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上胸椎主要是指T1~T4.该节段处于颈椎前凸与胸椎后凸的交界处,位置深在,邻近的解剖结构复杂,前方有胸骨、锁骨阻挡,深层有血管、神经、气管及食管等。常见的上胸椎疾患如肿瘤、感染以及骨折等.由于致压物常源于脊髓前方,传统的后路减压往往并不彻底。自1894年Menard首先采用切除部分肋骨.经后外侧途径到达上胸椎以来,上胸椎疾患的前方入路手术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Cauchoix等于1957年首先采用全胸骨劈开入路治疗上胸椎结核,开创了前方纵隔入路手术方法。经过众多学者多年来的不断探索.至今已有多种前方入路上胸椎手术途径供临床选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上胸椎前方入路重要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学习此区域的解剖和制定术前计划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提供的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选取T1椎体上缘到T5椎体下缘层面的连续断面图像,导入Photoshop CS中进行自动化批处理裁切后转变为JPEG图像。然后再分别导入3DDoctor3.5和Amira4.0两个软件程序中进行表面重建和体积重建。结果:表面重建模型可以旋转至任何角度,各解剖结构可单独或同时显示,可以从任何视角观察。体积重建模型可以提供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斜切面的二维图像,能提供丰富的内部细节。结论:上胸椎前方入路重要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清晰地显示各个重要解剖结构的大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十分有助于学习这一复杂区域的解剖和术前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治疗上位胸椎病变的方法与初步结果。方法:作者经此入路为7例患者行上胸椎椎体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经此入路显露充分,按手术设计完成上胸椎椎体切除,损伤小,出血少,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改良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切除上胸椎椎体,显露充分,安全有效;但术中须仔细操作,防止发生食道、气管、颈总动脉、左头臂静脉及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切除、椎体重建、钛板内固定的技术及方法,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2004年6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上胸椎(T1~T4)转移瘤患者17例,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55,1±7.3岁(47~68岁)。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4例,D级8例,E级2例。肿瘤位置:T1 7例,T2 5例,T3 3例,T4 2例。按Tokuhashi脊柱转移瘤评分系统评分为9~12分;根据WBB分区理论肿瘤病灶位于4~9区。对于T1椎体病灶患者采用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对于T2~T4椎体病灶患者采用前方劈开胸骨经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手术,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手术时间为94.1士5.0min(90~102min),出血量为186.6±100.2ml(100~400ml);前方劈开胸骨经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手术时间为121.0±165(100~150min),出血量为352.0±134.4ml(220~600ml)。术后病理学检查:6例来源于肺癌,5例来源于乳腺癌,2例来源于甲状腺癌,2例来源于胃肠道癌,2例来源不明。术后2例前方劈开胸骨经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手术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经对症治疗后治愈。3例(其中1例为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手术患者)出现喉返神经牵拉伤致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1个月内声音恢复正常。随访19.7±9.8个月(6~48个月),9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例Frankel分级B级患者2例改善为E级,1例改善为D级;4例C级2例改善到E级,2例改善到D级;2例D级患者改善到E级。5例患者在术后6~14个月因多处转移、全身衰竭死亡。结论:前方入路是治疗上胸椎转移瘤可供选择的有效入路,该入路可以充分显露前方椎体病变,有效切除病灶,彻底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早在19世纪中后期,甲状腺切除术被认为是危险的术式而濒临废弃。而得益于Kocher倡导的“无血的术野和精细的解剖”的手术理念,甲状腺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随后得到显著降低,其由此而被誉为“甲状腺外科之父”。在21世纪的今天,为能降低或消除传统手术瘢痕对病人颈部美观的影响,减轻术后创痛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前方经胸骨入路治疗上胸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胸骨人路治疗上胸椎(T1-4)结核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胸骨人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胸椎结核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7-72岁,平均为48.6岁。病变累及部位:T1椎体3例,T2椎体1例,T1.3,椎体4例,T3椎体2例,T3-4。椎体4例,T4椎体2例。对于T1.2。椎体病灶采用头臂干内侧间隙进入,对于T3-4。椎体病灶采用头臂干外侧间隙进入。术前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5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为15^o-40^o,平均为22.0^o±3.5^o。术后随访6-72个月。结果患者均能很好地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120-150min,出血量为300-60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胸椎后凸Cobb角10^o-25^o,平均17.0^o±2.5^o,平均矫正5^o。所有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中结核无复发,患者的自觉症状均有好转,末次随访时11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例A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C级,2例C级恢复到D级,4例D级恢复到E级,1例A级和2例D级术后无变化。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所有植骨均愈合,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结论经胸骨人路可以清晰地暴露上胸椎,达到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献报道,并且其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利用CT影像定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上胸椎前方不同血管间隙所能暴露的椎体范围,为制定上胸椎前路手术的术前计划提供参考。方法:自2008年10月至12月,随机选取120例正常胸部CT片,男58例,女62例;年龄16-75岁,平均(40.3±12.3)岁。利用胸部CT片的X线定位图像,定位左头臂静脉上缘与正中矢状面交点、左右头臂静脉汇合点上缘、气管分又上缘所平对的椎体水平;在垂直视野下且不向尾侧牵拉重要解剖结构的情况下,上述各点分别代表前方入路间隙E1(气管食管鞘与两侧血管鞘之间的间隙)、E2(右头臂静脉、头臂干与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E3(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间隙)尾侧暴露的椎体水平。结果:在120例样本中,有105例T2椎体可通过E1显露(87.5%),有82例T3椎体可通过E2显露(68.3%),有89例T4椎体可通过E3显露(74.2%)。结论:3种上胸椎前方入路间隙所能暴露的椎体范围存在差异,术前可根据患者的胸部CT片选择恰当的入路间隙。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区解剖的外科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求甲状腺手术中对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提供定位和保护的应用解剖标志。方法解剖100具(200侧)颈部尸体标本,在甲状腺手术区对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及其分支进行定位观测。结果①喉上神经在咽上缩肌外面分为两支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外支伴随甲状腺上动脉后内方下行。②右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动脉之前、之后、在动脉分支之间以及神经与血管相互夹持穿过者分别为48条(48%)、24条(24%)、14条(14%)、14条(14%),左喉返神经则分别为15条(15%)、57条(57%)、15条(15%)及13条(13%)。