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因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随着病程的迁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梗阻性脑积水患者1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成功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机制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术前MRI显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其中9例效果良好;另外7例无此影像学特征的均失败而需进一步行分流术.结论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 治疗部分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而近端脑池梗阻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第四脑室相对第三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可能是此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42例。结果 成功造瘘39例,因术中出血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术中出现心率减慢4例、造瘘口少量出血3例,术后短暂发热21例、可疑感染1例、头皮切口漏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0.4±2.7)个月;改善36例(85.7%),无改变4例(9.5%),恶化2例(4.8%)。术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显示:侧脑室缩小33例(78.8%),侧脑室无明显变化但前角间质性水肿减轻5例(11.9%),侧脑室无变化4例(9.5%)。结论 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效果较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长期随访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EVT治疗的142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1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造瘘口大小2~10 mm,平均5 mm。术后CT显示脑积水均缓解,其中119例(83.8%)症状逐步改善,23例无明显改善。术后发生颅内出血26例(18.3%),保守治疗后恢复;发生颅内感染6例(4.2%),药物治疗后恢复;未见明显偏瘫、意识障碍、尿崩、明显记忆力障碍、基底动脉损伤、动眼神经损伤情况。失访10例,其余132例随访1~147个月,平均89.7个月,其中118例(89.4%)随访超过36个月。首次ETV失败10例(7.6%),发生时间在术后1~37个月,其中8例行CT检查后改行VPS,1例再次行ETV,1例术后5个月因急性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出现硬膜下血肿而死亡。结论 ETV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式,长期有效率高,失败多发生于术后3年内,注意随访,根据病情可再次ETV或VPS解决脑积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经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2017年采用经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6例小儿(12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儿疗效满意,6例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能够迅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神经内镜技术中尤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治疗脑积水中最常见。本文阐述了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治疗脑积水传统适应证——非交通性脑积水中的应用,同时也回顾了近些年该项技术在交通性脑积水和小儿脑积水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磁共振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适应证.方法 15例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磁共振常规扫描分析其术前术后的影像特点.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影像显示梗阻部位的积水解除,脑室缩小,室周水肿现象减退,病人症状改善.结论 磁共振可通过显示脑池的大小,三脑室底的形态,室周水肿现象推断交通性脑积水在脑室外脑池内梗阻部位,通过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术前影像分析,可帮助确定交通性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的手术方法.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梗阻性脑积水原因分别为第三脑室后部肿瘤5例,中脑顶板胶质瘤2例,Chiari畸形2例,另12例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导水管梗阻或狭窄。同位素^99Tcm-TPA脑池显像显示为非脑脊液吸收障碍性阻塞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从侧脑室经蒙氏孔进入第三脑室,在乳头体前方第三脑室底最薄处造一瘘口与脚间池相通。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所有患者脑积水症状均缓解,脑室体积缩小。结论神经内窥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脑脊液吸收障碍性脑积水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及其术后颅内压(ICP)监测的意义。方法采用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6例,其中术后行ICP动态监测9例。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缓解33例(91.7%),复查头颅CT或MRI示脑室系统较术前缩小;3例(8.3%)肿瘤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症状缓解不明显,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无死亡病例。9例术后行ICP监测结果示:①ETV术后18h内平均ICP〈10mmHg,18h后平均ICP轻度上升,稳定于10-12mmHg之间,肿瘤引起的脑积水ICP上升较快;②4例单纯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术后使用甘露醇,用药后1-2h ICP下降1-2mmHg,2h后ICP逐渐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①ETV后18h内ICP稍低,可能与术中放出脑脊液过多有关,可暂不应用脱水药物;②肿瘤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内窥镜器械的进步,显微解剖研究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ETV)成为神经外科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一种重要方法[1]。自2005年以来,我科应用硬性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侧脑室、第三脑室及脚间池的神经内镜下解剖特点,为临床神经内镜下经皮质一侧脑室前入路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 采用15具成人尸头模拟经皮质一侧脑室入路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中观察侧脑室、第三脑室及脚间池的重要解剖结构特点和毗邻关系,测量重要结构间距。结果 侧脑室内可清晰地观察到全部的额角、体部和部分枕角。第三脑室底壁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视交叉、漏斗隐窝、灰结节、乳头体、中脑导水管。脚间池呈倒置的圆锥形,脚间池顶部有liliequist膜间脑叶封闭。脚间池的后壁基底沟上见基底动脉上行.基底动脉末端的主要分支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脚间池两侧壁可见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两者近似平行走向颅中窝。结论 脑室及脚间池的天然解剖间隙为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熟悉手术入路的解剖定位标志及相关解剖数据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脑室镜三脑室造瘘术治疗小儿阻塞性脑积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本组49例病例,就手术病种和年龄的选择、手术方法及技巧做一介绍。