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的相关性.方法31例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A组),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A1组)和COPD非营养不良组(A2组).以20例无吸烟史且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B组).测定各组的营养参数(血清瘦素水平、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等)、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呼吸中枢驱动功能(口腔闭合压)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等营养参数和PaO2均降低,而PaCO2增高;与B组相比,A组患者血清瘦素等营养参数、肺通气功能和呼吸肌力均降低,而口腔闭合压和PaCO2明显增高.A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上臂肌围和最大吸气压呈正相关;B组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他营养参数和呼吸肌力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水平是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并与呼吸肌力相关;COPD患者肺泡低通气和C02蓄积的原因是外周呼吸肌力降低,而非呼吸中枢驱动功能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机械通气(MV)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33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住院男性患者,于停机前分别进行血清瘦素(Leptin)水平、营养状况参数及呼吸肌力的测定。营养参数包括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长(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呼吸肌力指标包括最大吸气负压(MIP)、0.1s末闭合气压(P0.1)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有无相关性。结果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参数的相关性,血清瘦素与TSF、MAMC及TLC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与MIP呈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与RSBI呈负相关(P〈0.05)。营养参数与呼吸肌力指标的相关性,TSF与MIP呈正相关(P〈0.05),TSF与P0.1负相关(P〈0.05);MAMC与MIP正相关(P〈0.05),MAMC与P0.1和RSBI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蛋白PA与MIP、P0.1、RSBI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瘦素水平与大多数评价营养状况的参数及呼吸肌力指标有相关性,瘦素对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能起生理性调节作用。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提示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呼吸肌力,促使及时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3.
4.
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状态与呼吸肌力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卫国  罗勇 《上海医学》1999,22(11):656-658
目的 为了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营养状态和瘦体群(LBM)变化对呼吸肌力的影响。方法:对31例COPD患者进行体重(Wt)、实际体重中理想体重的百分比(%IBW)、尿肌酐身高指数(CHI)、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并用直线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现CHI与Wt、%IBW、MIP、MEP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58、0.67、0.49、0.59  相似文献   

5.
对低于标准体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3个月营养调整,观察患者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部周径、肺功能和呼吸肌耐力。结果,经营养调整后的患者,上述诸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缓解期的营养调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的中医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采用中医辨证诊治,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诊治方法,及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呼吸肌疲劳指标、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情况及呼吸衰竭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呼吸肌疲劳改善情况均存在差异。结论:中医辨证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效果显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肌疲劳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江荣林  蔡映云 《上海医学》1994,17(9):531-532,53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状况对呼吸肌力量的影响浙江省温岭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荣林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病学教研室蔡映云,金美林上海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陈文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比标准体重降低10%以上者约占40%[1]...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呼吸肌疲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于1990年12月至1993年5月期间用舌下含心痛定,静滴茶氨硷及体外膈肌起搏器等方法对膈肌的运动幅度做了一些观察,结论是:(1)心痛定对膈肌抑制作用。(2)氨茶硷对膈肌运动有增强作用。(#)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膈肌运动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李娟  李璐  李菲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78-1279
<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消化吸收不良,能量需求增加,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常合并营养不良。当进行机械通气时,其基础耗能可较正常人高50%以上。营养不良除导致呼吸肌做功无力外,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为此做好COPD患者的营养支持甚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COPD患者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3岁,需人工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进行肠内营养(EN)期间,20例发生恶心,10例发生轻度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OPD呼吸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短期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研究27例住院的COPD呼吸衰竭伴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将患者随机分为胃肠外(PN)组及非胃肠外营养(NPN)组,给予为期两周的胃肠外营养支持.结果(1)人体测量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体重由(42.6±7.0)kg增加至(46.0±5.6)kg(P<0.05),体重增加1.6~3.4kg,而NPN组无显著性变化;PN组的TSF、MAMC显著增加(P<0.05);(2)生化检查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的TRF、PALB及CHI%pred显著性增加(P<0.05),且与N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免疫功能营养支持两周后,PN组的血TLC、PPD阳性率及CD4/CD8显著性增高(P<0.05),且与N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短期的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制,探讨培土生金法在缓解COPD患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意义。方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临床、科研研究,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论:培土生金法在缓解COPD患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肺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瘦素水平与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28例重症COPD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14例采用进口进食半流质。能量均为1000kcal/d。观察两组患者面罩无创通气时间,无创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营养组患者28天死亡率均为4/14,传统组28天死亡率为4/14d。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存活组中,营养组平均无创通气时间为165±24 h,传统组为245±29 h,有显著差异。营养组住院时间为19±4.6d,传统组为26±4.4d,有显著差异。尽管应用肠内营养,但是肠内营养组治疗费用为11227±1834.3元,传统组为16384±2086.3元,明显降低医疗费用。观察组PaO2(10.74±0.82)kPa、PaCO2(6.29±0.75)kPa;对照组PaO2(8.59±0.88)kPa、PaCO2(7.64±0.81)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不能降低死亡率,但是肠内营养仍然值得在重型COPD患者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勋  赵苏  陈贝贝 《医学综述》2014,(13):2495-2496
目的研究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CT(HRCT)不同表型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RCT检查结果分为支气管壁增厚组、肺气肿组、混合型组,在给予呼吸肌功能训练后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结果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末呼气容积、一秒率、气流阻塞程度、改良呼吸困难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都明显高于混合型组(P<0.05);支气管壁增厚组和肺气肿组的步行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混合型组(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对气管壁增厚型和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更为积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评价及短期静脉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短期静脉营养支持的疗效。测定60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最大口腔吸气压(MIP)及最大口腔呼气压(MEP)、并观察短期静脉营养支持后的疗效。结果发现60例患者中48.3%体重低于90%理想体重。低体重患者MIP、MEP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患者(P<0.05),低体重患者经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体重,低体重患者MIP、MEP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患者(P<0.05)。低体重患者经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体重、MIP、MEP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认为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伴有呼吸肌力减弱。短期静脉营养支持能增强呼吸肌力、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及肥胖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1例OSAHS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及leptin R水平,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结果 (1)AHI与BMI成显著正相关(r=0.4711,P〈0.01)。(2)AHI≤20次/h组中,肥胖组leptin R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leptin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I〉20次/h组中,肥胖组的leptin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leptin 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肥胖关系密切。中、重度肥胖OSAHS患者leptin R水平不再明显升高,提示leptin-leptin R调节系统已基本失去调节代偿作用,必须予以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62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RBP-4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COPD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COPD营养不良组降低更显著(P〈0.01);COPD营养正常组较健康对照组也显著降低(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BMI)和上臂肌围(MAMC)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RBP-4水平下降,营养状况越差降低越显著;营养正常的COPD患者血清RBP-4水平亦降低,提示这种改变并非均由营养不良引起,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