③117条(58.5%)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极平面以上平均(9.9±7.3)mm,19条(9.5%)在甲状腺下极平面,64条(32%)在其平面以下平均(8.5±5.6)mm。④喉返神经前支入喉处距甲状软骨下角尖端平均(7.4±3.7)mm,其中72侧(36%)在其前平均(1.6±0.8)mm,58侧(29%)在其后平均(1.8±0.5)mm,70侧(35%)在其正下方入喉。后支入喉处距甲状软骨下角尖端平均(7.3±3.2)mm,16侧(8%)在其前平均(1.7±0.9)mm,134侧(67%)在其后平均(1.8±1.2)mm,50侧(25%)在其正下方入喉。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要紧靠甲状腺侧叶上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需仔细分离、单独结扎,以免损伤喉返神经或其分支而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张华|王明华|王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1):1168-117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的患者资料,观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0.54%),无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中间入路解剖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腰椎腹侧血管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下腰椎前路手术提供其腹侧血管解剖学数据。方法:对40具成人尸体标本(男28具,女12具)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进行解剖,重点观察记录其位于下腰椎腹侧的解剖形态和各个壁支的变异情况,并对比血管松解前后暴露椎间盘的情况。结果:腹主动脉分叉点和髂总静脉的汇合点距离L5/S1椎间盘上缘分别为5.6±2.2cm、2.9±1.8cm,动脉分叉点比静脉汇合点位置变异明显,但均位于静脉汇合点颅侧;腹主动脉各壁支起点、走行、外径相对恒定,大静脉各个壁支形态变异相对较大,尤其是髂腰静脉和腰升静脉的形态变异尤为明显;在椎前大血管充分松解并且牵拉状态下,L3/4、L4/5和L5/S1椎间盘的可操作空间占相应节段椎间盘横径的比例分别为96.2%、90.0%和97.6%。结论:腹主动脉分叉点和髂总静脉的汇合点主要影响L4/5和L3/4椎间盘的显露;椎前大静脉壁支变异多,应避免损伤而引起术中大出血;实际操作中L4/5椎间盘的可操作空间最小。 相似文献
12.
13.
Complexity of the thoracic spine pedicle anatomy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 provides rigid stabilizat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For accurate insertion of screws into the pedicles and to avoid pedicle cortex perforations, more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anatomy of the pedicles is necessar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visualize graphically the surface anatomy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the pedicles of the thoracic spine. Fifteen vertebrae distributed equally among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horacic regions we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mapping surface anatomy, each pedicle was cleaned, spraypainted white, and marked with more than 100 fine points. Using an optoelectronic digitizer,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marked points and three additonal points, representing a coordiate system, were digitized. A solid modeling computer program was used to create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images of the pedicle. To obtain cross-sectional information, each pedicle was sectioned with a thin diamond-blade saw to obtain four slices, 1 mm in thcikness and 0.5 mm apart. The pedicle slices were X-rayed and projected onto a digitiz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ours were digitized and converted into graphs by a computer. The pedicles exhibited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in their shape and orientation, not only from region to region within the thoracic spine, but also within the same region and even within the same pedicle. These variations a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light of current techniques utilized in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 in the thoracic spine. Information documen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complexity of pedicle anatomy should be valuable for surgeons and investigators interested in spinal instru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4-2008年收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初治病例184例,经胸或胸腹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肋骨(钛网)植骨、椎体棒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以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治疗1.0-1.5年。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并发症包括肋间神经痛、气胸/胸腔积液。随访1-4年,平均2.3年,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神经损害改善或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9.5°。结论经胸或胸腹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肋骨(钛网)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胸椎、上腰椎前路手术的适应证 ,单肺或双肺通气的选择以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胸腔镜、骨科常规手术器械或自制的骨科器械 ,在胸腔镜辅助下行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都顺利完成 ,切口均一期愈合 ,随访 3~ 10个月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清除彻底 ,脊髓减压充分 ,除 1例骨折复位、固定后仍有轻度侧方成角畸形外 ,其他病例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 ,位置良好。结论胸椎、上腰椎疾患 ,不论是否并发脊髓、马尾神经压迫 ,都能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病灶清除术 ,必要时还可进行脊髓减压、脊柱前路植骨、内固定手术。原则上可选择常规气管插管、双肺通气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6.
腰丛的解剖及其在腰椎前外侧入路微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腰丛在腰椎前外侧入路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特点.方法 通过15具成人腰椎标本、2具腰段的断层图片和3个数字人腰段数据集,观察腰丛的走行及其与腰大肌及腰椎横突的关系.结果 L2-5腰丛在腰椎侧方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正面按从外到内的顺序排列,侧面按从腹侧到背侧的方向排列.腰神经出椎间孔的角度从L1到L5逐渐增加.横突与腰丛的关系紧密.断层解剖显示,腰丛在不同节段始终位于腰大肌的后1/3,因此在切开腰大肌暴露腰椎时,切开位置不宜超过腰大肌的后1/3,腰大肌的前2/3是切开安全区.结论 暴露腰椎侧前方切开腰大肌时,注意不要超过腰大肌的前2/3,以避免腰丛的损伤.横突可以作为手术中的解剖学标志,用以明确腰丛的解剖位置,避免术中腰丛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