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12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Ligasure),行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均在处理脾蒂前夹闭脾动脉,其中10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7例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2例中转开腹.1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0~300 min,平均210min;术中失血200~1000ml,平均480ml;术后住院时间8~15 d,平均9d;术后发生少量(<300 ml)胸腔积液2例,少量(<300 ml)腹水2例,轻度(<10 ml/d)胰瘘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带管出院后1个月好转拔管,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4~20个月),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用超声刀预夹闭脾动脉,联合应用超声刀和Ligasure进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是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成功的关键技术要领,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流加断流术的联合应用由于其理论依据的矛盾性 ,所以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争议。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其在门静脉高压症 (PH)外科治疗中的地位已日渐引起外科界的重视。1 断分流联合手术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的矛盾   1 986年在沈阳市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研讨会上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和武汉第二医院报道了联合手术治疗 PH的效果。武汉第二医院施行门奇断流术、脾切除术及肠腔 H形分流术共81例 ,随访 1年以上 69例 ,均无脑病发生 ,术后 6年者 1 4例、9年者 1 0例均未再出血 ,结果令人鼓舞。但是会议《纪要》指出 …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急症之一。第1次大出血的患者约25%可因失血、严重休克及肝组织严重缺氧致肝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有效手段。我院外科1987年1月至2004年12月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6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在本院胃肠外科治疗的1例21岁男性CTPV病人.结果:病人因血液检查白细胞(1.38×109/L)和血小板(37×109/L)降低行腹部增强CT检...  相似文献   

5.
选择对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法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非选择性分流术已证明可控制出血,但术后的肝性脑病率和复发出血率均较高,长期存活率亦较低。而选择性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DSRS)则无这些缺点。我院自1980.1.~1990.12月使用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患者48例.其中DSRS组36例,非选择性分流组12例。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及肝功能分级情况无明显差异。DSRS组术后的胃脾区门静脉压力下降显著,而肠系膜区门静脉压力下降不显著;非选择性分流组的肠系膜区门静脉压力下降显著.此结果说明DSRS组术后降低了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但维持了门静脉的人肝血流量;治疗结果.DSRS的手术死亡率为28%.肝性脑病率2.8%,复发出血率5.7%;而非选择性分流组分别为8.3%、91%和27.3%,均高于DSRS组。经1~5年随诊存活率分别为97.1%和90.9%。从治疗效果看,DSRS组优于非选择性分流组。本文还对治疗方法选择的认识,施行DSRS时注意的要点以及对DSRS的评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分析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了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行原位脾切除8例、传统法脾切除7例、包膜内脾切除2例;紧贴胃、食管下段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例、保留自发性胃肾分流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平均手术时间186 min(145~518 min),手术出血量348 mL(225~2 500 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门静脉血栓3例,肺部感染1例,肝性脑病1例。术后2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6例,轻中度残留10例,重度静脉曲张1例。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TIPS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1 分流 +断流的联合手术是实践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T)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但迄今尚无一个公认的理想的止血方法。 190 3年Vi dal首次在人体施行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PHT静脉曲张出血成功 ,1945年Whipple予以倡用 ,分流术很快以其降压效果满意 ,食管静脉曲张的消失率、止血率以及腹水消失率高等优点在国外盛行。国内自我院兰锡纯 (195 2 )施行第一例脾肾静脉分流术和董方中 (195 4)首行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PHT以来 ,全国开展了各种不同的分流…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急症之一。第1次大出血的患者约25%可因失血、严重休克及肝组织严重缺氧致肝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肝硬化大出血的有效手段。我院外科1987年1月至2004年12月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3月至1997年8月,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折叠钉合并附加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HSV)治疗门脉高压症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8例,年龄29~62岁,平均45.8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为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食道下端静脉曲张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8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360 min,平均(160±12)min;术中出血量200~2 300 ml,平均(450±25)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腹水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5~20 d,平均(8±2)d。7例患者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再出血1例,余均无再出血。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术中解剖细致,分离脾蒂及贲门周围血管时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原则,切勿图快,一旦出现大出血应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1.
