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道、鼻咽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鼻道、鼻咽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鼻道、鼻咽恶性黑色素瘤的MRI特征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增强及动态增强检查.结果 肿瘤位于中鼻道1例,鼻咽部2例,鼻腔、上颌窦及同侧筛窦5例.5例可见明显骨质破坏并侵犯邻近结构,累及翼腭窝3例、颞下窝2例、眼眶4例、前颅底2例、咽旁间隙1例.MRI表现:3例直径<2 cm,呈类圆形肿块,T1WI为高信号,T2 WI为低信号,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直径>3 cm,不规则肿块,MRI表现为混杂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内有斑片状高信号;在T2WI,1例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流出型各4例.结论 鼻道、鼻咽恶性黑色素瘤MRI信号特征与肿瘤大小相关.肿瘤较小时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肿瘤较大时MRI信号混杂,轻度不均匀强化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例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NUT中线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的5例鼻腔鼻窦NUT中线癌患者。男1例、女4例, 年龄15~48岁, 中位年龄19岁。术前均接受CT和MR检查,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瘤位置、CT密度、骨质改变、钙化、肿瘤大小、T1WI及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随访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5例NUT中线癌均为T4期, 发生于鼻腔、筛窦、蝶窦、上颌窦1例, 鼻腔、上颌窦1例, 鼻腔、筛窦3例。CT呈等密度3例, 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2例;钙化3例;骨质侵蚀4例, 骨质侵蚀伴骨质破坏1例。MRI横断面最大径4.2~4.9 cm, 中位数4.5 cm。与邻近颞肌相比, T1WI呈等信号5例, 2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3例, 2例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 轻度强化3例, 中等强化2例。TIC Ⅲ型(速升流出型)3例, Ⅱ型(速升平台型)2例。DWI信号均不同程度增高,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CT及 MR 表现,探讨其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CT、MR特征及临床资料,均行 CT 平扫及增强,其中9例行 MR 平扫及增强。结果16例CT表现均为单侧发病;肿瘤位于鼻腔8例,鼻窦4例,同时累及鼻腔、鼻窦4例;形态欠规整,呈软组织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和囊变;周围组织均受侵;增强后不均匀中-重度强化。9例 MR表现均为单侧发病;肿瘤位于鼻腔4例,鼻窦3例,同时受累鼻腔、鼻窦2例;形态欠规则,1例呈T1 WI高信号,T2 WI低信号,3例呈T1 WI等信号,T2 WI等/稍高信号,5例呈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周围组织均有侵犯。结论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 CT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恶性黑色素瘤有 MR 特征性表现,但罕见,以非色素及混合型常见。CT联合 MRI能准确显示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邻近骨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组织学证实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的CT(9例)和MRI(7例)资料,并分析其中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TIC.结果 血管外皮瘤位于鼻腔5例、上颌窦3例,蝶窦1例;病变呈梭形4例、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2例,病灶最大径18~52 mm,平均31 mm,边界清楚7例,模糊2例.CT表现:与脑灰质比较,平扫病变呈等密度6例,略高密度3例,2例增强后呈较均匀的显著强化;邻近骨质受压、吸收7例,骨质侵蚀破坏2例.MRI表现:与脑灰质比较,T1WI呈较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4例,其中2例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3例.3例TIC均为持续上升型.病变侵犯眼眶2例,侵犯海绵窦、前颅底脑膜及翼腭窝、颞下窝1例.5例随访3~8年,其中2例复发.结论 MRI增强后显著强化、持续上升型TIC是鼻腔、鼻窦血管外皮瘤较典型的影像表现;骨质表现有助于良、恶性判断;影像检查能够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鼻腔和鼻窦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和鼻窦AC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块发生于鼻腔5例,其中左侧4例、右侧1例、双侧1例,筛窦4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双侧1例,上颌窦3例,均为左侧.CT表现:所有病变均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其中7例呈等、低混杂密度,4例呈等密度影,2例为等、低混杂密度影中夹杂斑片状高密度影.病变均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邻近骨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5例累及翼腭窝,表现为翼腭窝扩大,其内脂肪间隙变窄,软组织密度影填充.MRI表现:6例行MRI检查病例均呈混杂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发生于双侧筛窦的1例见病变邻近脑膜增厚、强化.