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提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建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4个城市的流动妇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51.13%的孕产妇建立了“孕产妇保健手册”,平均产前检查次数5.87次,82.67%的孕产妇在医院中分娩,31.09%的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结论流动人口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观念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原因,需要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宣传教育,打击非法接生等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妇女保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1631名流动人口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共调查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1185名。流动已婚妇女的婚前检查率为41.8%,2007-07—2008-06接受妇科疾病检查的比例为28.1%;流动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为72.0%、住院分娩率为97.5%,产后访视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妇女的文化程度[OR的95%CI为(1.477,2.065)]、家庭月收入[OR的95%CI为(1.049,1.331)]是影响其接受婚前检查的因素;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的妇科检查比例有统计学差异(χ2=-2.859,P=0.004)。结论流动已婚妇女、孕产妇的保健水平较低,建议加强妇女保健的宣传,定期开展流动妇女妇科疾病的普查,实施流动孕产妇管理系统,提高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3.
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周培荣(广西恭城县妇幼保健站恭城县542500)关键词孕产妇;卫生;服务;因素孕产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机体状况的变化,妇女在孕产期极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而罹患多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据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山东省成年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省成年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确定我省成年妇女卫生保健服务的重点,我们利用中国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对蓬莱市、沂源县、薛城区三地的732名已婚妇女和年龄超过25岁的未婚女性进行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6.
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抽取地方级别的关键知情人士,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开展小组和个人访谈,整理、分析影响农村妇女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相关社会因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传统观念习俗、就医距离与交通、家庭经济状况与医疗费用、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对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范围和力度,建议政府制定医疗费用限价政策;推行免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抓好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妇女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合肥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新生儿出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新生儿出生状况。方法选取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新生儿系统管理的1288名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同期分娩的1050名常住人口孕产妇,查阅《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对其年龄、孕周、产次、产前检查次数、分娩医院及方式、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孕产妇年龄构成、正规产前检查率、妊娠孕周构成、产次、分娩方式、分娩医院级别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间差别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合肥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妊娠年龄≤24岁和≥30岁者所占比例较高,产次较多,产前正规检查率低;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低。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服务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受益归属,以了解孕期保健服务的受益人群和受益程度。方法 于2010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分娩后42 d~6个月的妇女2 02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孕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1 9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利用需要比、集中指数及Kakwani指数对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进行受益归属分析。结果 孕产妇的孕早期保健服务建卡率为49.8%(968/1 945),孕中、晚期填卡率分别为50.3%(978/1 945)、49.8%(968/1 945)。孕早、中、晚期,城乡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城市孕产妇为标准人群,农村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71~0.87;以25~29岁孕产妇为标准人群,≤24岁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74~0.88,30~34岁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93~1.04,≥35岁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71~0.90;以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孕产妇为标准人群,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29~0.76,初中文化程度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0.74~0.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利用需要比为1.03~1.17;不同家庭年收入孕产妇的各项孕期保健服务集中指数均为正值,Kakwani指数均为负值。结论 目前的孕产妇孕期保健服务利用处于中等水平,孕早期建卡率和孕中、晚期填卡率较低。城市、25~34岁、文化程度较高及家庭年收入较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受益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12.
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4个城市3152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流动儿童,其系统保健建卡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流动儿童,其预防接种建卡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母亲年龄与母亲工作状态不同的流动儿童,其“四苗”接种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影响流动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的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母亲的工作状态与母亲的年龄,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四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是母亲的年龄与母亲的工作状态。为提高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应加强流动人口家庭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意识,降低接受儿童健康体检与系统保健管理的费用,吸引流动儿童接受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当前母婴健康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监管滞后,孕产妇对健康信息的辨别成为一大挑战。目的 探讨孕产妇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博爱医院和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卫生院就诊的孕产妇实施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主动获取母婴健康信息频次、互联网信息的影响、是否具备基础性母婴健康知识/信息、有无在孕妇学校学习、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健康信息辨别能力、母婴健康信息人际交流网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产妇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8份,有效回收率为78.00%。345例(40.21%)孕产妇自感辨别母婴健康信息有困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意识强〔OR=1.354,95%CI(1.015,1.805)〕、主动获取母婴健康信息〔OR=1.364,95%CI(1.073,1.733)〕、具备基础性母婴健康知识/信息〔OR=1.523,95%CI(1.106,2.097)〕、母婴健康信息交流网规模大〔OR=1.461,95%CI(1.092,1.955)〕的孕产妇健康信息辨别能力更强(P<0.05)。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会降低孕产妇的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OR=0.509,95%CI(0.340,0.762),P<0.05〕。结论 孕产妇的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母婴保健基础性知识/信息的宣传教育、孕产妇健康意识和信息获取动机的培养,鼓励孕产妇寻求广泛而专业的社会支持,强化对健康信息质量的监管,有利于提升孕产妇母婴健康信息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现状,为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服务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评阅、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焦点组访谈、关键知情人访谈、专家咨询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收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资料,运用目标差距模型、多因素分析、多目标决策法等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个城市3532户流动人口家庭的入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妇女主要卫生保健指标均低于居住地城市,非户籍孕产妇死亡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妇幼卫生指标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儿童系统接种疫苗率偏低成为一个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结论政府应当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明确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门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转变其传统的生育观和健康观,同时加大对非法行医与非法接生打击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四川省贫困地区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妇卫生保健服务调查表"对1998以来分娩过或目前怀孕的妇女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共调查了462名孕产妇,其中接受过产前保健服务的孕产妇人数最多,有387人(83.77%);接受了产后访视的人数最少,仅有144人(31.17%).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孕产妇,其孕前保健利用率、产前保健利用率和住院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收入低(<1000元)的孕产妇在利用保健服务方面的情况明显差于年收入较高(>5000)元的孕产妇(P<0.05),享受合作医疗保险和贫困医疗保险的孕产妇在孕前保健、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接受产后访视方面的情况都明显好于完全是自费的孕产妇(P<0.05.结论 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孕产妇保健利用状况仍不容乐观,这可能与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医疗保险普及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孕产妇获取母婴保健信息的行为偏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 妇幼健康促进是妇女儿童健康素养提升计划的重点,已被列入健康中国行动。传播母婴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提高孕产妇健康素养的具体举措。目的 分析孕产妇获取母婴保健信息的偏好,为有效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太原市3家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1 100例孕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从获取信息的途径、形式、时间、地点多个角度识别孕产妇获取母婴保健信息的偏好。结果 共收回问卷1 0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7%。孕产妇实际利用最多的途径是手机(768例,73.28%)、产检医生(503例,48.00%)、电脑网络(474例,45.23%)。孕妇学校、产检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的期望利用率高于实际利用率,电脑网络、手机、人际途径期望利用率低于实际利用率。孕产妇选择母婴保健信息主要考虑是否可靠(620例,59.16%)、需要(533例,50.86%)、方便(473例,45.13%)。结论 孕产妇目前利用的信息获取途径与期望存在差异,可靠且方便是孕产妇获取母婴保健信息最关注的特征,提示母婴保健信息系统应重视这两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