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张梓楠  冯莹  曹惠芳  张萍  徐晶  李维浩  何荷 《西部医学》2015,27(1):78-79,82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脂质过氧化物(lpo)在哮喘患者发病前后变化,分析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哮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物学方法检测哮喘患者和健康人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脂质过氧化物及血清SOD水平。对比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与正常人的指标水平比较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GSH-Px和lp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SH-Px和lpo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哮喘患者在发病后的0~6h、6~24h以及24~72h的GSH-Px、lpo以及SO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发病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提示GSH-Px和lpo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哮喘诊断和治疗效果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H19在人单核细胞THP-1源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诱导成为泡沫细胞,构建体外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模型。利用LipofectamineTM3000转染试剂,将H19小干扰RNA(siRNA)转染到THP-1细胞以沉默H19基因;油红O染色及异丙醇提取定量的方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H1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油红O染色及胆固醇检测结果提示泡沫细胞模型构建成功。RT-PCR检测显示,ox-LDL诱导成功的THP-1源泡沫细胞模型中LncRNA H19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在H19 siRNA沉默后,THP-1源泡沫细胞中脂质含量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ox-LDL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P...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及提取成分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体和离体两种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及提取成分木糖-葡萄糖-环黄芪醇(XGA)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及XGA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离体肝脏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和31.5%(P<0.05);并且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升高,抑制率分别为41.2%和83.8%(P<0.05和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支原体(UU)、衣原体(CT)、淋球菌(NGH)、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数据,论证该方法在性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疑有泌尿、生殖系感染及不孕的630例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做检测。结果630例样本中呈阳性的有292例,阳性率为46.34%,其中,支原体、衣原体、乳头瘤病毒、淋球菌分别占阳性总人数的34.28%、9.84%、1.75%、0.48%。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检测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抗氧化物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与对照组比较,总抗氧化能力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降低(P<0.01),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明显增高(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西拉普利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观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循环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结果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增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 ,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增加 ( P<0 .0 1) ;西拉普利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降低 ,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 ( P<0 .0 1)。 结论 西拉普利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60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血栓素B2 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相比较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特别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呈非常显著升高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非常显著降低。提示 :脂质过氧化物和血栓素B2 含量升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对血管壁损害 ,在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尤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银杏内酯B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B)对过氧化氢 (Hydrogenperoxide ,H2 O2 )引起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噻唑兰 (MTT)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 ;乳酸脱氢酶法检测PC12细胞损伤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物 ;同时检测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PC12细胞在 5 0~ 30 0 μmol LH2 O2 作用 3h后 ,细胞的死亡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明显增加 ,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 Px)活性显著降低 ,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多。银杏内酯B 10~ 10 0 μmol L能显著降低细胞死亡率、LDH释放及丙二醛 (MDA)的生成 ,且能明显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 :银杏内酯B可拮抗H2 O2 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 ,其机理可能与银杏内酯B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 ,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浆雄激素水平变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脂组、对照组、去势组 (切除双侧睾丸及副睾 )、治疗组 (环戊丙酸睾酮 2 .5mg/kg ,每周 2次肌注 ) ;实验时间12周。结果 :睾酮对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浓度影响不明显 ,但可升高血浆HDL水平 ,降低血浆LDL VLDL水平 ,促进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代谢过程 ,使血浆脂质过氧化物 (LPO)浓度升高 ,降低肝脏TC、TG含量 ,促进主动脉脂质沉积。结论 :睾酮可能通过对血浆脂质代谢的影响促进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0.
动物体过氧化脂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抗衰老的论述很多,据自由基学说认为,随着机体年龄增长,组织中自由基代谢平衡逐渐紊乱,过氧化脂质也随之增加,从而诱发了组织的老衰和一些老年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肝疾患、眼疾患、肿瘤等。我室为了寻找抗衰中药。建立了高血脂实验动物模型,并将过氧化脂质列为检测项目之一。鉴于各类实验动物的过氧化脂质正常值未见有报导,我们选用了几种动物进行测定,计算其正常值,以积累数据资料。动物体内脂质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酶或Fe~( )的作用下,易氧化而生成过氧化脂质(LpO),经断链后再生成丙二醛(MDA),它与硫代巴比土酸(TBA)作用可生成红色化合物,即可用标准管进行比色定量。一、试剂: 1.1,1,3,3一四乙氧基丙烷标准贮存液(Tetra-ethoxypropane;TEP):分子量=220,美国进口。配成10~(-4)M即100nmol/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对裸鼠移植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荷人胶质瘤U251瘤裸小鼠,随机分为7个实验组,假照组:0 mGy;D1组:75 mGy;D2组:4 Gy;D1-12 h+D2组:D1照射后12 h予以D2;D1-24 h+D2组:D1照射后24 h予以D2;D1-48 h+D2组:D1照射后48 h时予以D2;D1-72 h+D2组:D1照射后72 h予以D2。每组5只。各实验组不同方式照射后4 d,荷瘤裸鼠全部处死,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荷瘤组织的p53、Bcl-2 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D1(75 mGy)和D2(4 Gy)照射后,胶质瘤细胞的p53和Bax的mRNA表达分别呈上升趋势,Bcl-2的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D1+D2组(D1和D2间隔24、48及72 h)的p53和Bax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上调了胶质瘤细胞的p53、Bax的mRNA表达,下调了Bcl-2 mRNA的表达,同时对其后的大剂量辐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一个Huntington舞蹈病家系,应用D4S125基因座上PYNZ-32重复序列标记物,经PCR技术合成,作多态性分析,发现先证者(父)和其子都是Huntington舞蹈病患者,而且他们都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态性分子遗传学图谱,似表明PYNZ-32重复充  相似文献   

13.