结论 CT和MRI联合应用,能为制订鼻腔和鼻窦ACC手术方案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和MR诊断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鼻腔及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本组11例病变短径均1.5cm,CT检查11例,11例均行CT平扫;MRI扫描9例,均行平扫+DWI+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对周围结构侵犯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中,CT、MRI能准确反映病灶的位置、形态及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CT表现为单侧5例,双侧6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软组织密度,其内未见钙化及囊变,11例均侵犯周围组织;11例均有周围骨质破坏;9例患者主要MRI表现为9例形态均不规则;单侧5例,双侧4例;表现为混杂信号,T_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斑片状高信号;T_2WI 5例以等低信号为主,4例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周围组织均有侵犯。结论鼻腔及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CT表现无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为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MRI特点。方法 :对53例经病理确诊的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53例均行MRI平扫,其中3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3例中腱鞘巨细胞瘤17例,血管瘤12例,血管球瘤11例,腱鞘囊肿8例,脂肪瘤5例。MRI表现:腱鞘巨细胞瘤T1WI多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边缘多可见低信号包膜影,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血管瘤T1WI多呈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PDWI多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内多可见出血,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血管球瘤T1WI呈等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腱鞘囊肿T1WI呈稍低信号,PDWI呈高信号,部分瘤内可见线状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包膜强化;脂肪瘤T1WI呈高信号,PDWI及STIR呈低信号。结论 :手部常见软组织肿瘤多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作为诊断手部软组织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原发恶性黑色素瘤(SMM)的MRI表现,并提出T 1WI和T 2WI信号分型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63例SMM的MRI表现,并根据肿瘤最大层面内T 1W...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SMARCB1缺失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鼻腔鼻窦SMARCB1缺失癌, 免疫组化染色均为SMARCB1阴性表达。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包括分期、肿瘤位置、大小、CT密度及骨质改变、MRI信号、增强特点、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并将14例患者的ADC值与病理Ki-67增殖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16例SMARCB1缺失癌临床分期T4期12例、T3期4例;发生于筛窦4例、鼻腔1例、鼻腔和筛窦8例、筛窦和上颌窦1例、筛窦和额窦1例、筛窦和蝶窦1例;肿瘤最大径(4.5±1.2)cm。CT呈等密度13例, 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3例。骨质改变包括13例局限性骨质侵蚀破坏, 3例广泛性骨质侵袭破坏。与邻近肌肉相比, 16例T1WI均呈等信号, 3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7例, 内部可见条带状低信号6例。MRI轻度强化11例、中等强化5例, 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0例。1...  相似文献   

10.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Rl资料.结果 36例内翻乳头状瘤源于鼻腔外侧壁25例,上颌窦4例,筛窦2例,额、筛窦2例,筛、蝶窦2例,额窦1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3例伴恶变.26例呈分叶状,10例形状不规则.病灶最大径22~82 mm,平均38 mm.36例边界均清楚.与邻近肌肉比较,MR T1WI呈等信号32例,稍高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34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伴恶变).与鼻中隔黏膜比较,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4例;32例病变在T2WI或增强T1聊上病变内部呈较规整的栅栏状,2例旱不规整的栅栏状(伴恶变).8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其中7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缓降型,另1例局部区域的曲线呈速升速降型(伴恶变).结论 MR T2WI或增强T1WI上呈较规整的栅栏状外观是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靠征象,形态不规整可能提示伴发恶变.  相似文献   

11.
