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心病房颤患者不同伴发病变血清脂蛋白 (a) [Lp(a) ]的变化。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44例 ,Ⅰ组 )、冠心病房颤伴发糖尿病 (40例 ,Ⅱ组 )或伴发高血压病 (41例 ,Ⅲ组 )或伴发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患者 (37例 ,Ⅳ组 )血清Lp(a)。 结果冠心病房颤伴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冠心病房颤其他各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冠心病组、冠心病房颤各组血清L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冠心病组及冠心病房颤伴发高血压病或伴慢支 3组患者血清Lp(a)水平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血清Lp(a)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冠心病房颤血栓形成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冠心病房颤常见伴发病中 ,尤应注意伴发糖尿病时Lp(a)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病变患者3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清Cys C、Hcy、Lp(a)的水平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ys C[(1.51±0.75)mg/L]、Hcy[(91.29±9.15)μmol/L]、Lp(a)[(292.11±185.67)mg/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ys C:(0.82±0.29)mg/L、Hcy:(13.92±7.07)μmol/L、Lp(a):(177.52±91.29)mg/L](均P0.01)。结论血清Cys C、Hcy和Lp(a)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p(a) ]在脑梗死形成中的作用 ,我们测定了 47例大血管性脑梗死 (LVD)和腔梗 (SVD)病人的血清Lp(a) ,发现与 18例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大血管性脑梗死与腔梗相比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Lp(a)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比小动脉硬化性腔梗中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脂蛋白(a)犤Lp(a)犦水平与其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狼疮肾炎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数值分为,<140mg组(A组)12例、140~500mg组(B组)16例和>500mg组(C组)20例,并与3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B组和C组的血清Lp(a)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血清Lp(a)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Lp(a)为应变量,以24hUpro、TG、TC、HDL、LDL、Apo-A1、Apo-B为自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p(a)与24hUpro呈正相关(r=0.416,P<0.05),与其它血脂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Lp(a)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损害相关,Lp(a)水平随着肾损害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并用饱和盐水沉淀比浊法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结果显示:AMI病人(n=20)的血清Lp(a)含量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26)及对照组(n=50),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AMI组病人(n=17)血浆Fbg含量高于UAP组(n=24)及对照组(n=50),并与UAP组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结果提示:血清Lp(a)及血浆Fbg含量的升高是对AMI病人的两个重要观察指标,冠心病人的血浆Fbg明显增高预示有发生AMI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血浆脂蛋白(a)[Lp(a)]浓度在正常个体一生中相当稳定,但个体间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最主要由载脂蛋白(a)[Apo(a)]的基因位点所决定。高水平Lp(a)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研究遗传因素调控Lp(a)水平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来有关的一些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ACI患者颈部血管,评估颈部斑块稳定性;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浆Lp-PLA2、Lp(a)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60例ACI患者中易损斑块44例,稳定斑块16例;ACI患者的血浆Lp-PLA2、Lp(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的Lp-PLA2、L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Lp-PLA2、Lp(a)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测定Lp-PLA2、Lp(a)水平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对预防及有效减少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勇  王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1):1030-103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机制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组150例和对照组110例的血清同时进行了Hcy、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Lp(a)5项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Hcy、TG、TC、LDL、Lp(a)5项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各项目阳性检出率为Hcy(40.6%)Lp(a)(27.3%)TG(21.3%)TC(19.3%)LDL(17.3%)。结论血浆Hcy、Lp(a)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及早检测血浆中Hcy、Lp(a)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方法应用ELFA技术(酶联荧光分析)检测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肝硬化;急性感染性疾病列为病例组,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蛋白(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组血清Lp(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p(a)检测,对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肝硬化、急性感染性疾病,具有临床意义。建议实验室建立Lp(a)的参考值范围,尤其应建立Lp(a)的参考值下限。  相似文献   

11.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清脂蛋白(a)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3个月。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前后血清Lp(a)浓度的变化。结果所有入选对象Lp(a)水平均异常升高,治疗3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Lp(a)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的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Lp(a)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病人44例,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多少分成三组。另选本院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检测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Lp(a)。