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兰克拉科夫城中毒病房每年约收治120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其中75%系由于照明气(lighting gas)中毒,20%由于煤炉气中毒,其余5%因燃烧或工业气体而中毒。照明气中毒常于洗澡或操持家务者意外接触高浓度CO后发生,意识多迅速丧失,可于短时间内死亡。入院时接触CO时间平均为1小时20分,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35%。煤炉气中毒多发生于夜间深睡时,其特点是较长时间接触较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入院时意识往往清醒,COHb值较低,  相似文献   

2.
潜艇为完全封闭的环境。为了解艇内吸烟和一氧化碳 ( CO)对乘员身体的危害 ,作者分别对换气和封闭状态下乘员血中血红蛋白一氧化碳 ( COHb)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于平时换气状态下 (对照 ) ,测定乘员血中 COHb含量 ,调查吸烟者每天吸烟支数。然后测定完全封闭后每小时艇内 CO含量 ,经过 1 2 h后 ,再测定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血中COHb含量 (第 1次夜间 ) ,此间允许吸烟。在保持 7h换气后 ,再完全封闭 1 2 h,同时采血 ,行血中 COHb含量测定 (第 2次白天 ) ,并调查封闭中吸烟支数。测定艇内 3个位置CO含量 ,取其平均值。结果 吸烟者 5 9名 …  相似文献   

3.
1 CO中毒CO中毒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CO中度所表现的严重性、复杂性以及高发生率的迟发性(续发性)脑病,CO中毒对各个器官组织均有损害,尤其是大脑受损最为严重。当人体出现CO中毒的程度在中度和重度以后,如果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时机出现错误,就会发生极难挽回的恶果。CO中毒患者实施的抢救和治疗:(1)尽快检查患者是否CO中毒,有心跳、呼吸通畅,排除脑出血。(2)给亲属讲明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及并发症的危害性,请予以配合患者治疗。(3)询问有无典型的高压氧治疗禁忌证。(4)立即实行高压氧抢救治疗及对症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时…  相似文献   

4.
检测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液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临床意义,我们检测了189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HbCO浓度,分析了血液HbCO浓度与CO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观察到HbCO的影响因素有检测时间、吸氧治疗、空气中CO浓度以及机体状况等,认为这些因素往往是造成HbCO浓度与CO中毒临床表现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从而提出如何恰当估价和判断急性CO中毒患者血液HbCO的临床意义,并提出如何合理应用这一指标的初浅意见。  相似文献   

5.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测定,对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诊断和CO暴露水平的生物监测都有重要意义。血液中COHb的分析方法很多,可概括为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CO气体分析仪法等。近些年,导数光谱法也用于COHb的测定。为建立既能满足临床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细胞置换术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人)和对照组(23人)。对照组予高压氧及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1次红细胞置换术。结果与结论红细胞置换术提高SaO2和PaO2,降低COHb浓度,加快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苏醒,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首先出现脑和心肌缺氧表现,损害最重的器官是脑,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昏迷,甚至死亡。我们于2003年3月~2006年2月用醒脑静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10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并与常规治疗的101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的CO接触史,有呕吐、意识障碍等CO中毒症状,排除其他毒物、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的昏迷。碳氧血红蛋白(COHb)阳性为参考指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治疗组102例,男64例,女38例,平均年龄(46.4±10.6)岁,昏迷时间(5.6±4.8)h。对照组101例,男50…  相似文献   

8.
潜艇为完全封闭的环境。为了解艇内吸烟和一氧化碳(CO)对乘员身体的危害,作者分别对换气和封闭状态下乘员血中血红蛋白一氧化碳(COHb)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   于平时换气状态下(对照),测定乘员血中COHb含量,调查吸烟者每天吸烟支数。然后测定完全封闭后每小时艇内CO含量,经过12 h后,再测定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血中COHb含量(第1次夜间),此间允许吸烟。在保持7 h换气后,再完全封闭12 h,同时采血,行血中COHb含量测定(第2次白天),并调查封闭中吸烟支数。测定艇内3个位置CO含量,取其平均值。   结果 吸烟者59名,不吸烟者15名,吸烟率为79.7%。对照换气状态下,艇内平均CO含量为3×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平均为2.92±1.750%,不吸烟者为0.43±0.311%。封闭12 h后,艇内CO含量为17×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平均为4.40±1.683%(38名),不吸烟者为2.11±0.321%。7 h换气后,CO含量维持在5×10-6,再次完全封闭12 h后,艇内CO含量为24.3×10-6,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为4.23±1.633%(40名),不吸烟者为2.48±0.352%(11名)。   以上结果显示,艇内产生CO含量白天比夜间高,认为吸烟是其主要原因。换气状态下,血中COHb含量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完全封闭状态下,两者含量均较换气状态时显著上升,考虑吸烟支数与COHb含量也有明显关系。 (陈瑶琨摘 张来虎校)  相似文献   

