果更好,胰岛素用量较少,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应用方便、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健康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80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 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结果 治疗15 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健康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及低血糖症发作时的血糖,分析低血糖发生原因,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104例40~78岁2型糖尿病初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例进入本次研究.以10d为观察期限,监测各时点手指血糖,并在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及时监测.结果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发生低血糖频率显著低于有并发症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P<0.01,P<0.001).40~49岁年龄段组在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发生低血糖的频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而50~59、60~69岁年龄段组发生低血糖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发生低血糖概率与年龄及并发症的个数呈正相关.结论① 2型糖尿病病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年龄和是否有并发症是决定低血糖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②对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拟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液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30例).比较2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围手术期带泵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2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P<0.05).CSⅡ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Ⅱ组(P<0.05),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Ⅱ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保证了术后伤口愈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相应的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