结果 糖尿病组的L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Lp(a)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Ⅲ组的Lp(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Ⅰ组(P<0.05),且Ⅲ组的Lp(a)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 Lp(a)水平增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临床中监测Lp(a)的动态变化对观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脂蛋白(Lp)(a)血清浓度和载脂蛋白(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57例患者和60例对照者的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研究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和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总研究组的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约为0.35,0.48,0.1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9和0.41。两组间血脂水平和Lp(a)按基因型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外其余血脂水平和Lp(a)浓度两组间无差别,组内进行Lp(a)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p(a)浓度与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TC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研究未能发现Lp(a)血清浓度与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亦未发现Lp(a)血清浓度及其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系列-914位点G/A的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的发生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60例试验组及3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LP(a)、HCY和CRP的含量。结果AMI患者LP(a)、HCY和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和P=0.007);AMI患者治疗后HCY和CRP浓度显著下降(P=O.001),Lp(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结论高Lp(a)和HCY与AMI的发生有关,两者与CRP同时检测可以作为AMI的预防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牧蔚  沈玉祥  袁建军  翟亚萍 《临床荟萃》2003,18(19):1081-1083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房 (leftatrium ,LA)血栓并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其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TEE检查LA和左心耳 (leftatrialappendage ,LAA)有无血栓及血栓数目和大小 ,检测血清Lp(a)含量 ,同时还检测LAA射血分数 (LAA EF)、LAA最大排空速度 (LAA PEV)、L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 (LASEC)等指标 ,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 高Lp(a)组[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39.5 %)明显较低Lp(a)组 [Lp(a) <30 0mg/L]血栓发现率 (14.1%)高 (P <0 .0 1)。高Lp(a)组和血栓组栓塞发生率 (18.4%,30 .8%)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8%,2 .2 %)高 (P <0 .0 1,P <0 .0 0 1) ;高Lp(a)组和血栓组LASEC(≥ 2级 )出现率 (71.7%,10 0 %)明显较低Lp(a)组和无血栓组 (37.2 %,41.5 %)高 (P <0 .0 1,P <0 .0 0 1) ;LASEC与Lp(a)呈正相关 (r =0 .312 ,P <0 .0 5 )。结论 风湿性房颤患者LA血栓发生率较高 ,其脑中风并发症亦高。高Lp(a)与血栓形成高度相关 ,是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③LASEC是血栓形成前及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形式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与Lp(a)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1963年被挪威遗传学家Berg[1]首先发现且命名的,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载脂蛋白(Apo)A通过二硫键[2]组合而成。Lp(a)是公认的心血管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随着Lp(a)血清浓度的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的增加[3],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4,5],而且血清Lp(a)浓度与冠心  相似文献   

17.
脂蛋白(a)[Lp(a)],是一种特殊的血浆脂蛋白,是1963年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其脂质成分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LDL),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一分子载脂蛋白ApoB100外,还含有另一分子的Apo(a),2个Apo(a)以二硫键共价结合。Lp(a)由肝脏合成,分胆固醇Apo(a)和三酰甘油Apo(a)两种形式,不能转化为其他种类脂蛋白,是人体血浆中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Lp(a)浓度基本不受年龄、性别、营养、其他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也不受饮食、胆固醇和大部分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急性感染、肝炎后肝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非家族性、难治性高脂血症的短期疗效及对靶器官的长期保护效果。方法 :2 8例非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接受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 ,取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血样 ,分别测量血浆TC、TG、LDL、Apo(A)、Apo(B)、Lp(a)、HD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2 0例患者具有完整的记录 ,平均年龄 5 1.73± 6 .5 8(2 6~ 6 2 )岁 ;平均病程 6 .8年。单次治疗的总置换量为 4 183± 6 6 7(30 0 0~ 5 0 0 0 )ml,治疗前后TC、TG、LDL、Apo(A)、Apo(B)、Lp(a)、HD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 6 .86± 1.17mmol/Lvs 3.4 2± 0 .6 3mmol/L、3.92± 2 .13mmol/Lvs 3.5 7± 1.82mmol/L、4 .0 3± 0 .86mmol/Lvs 1.13± 0 .6 6mmol/L、1.34± 0 .37g/Lvs 0 .85± 0 .30g/L、1.34± 0 .5 7g/Lvs 0 .70± 0 .34g/L、176 .14± 75 .5 3mg/Lvs 98.4 3± 4 4 .0 8mg/L、1.0 3± 0 .2 8mmol/Lvs 0 .6 8± 0 .2 2mmol/L、2 6 3.6± 86 .5mg/dlvs 15 4 .9± 4 4 .1mg/dl。TC平均下降 5 1% ;LDL下降约 72 % ;Apo(a)和Apo(b)分别下降 32 %和 4 4 %左右。Lp(a)平均降低 4 0 % ,纤维蛋白原平均下降 4 3%。配对t检验提示单次置换后血浆TC、LDL、Apo(A)、Apo(B)、Lp(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a)和CRP的含量。结果:TIA患者血清Lp(a)和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TIA各组Lp(a)和CRP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Lp(a)与CR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Lp(a)N能是CRP含量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2)Lp(a)和CRP含量的升高与TIA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血栓烷B2(TXB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死中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发病24 h内的血浆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含量及其比值(TXB2/6-keto-PGF,T/6-K)、OxLDL、Lp(a)、Hcy的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和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XB2、T/6-K,OxLDL、Lp(a)、Hcy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xLDL与Lp(a)呈正相关;TXB2与T/6-K、Hcy呈正相关;T/6-K与OxLDL、Lp(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