方法全组49例,年龄1个月-18岁,平均33个月。CT、MRI及^99Tc^m-DTPA证实为脑脊液吸收功能正常的阻塞性脑积水。手术方法为经侧脑室、室间孔、三脑室置入神经内镜,于三脑室底与脚间池造一瘘孔。结果术后随访半年-5年,39例有好转;10例因无改善于术后3个月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脑脊液漏3例,未有出血、感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脑室镜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适用于脑脊液吸收功能正常的阻塞性脑积水。脑脊液吸收功能判断需靠同位^99Tc^m-DTPA检查。继发性脑积水治疗效果好于原发性脑积水,大龄儿童效果好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优劣。方法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随机进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气颅、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0.0%和3.1%、7.1%和3.1%、3.6%和3.1%、0.0%和6.2%、0.0%和6.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和84.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造瘘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6%,低于分流组的28.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明显差异,但复发率比脑室腹腔分流术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的手术并发症原因,探讨其防治要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应用ETV连续治疗梗阻性脑积水55例的手术并发症,对ETV的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做了探讨。结果:54例患者ETV得以完成,术后50例患者恢复良好,脑积水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4例患者症状复发或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8例,发热15例,2例伴有脑膜刺激征为颅内感染,癫痫1例,硬膜外出血1例,头皮下积液8例。结论:熟悉三脑室底的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造瘘方法,并注意手术前后脑脊液动力学的变化,可以减少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在后颅窝肿瘤梗阻性脑积水和同期行后颅窝肿瘤显微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2015年7月—2018年12月,应用ETV治疗53例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并同期行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 h内复查头部CT,均无脑室内积血、积气。术后出现短暂性发热患者5例;无出现继发性出血、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的患者。术后随访患者6~31个月,其中有效患者50例(94. 3%);无效患者3例,后行腰大池引流1周,最终行脑室-腹腔分流。结论 后颅窝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及分流是传统的处理方式,但也是并发症较多的治疗方法;同期ETV对于此类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符合生理机制,并发症少,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30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近期疗效满意,1例症状复发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迅速有效地改善症状,脑脊液通过瘘孔进入生理性循环,可避免感染和过度分流,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的手术方法。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对21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了23次神经内视镜下的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结果:随访1-33个月,平均19个月,显效15例,有效2例,4例无效患者改行V-P分流术,2例接受2次造瘘;手术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2例,严重硬膜下积液1例,暂时性脑疝1例,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中脑及丘脑出血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窥镜下的第三脑室底造瘘对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应采用良好的手术器械、熟练掌握手术方法,选择适当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及动态ICP监护的价值。方法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共146例,病因包括导水管狭窄98例、颅内肿瘤48例(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行动态ICP监护53例(导水管狭窄36例、肿瘤17例),平均监护时长96 h。结果随访8个月至6年,术后脑积水明显缓解或消失138例(94.5%),8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5%),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ICP监护显示:术后6 h内平均ICP明显下降,低于10 mm Hg,此后缓慢轻度上升,96 h稳定于12 mm Hg;单纯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平均ICP上升较缓慢、波动较小,最后达到10 mm Hg;而肿瘤性脑积水上升较快、波动较大,最后达到15 mm Hg。并发症28例(19.2%):术后发热22例,双额部硬膜外血肿1例、切口脑脊液漏2例、脑室少量积血2例、硬膜下积液1例。本组无死亡。结论 1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尤其是导水管狭窄脑积水)安全、有效,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手段;2术后行ICP动态监护,不仅可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判断手术是否有效,同时可以观察有无脑室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及指导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室镜第三脑室造瘘(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ETV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对ETV疗效进行客观的临床评估。结果成功实施ETV52例,造瘘失败2例。对成功实施ETV的病例随访3~39个月,有效44例;无效8例,均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ETV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具有微创、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由于颅内疾病导致脑脊液过度分泌,或脑脊液吸收与循环障碍,颅内容量增加,脑室扩大[1]。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患者往往伴运动障碍、智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幼儿患者常出现头围异常增大等情况。由于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其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优势不断体现出来,有学者已将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 T V )作为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V PS )的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术式。选取我院脑外科2009-01-2011-01收治的93例脑积水患者,其中50例采取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或 EVT 联合 VPS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