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袁飞凤 《大家健康》2014,(1):265-265
目的: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为50例子宫肌瘤病人作子宫肌瘤动脉作栓塞治疗,半年后作子宫体积、肿痛体积及临床症状等评估并与术前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子宫体积与肿瘤体积缩小,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真丝微粒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nger技术对2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子宫动脉进行永久性栓塞,并同时用明胶海绵条双重栓塞。随访3mon~18mon,平均6mon。观察术后子宫缩小程度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数量增多,纡曲,子宫体增大,染色明显并排空延迟等。18例随访者术后1mon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9%,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副作用为术后下腹部疼痛。结论:真丝微粒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为非手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取材方便,制作容易,副作用少的新型永久性栓塞剂。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选择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患进行了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结果:12例插管栓塞成功率100%,随访1-12个月。B超示:12月2例,肿块缩小75%,9月2例,肿块缩小65%,6月3例,肿块缩小60%,3月3例,肿块缩小50%,1月1例,肿块缩小20%。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有效的,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9年7月~2002年5月,采用Seldinger方法对12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明胶海绵粒,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含瘤体)缩小程度。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子宫(含瘤体)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达87.8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应用放射介入技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 82例。现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 5 0例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病例选择 选择自愿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 5 0例 ,均为已婚有子女者 ,其中子宫肌瘤 36例 (肌壁间肿瘤 2 8例 ,浆膜下肌瘤 6例 ,粘膜下肌瘤 2例 ) ,子宫腺肌病 14例。年龄 2 9~ 5 1岁 ,平均 4 0 .72岁。 5 0例中除 6例浆膜下肌瘤外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周期缩短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其中 38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14例有严重痛经 ,痛经分级采用国际通用的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法。1.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导管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但栓塞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少报道。作者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30例.并且同步观察了栓塞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健康教育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以明胶海绵、高分子聚乙烯醇微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30例。结果:栓塞后患者临床症状解除或好转,治疗后6个月B超检查显示,28例患者子宫肌瘤缩小40%~85%。结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了解,乐于接受治疗,增强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8例子宫肌瘤患者。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入PVA颗粒或真丝线段,阻断肿瘤血供。结果经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瘤体血供丰富,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肿瘤血供完全阻断。治疗后随访3-6mo,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简便易行,创伤小,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观察、优越性等。方法回顾近2年47例子宫肌瘤病例,经股动脉插管超选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结果经过2个月-24个月随访观察,月经血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不规则阴道流血消失,腹部肿块触诊及B超检查肌瘤明显缩小.腰酸及下腹压迫症状明显改善,个别病例早期下腹痛现象两周后消失。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科学简便、有效害今、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家医院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行次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50例为手术组,行介入治疗10例为介入组。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57·5min,明显短于手术组122·5min(P<0·05);介入组栓塞后止血时间为(6·0±2·8)min,手术组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后出血转用介入治疗成功止血,余均止血成功。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产后出血具有止血确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插管2,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后,经导管注入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超分别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检测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29例患者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由术前211.32±90.54cm^3和76.91±66.03cm^3缩小车术后142:17±67.09cm^3和40.94±57.32cm^3(P〈0.01);血红蛋白术前由86.76±17.34g/L恢复至术后113.24±14.02g/L(P〈0.01)。治疗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27/29)和90%(18/20)。结论UAE能明显改善子宫肌瘤合并继发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无需输血来纠正贫血,缩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2 8例 ,术后 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 ,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 ,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 ,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 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贫血改善 ,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以及术后患者远期妊娠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单侧股动脉插管,根据DSA检查结果,选用管径为4-5F的脾管、肝管或者Cobra管,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并经DAS检查确认后,以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术.结果: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并随访6~48 mo,肌瘤在实施栓塞术后体积明显缩小,均值由术前(155±13) cm3下降到术后的(51±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压迫症状消失.月经量、月经周期和经期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激素均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53例患者,避孕7例,其余46例35次妊娠均为自然受孕,妊娠率76.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且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正常地受孕和分娩.  相似文献   

15.
介入放射学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3年,血管造影术首次成功用于人体。1953年,瑞典Sven—Ivar Sddinger医生首创了Sddinger技术,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Dotter首次提出了介入放射学的设想。1964年,Dotter的一次意外操作开创了经皮血管成形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球囊导管扩张术和金属支架植入术。1969年,血管内支架的设想被提出。1973年,柔软的双腔球囊导管的出现使经皮血管成形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77年,经皮血管成形术被应用于冠状动脉。20世纪90年代,金属支架出现,球囊成形术退居辅助地位。目前,可回收支架、覆膜支架和生物学支架,使血管支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导管血管栓塞术始于1965年,是介入放射学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随着栓塞剂的发展以及导管技术的改进,该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目前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是最具代表性的综合介入放射学技术,该技术始于1967年的一种经颈静脉途径到达胆道系统的方法。1986年,球囊膨胀支架建立分流道技术出现,形成现在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始于1972年的非血管性介入技术是介入放射学的另一重要分支,目前已应用于胰、肝、肾、脊髓、输卵管、食道等多个脏器疾病的诊治。1973年,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进行了血管造影术试验。20世纪80年代,介入放射学开始传人中国大陆,学习班(1981)和学术会议(1986)的举办促进了介入放射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海外学者归国,中国与世界介入诊疗技术的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股动脉穿刺分别人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人真丝线段和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其血供。结果:30例成功栓塞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好转;29例肌瘤和f宫体积明显缩小;18例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疼痛明显改善;3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栓塞其两侧供血子宫动脉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此疗法可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子宫肌瘤介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Advantax LCV/DXL DSA系统对2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子宫动脉开口及走行,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25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旋转DSA能够多方位清楚地显示复杂开口的子宫动脉,对提高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操作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急诊血管介入止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出血量1700ml~2800ml,出血原因为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机能障碍,经临床药物治疗无效,难以控制出血者行急诊血管介入止血,采用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用经高温、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结果:插管成功率100%,栓塞后立即止血5例(56),无效1例(16)。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止血安全、迅速、微创、有效,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理想方法,不仅能挽救生命,而且能避免外科手术而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19.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1例,术后1—12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肌瘤及子宫体积均有明显缩小,月经量及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UAE对女性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晓  严园  鄢春晖  郭春燕  廖渝  莫绍玲  岳卫东 《重庆医学》2008,37(23):2729-2731
目的 通过实验室及影象学指标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后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了解UAE后女性内分泌功能是否受影响及程度,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为对象,分组观察有无闭经,测定性激素水平,LH试纸测排卵,B超监测卵巢大小.结果 在生育年龄组中术前及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围绝经期组中术前及术后卵巢大小及激素水平有变化(P>0.05).结论 UAE对生育年龄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