9.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定的方法很多,但多不适于卫生学现场调查使用。我们采用测定肺泡气一氧化碳(CO)浓度推算血液COHb水平的方法,经实验室和现场测定,表明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宜于卫生学监督和现场使用。材料和方法选健康男性青年61人,分别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测试。采集耳垂血的同时采集肺泡气,血样COHb用Commiins方法测定;肺泡气CO浓度用国产Dcoy型CO分析仪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CO)中毒早期临床抢救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例CO中毒患者早期、多次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滴注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无1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随访1个月无1例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抢救CO中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校高压氧治疗室在常压下用面罩给氧治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精神症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52岁,中学数学教师。夜间使用煤炉室内取暖,次日下午3时被人发现昏迷于室内,送至某院抢救。经常压鼻导管吸氧等治疗24小时好转,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和检测了包头市66名大学生指血中COHb含量和呼气中CO含量。经相关分析,得出指血中COHb含量与呼气中CO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其关系可拟合成抛物线,方程为CO_b=1.2062+2.7138(COHb)+2.7309(COHb)~2。将此方程转换得COHb%=(0.34CO_b-0.20+0.46)~(1/2),可通过呼气中CO含量推算人体血液中COHb%。  相似文献   

13.
长期接触室内空气中低浓度CO会给机体造成慢性影响,这一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是评价环境中CO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异、灵敏指标。为此,我们针对长春市的自然条件,测定了健康人群耳血中COHb的含量,并将所得数值拟定为长春市健康人群的COHb正常值,为今后开展环保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对长期一氧化碳(CO)职业接触者体内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尚末有详尽报道。为此,我们选择长期接触CO污染的某钢铁厂炼铁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多种可能导致其COHb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估算装甲车辆作业过程中乘员血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车辆改进和人员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GM 2000复合式电化学气体检测仪,连续测量车辆以20~50 km/h速度在混合路面上密闭行进120 min时舱内的CO浓度,计算CO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同时计算行进20、40、60、80、100和120 min时舱内的CO平均浓度,依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与CO浓度、暴露时间的公式,估算乘员血中的COHb含量。结果驾驶舱的CO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95.6 mg/m3,作业舱的CO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3.8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87.2 mg/m3,驾驶舱和作业舱的CO短时间接触浓度均超过了标准限值规定;驾驶员和作业舱乘员作业结束时血中的COHb含量分别为5.1%和4.3%,驾驶员血中的COHb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规定。结论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装甲车辆舱室内CO浓度。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2月中旬,我省牧工商大楼营业厅因室内通风不良,取暖炉出烟不畅,造成CO气体高浓度污染。我们随机选择30名无职业接触CO的营业员为暴露组,定时测定人体呼出气中的CO浓度(COb),并按汪国雄等确立的COb-COHb%含量公式:COHb%=(9.3897COb+513.02-22.8751)~(1/2)推算人体COHb含量,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Peterson氏报告,人体呼出的一氧化碳(COb)浓度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百分含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性(1),可作为分析环境中CO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的指标。根据Peterson理论,1988年我们对吸烟者COb进行测定,推算COHb%含量,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在同一事故中发生的两名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例1未带防毒面具,吸入两口高浓度硫化氢气体(阀门开口处硫化氢浓度达1000ppm以上),随即昏倒,立即移到上风向给予吸氧和抢救,15min后清醒。例2反复进入现场抢救,现场停留约1.5h,出现头痛、  相似文献   

19.
CO中毒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对于拟诊病例,一向需以COHb的升高来确诊,但若化验稍有耽延,血中COHb水平就低至很难能与临床表征相符,甚至不能测及。即使CO已从体内明显排除,由于仍然结合在组织中而无法测定CO的作用,或由于后遗缺氧及CO中毒的继发损害,病人仍可处于抑制状态。有人曾由实验证明,血中物理溶解的CO比COHb危害更大。临床表现和对COHb所作化验之间常有差异,足以造成漏诊和治疗不当。高压氧能有效地置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细胞色素系统中的CO,扭转缺氧损害,减轻继发于缺氧和中毒的脑水肿,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应果断地对拟诊为CO中毒的重危病例进行高压氧治疗,特别是对那些因等待化验而延误诊治的病例,更应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急性CO中毒(ACMP)患者经抢救恢复,经数日乃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1]。白介素(IL)是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对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中IL-1β、8、10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在DEACMP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