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窥镜术后雾化吸入辅佐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妍娣 《四川医学》2005,26(11):1308-1309
目的探讨鼻雾化吸入对鼻内窥镜鼻窦手术(ESS)后术腔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Ⅰ型Ⅱ期和Ⅱ型Ⅱ期共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静脉应用抗生素,清理鼻腔,使用滴鼻荆,治疗组加鼻雾化吸入。随访6个月,按照海口(1997)ESS疗效标准评估。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术后雾化吸入能起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经济,痛苦少,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观察组则联合盐酸氨溴索经鼻雾化吸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Lund-Kennedy评分评价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5和IL-12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1% vs.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窦炎术后相关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涕、鼻塞、面颊部疼痛或胀痛、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查过程中,观察组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血清学指标测定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5和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较好,还可降低IL-5和IL-12水平.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儒贤  罗佐彦  吴忠强 《吉林医学》2010,31(16):2473-2474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术后处理方法,术后全部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其中I型、Ⅱ型(Ⅰ、Ⅱ期)92例,治愈92例(100%);Ⅱ型Ⅲ期35例,治愈30例(85.71%);Ⅲ型33例,治愈20例(60.6%)。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鼻息肉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2003至2007年完成随访的240例内窥镜鼻内鼻窦手术进行随访研究,240例中Ⅰ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90.1%,Ⅱ型型治愈率80.8%,Ⅲ型型治愈率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结论 鼻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建立准入制度)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这是鼻窦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值得重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开展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放于Ⅱ期手术中,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隔鼻甲、筛窦腔闭锁、中鼻甲粘连的发生率分别是8%、14%、16%,对照组患者分别是30%、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应用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行FESS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应用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2 mL,由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机(PARI,德国百瑞公司)从鼻腔喷入,连续3周;对照组采用雷诺考特喷鼻,每日2次,每次2喷,两组其他的围术期常规治疗均相同。结果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和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配合PARI鼻雾化吸入机用于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安全性高,明显减轻黏膜的水肿,促进术腔上皮化,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0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Ⅰ型35例(23.3%)、Ⅱ型68例(45.3%)、Ⅲ型47例(31.3%).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治愈98例(65.3%),好转44例(29.3%),无效8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 鼻窦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最有效的方法,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术后疗效与临床分型,随访处理关系密切,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陈国均 《微创医学》2006,25(4):644-645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 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33例,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127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影响实验组疗效的因素.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息肉(87.04%)﹑既往鼻窦手术史(80.56%)﹑变应性鼻炎病史(85.71%)﹑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65.00%)﹑术前未进行围手术期处理(55.57%)﹑术后未坚持综合治疗(61.90%)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无上述情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安全可靠.但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不利因素较多,需要患者积极遵医嘱配合,特别是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坚持综合治疗,以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肖敏  刘根久 《吉林医学》2012,33(11):2272-227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治疗不同分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5例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进行临床分析,其中Ⅰ型75例,Ⅱ型50例。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3.3%,Ⅱ型治愈率为84.0%,两型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但是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玉玲 《当代医学》2008,14(23):8-9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型分期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以及变态反应炎症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7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 Ⅰ~Ⅲ型治愈率分别为88.24%、84.38%,57.14%.Ⅰ型与Ⅲ型、Ⅱ型与Ⅲ型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型与Ⅱ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变应性体质组和非变应性体质组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6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临床分期,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6例,其中Ⅰ型24例(27.91%),Ⅱ型55例(63.95%),Ⅲ型7例(8.14%),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为95.83%,Ⅱ型治愈率为85.45%,Ⅲ型治愈率为71.43%.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全组筛窦开放术对前组筛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近年来107例(130侧)行鼻内窥镜手术的Ⅰ型2期和Ⅱ型2期慢性鼻窦炎病例完整临床资料,按术中后组筛窦开放与否分为实验组(全组筛窦开放组)43例(55侧)和对照组(前组筛窦开放组)64例(75侧),分析1年后随访鼻内镜检查的影像资料,分别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进行疗效评估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窥镜下全组筛窦开放治疗前组筛窦炎疗效优于行单纯前组筛窦开放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 9例为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均治愈。另 1例为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鼻内窥镜鼻窦术后 2月复发 ,采用鼻侧切开术治愈。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疗效肯定 ,患者痛苦小 ,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的术后治疗措施对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messerkinger方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给鼻腔冲洗,定期换药,全身及鼻腔局部用药,对照组未能遵医嘱规范系统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治疗组Ⅰ型有效率为100.00%,Ⅱ型有效率为94.52%,Ⅲ型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Ⅰ型有效率为84.83%,Ⅱ型有效率为83.33%,Ⅲ型有效率为60.71%,两组比较Ⅰ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Ⅲ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规范的术后治疗措施是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9例为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均治愈。另1例为侵袭型鼻窦霉菌病,鼻内窥镜鼻窦术后2月复发,采用鼻侧切开术治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窥镜鼻窦手术(一组),传统鼻窦手术(二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手术一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二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窥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型分期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以及变态反应炎症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7名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内镜下随访。结果Ⅰ~Ⅲ型治愈率分别为88.24%、84.38%、57.14%。Ⅰ型与Ⅲ型、Ⅱ型与Ⅲ型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5);Ⅰ型与Ⅱ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变应性体质组和非变应性体质组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6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临床分期、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两种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治疗。经过2个月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2 6例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Ⅰ型治愈率为 95 .5 % ,Ⅱ型治愈率为84 .9% ,Ⅲ型治愈率为 62 .5 %。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 (P <0 .0 1)。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