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癌(HBCAC)的MRI表现,提高肝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均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9例中单囊性病灶8例,多囊性病灶1例.T1WI上6例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分隔和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3例囊壁光滑,囊内呈稍高信号影,可见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T2WI上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囊内分隔、壁结节及软组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囊内分隔、壁结节和软组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仍较明显.结论: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能较好反映肝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高场MRI(1.5T)在喉、下咽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喉、下咽癌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期,并与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相对照。结果MRI对各期喉、下咽癌的准确率分别是T192%,T286%,T386%,T4100%。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是T1100%,T286%,T357%,T422%。MRI和临床分期总准确率分别是92%,69%。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场MRI通过不同加权像的对比和从多角度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浸润范围,因而显著性提高喉、下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肾嗜酸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结果5例为单发肿瘤,1例并发肾透明细胞癌。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5~3.8cm,境界清晰,均位于肾皮质区,向肾外突出。MR平扫,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其中1例中央可见裂隙状瘢痕更低信号;T2WI上3例呈等低信号,肿瘤内有混杂稍高信号,1例呈等稍低信号,中央瘢痕呈裂隙状高信号,2例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3例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呈不均匀强化,但肿瘤实质部分强化均匀,中央瘢痕大部分延迟强化,少部分无强化;2例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均呈“轮辐”状强化。结论MR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肾嗜酸性细胞瘤,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口咽部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各种口咽部肿瘤的MRI征象特点及MRI在口咽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口咽部肿瘤的MRI征象,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MRI对口咽部肿瘤定位准确,有助于区分肿瘤的良、恶性,确定病变扩散的范围。MRI上各种口咽部肿瘤的形态、边界、信号强度及扩散方式均有一定的特点,但MRI对其做出组织学定性诊断仍较为困难。结论MRI在口咽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计划的制订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瘤(SBM)的MRI表现,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39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分析单发瘤体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瘤周水肿程度和瘤体的强化特点.结果:39个SBM,发生于幕上32例,其中31例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7例位于幕下.增强扫描示病灶呈结节状强化18例,环状强化5例,囊实性强化16例.肺腺癌转移瘤内出血4例(4/5),肺鳞癌脑转移瘤出现囊变或囊实性强化11例(11/21).中重度水肿大多出现在≥2cm的实性或囊实性强化的瘤体(22/39)中.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增强扫描对诊断单发脑转移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MRI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o study the gastrointestinal (GI) tract.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MRI techniques is included, emphasizing the choice of pulsing sequences, imaging plane, surface coils and intravenous and oral contrast agents for each of the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GI tract. The multiple available oral contrast agent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role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Finally, the maj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RI in the GI tract are discussed by major disease categories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benign and malignant neoplasms). The latter is further subdivided by GI tract segments such as esophagus, stomach, small bowel and colon. Received 22 January 1997; Revision received 26 March 1997; Accepted 28 March 1997  相似文献   

18.
崔静  曹惠霞  韩立新  赵航  王蔚   《放射学实践》2012,27(1):26-3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结果:9例肿瘤中6例位于侧脑室前部Monro孔附近,1例位于右侧侧脑室体后部,1例位于三脑室,1例位于右侧额叶。9例病变均为囊实性,T1WI病变实性部分呈等或略低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改变,5例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结合MR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助于明确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MRI资料. 结果 单发18例,多发1例;幕上16例,幕下3例.幕上14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近或中线区,2例以宽基底靠近脑表面,幕下2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第四脑室.T1WI呈等信号13例,稍低信号6例,T2WI呈稍高信号3例,等信号10例,稍低信号6例.增强后9例呈明显均匀强化的团块状,5例呈内伴小囊变区的团块状,2例呈散在絮状强化,1例呈花环状强化,1例呈不均匀团状强化.1例位于胼胝体的病灶呈胼胝体的均匀强化.2例病变可见邻近室管膜的强化,1例可见"脑膜尾征".瘤周水肿轻度6例,中度10例,重度3例. 结论 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大多具有较典型的MRI特征,少数表现亦可多样,只要结合临床资料认真分析病变,误诊是可以明显减少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检查技术在诊断眶内肿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48例眶内肿瘤进行SE序列、IR序列、脂肪/水抑制成像以及MR增强。结果多轴向成像使定位诊断准确,多序列检查结合不同组织的MRI信号强度变化对常见肿瘤的定性诊断帮助很大。结论SE序列横断位和冠状位是最重要的检查技术;IR序列及W/FI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及大小,平行于视神经矢状面成像有助于对视神经类肿瘤的确切定位,MR增强对血管性肿瘤的定性诊断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