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联合应用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建立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高脂+VD3组、高脂组、对照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Ca^2+,分离各组大鼠主动脉弓,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HE染色及von Kossa染色。结果 试验后,高脂饲料+VD3组及高脂饲料组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同对照组相比P〈0.01,高脂饲料+VD3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高脂饲料组和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可见大鼠主动脉壁管壁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高脂饲料+VD3组可见血管内较典型的动脉粥样斑块。von Kossa染色有大量黑色钙沉积于血管中膜。结论 用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应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可建立理想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CDK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CDK4和VEGF在39例舌鳞癌和15例正常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和颈部淋巴结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61.5%和66.7%.均高于正常舌黏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均有相关性(均P〈0.01),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结论cyclin D1、CDK4和VEGF在舌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舌鳞癌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和微机系统的实时应用,在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肌上观察维生素D_3对其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D_3可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零相最大去极化速率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主要是由于通过细胞膜慢通道有大量的Ca~(2+)内流,使细胞内Ca~(2+)超负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以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质粒阳性传代株(YE D_(29)VWa~+)感染小鼠,观察其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此菌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均较弱,不能在小鼠体内繁殖,受染小鼠不产生明显的保护性,特异性淋转和睥细胞杀菌力也不增强。此结果提示耶氏菌的毒力质粒不是介导其毒力和免疫原性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7.
p27~(kip1)表达在食管癌放射抗拒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27~(kip1)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γ射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累计放射剂量6 000 cGy),逐步筛选得到具有放射抗拒性的细胞EC9706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27~(kip1)的表达.结果 筛选得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R较亲本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放射抗性,EC9706R细胞SF_2=65.71%,D_0=2.20 Gy,D_q=1.61 Gy,N=2.07;EC9706细胞SF_2=46.72%,D_0=1.61 Gy,D_q=0.99 Gy,N=1.85,EC9706R细胞SF_2、D_0、D_q及N值均高于亲本细胞;细胞周期检测显示EC9706R细胞G_1期比例较亲本细胞明显下降,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显示具有放射抗性的EC9706R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低于亲本细胞.结论 p27~(kip1)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周期变化,可能是食管癌细胞产生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隐色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均质后的水产品样品,用乙腈和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合并提取液,用二氯甲烷反提取,经中性氧化铝柱和丙磺酸(PRS)柱固相萃取净化,没有使用氧化铅柱在线氧化,色谱分离后直接进入串联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控(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检出限为0.5ng/g,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在添加浓度0.5~2.0ng/g范围内,孔雀石绿回收率为78.4%~92.1%。隐色孔雀石绿回收率为82.4%~98.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7%。结论此方法高效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9.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防晒剂载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两类载体系统的紫外保护效果,其中一类载体为传统的O/W乳液,另一类为固体脂质纳米粒(SLN)。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LD)、UV扫描仪、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对载体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无论是否载药,SLN载体系统紫外吸收能力都较O/W乳液高得多,尤其是由硬脂酸和三棕榈酸甘油酯两种脂质材料制备的SLN的紫外吸收能力是乳液的两倍。DSC和XRD分析证实具有较高结晶度的脂质材料制备的SLN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结论:决定纳米载体紫外吸收能力的是脂质材料的结晶度,而不是载体与脂质材料熔融焓相比得来的相对结晶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白花蛇舌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方法定期取样研究干物质积累规律,采用常规测定方法测定植株氮、磷、钾的量。结果白花蛇舌草苗期对氮、磷、钾吸收较少,分枝开花期和结果期吸收量快速增加,成熟期氮、磷吸收减少,钾出现"负吸收"。白花蛇舌草植株对氮素吸收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比率为1.00:0.16:0.54。苗期和分枝开花期氮、磷、钾主要积累在叶和茎中,其中氮素以叶中分配最多,磷和钾则主要分配在茎中;结果期和成熟期氮、磷、钾多分配在花果和茎中,氮和磷花果中最多,钾则茎中最高。结论白花蛇舌草在苗期对肥料要求不多,可适当少施。分枝开花期和结果期吸收量骤增,要加大施肥用量,结果期对磷肥和钾肥要求较多,应适当补施磷肥和钾肥以满足此期果实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