脾肾分流术     
杜鹏 《肝胆外科杂志》2003,11(2):120-120
作者对 3 4例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 ,采用了脾肾静脉分流术。分别从他们的心理社会因素、肝功能分级、术前治疗、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评价了该术式的适用程度。本组病例中 65 %有酒精依赖史 ,5 0 %的病人有药物依赖史 ,2 0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望行肝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术对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9例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并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的病人按入院先后分为脾肾分流组和断流组。术中、术后动态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术后1、3、5、7、9d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术前及术后7d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icol,LAC/MAN)比值。结果近期观测FPP,发现稳定期分流组明显低于断流组(P〈0.05)。分流组脾窝引流液明显少于断流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恢复排气及开始进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断流组(P〈0.05)。分流组术后1d内毒素、D.乳酸显著低于断流组;且下降较快,术后3d又显著低于术后1d;术后5d进入稳定期(P〈0.05)。而断流组内毒素、D.乳酸下降较慢,术后5d才显著低于术后1d,术后7d进入稳定期(P〈0.05)。分流组术后LAC/MAN比值显著低于断流组(P〈0.05)。结论脾肾分流术既能维持有效的向肝门静脉血流灌注;又能适当降低门静脉压,减轻胃肠血流瘀滞,对肝炎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肠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脾肾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 ,因游离脾静脉困难或脾静脉病变 ,往往得放弃传统的中央型脾肾静脉分流术。现报告脾肾静脉间置人造血管 (PTFE)分流术 7例的结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7例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8~6 1岁。均有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5例、B级 2例 ,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所致。2 .手术方式 :上腹正中切口进腹 ,测门静脉压力。切开脾胃韧带 ,于胰腺上缘缝扎脾动脉 ,分离结扎胃短动脉 ,钝性分离脾膈韧带 ,将脾脏托出切口外 ,常规切除脾脏。对左膈下脾窝仔细止血后 ,游离脾动脉之残端再…  相似文献   

14.
三种不同术式对让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4):276-279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5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我院50年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939例,分别行脾切除236例,脾腔分流术151例,脾切除+肠系膜上静脉上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71例,脾肾静脉吻合术42例,肠系膜下静脉下腔静脉吻合术2例,贲门胃底血管离断术409例,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28例。术后随访2年、5年,并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比较脾腔分流术、贲门胃底血管离断术及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的远期效果:脾腔分流术的2年、5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81.6%、56.1%,再出血率4.3%。贲门周围胃底血管离断术的2年绝对生存率为78.7%,再出血率8.0%;5年绝对生存率为74.8%,再出血率为12.4%。胃底曲张静脉和部分脾介入栓塞术的即时止血效果达到100%,术后2年再出血率为率28.6%,死亡率14.3%,术后5年生存率为14.3%。结论:Child分级B级,特别是已发生过大出血的病人,可选择贲门周围胃底血管离断术。ChildC级、有严重黄疸、腹水,发生大出血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可行介入曲张血管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应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38例肝炎后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8.42±75.25 min,术中出血量200.53±90.81 mL,总住院时间22.71±7.19 d,术后住院时间12.18±4.49 d,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3.45±0.89 d。手术前后肝功能结果无明显差异,而PLT术后明显升高(48.2±19.7 vs. 术前227.5±80.5,P<0.001)。随访过程中有6例发生再出血,3例发生肝性脑病,12例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胰尾脓肿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的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对比 3 8例脾肾分流 (SRS)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即联合术 ,64例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 ,18例脾肾分流术 (SRS)病人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术后三组病人的自由门静脉压 (FPP)均显著性低于术前 ,其中 ,联合手术组的FPP显著高于SRS组 ,但显著低于PCDV组。PCDV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量 (PVF)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两组则有显著降低。联合手术组、PCDV组、SRS组术后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2 .63 % (1/ 3 8)、18.75 % (12 / 64 )、16.67% (3 / 18) ,联合手术组显著低于PCDV组 (P <0 .0 5 ) ;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2 .63 % (1/ 3 8)、6.2 5 % (4 / 64 )、2 7.78% (5 / 18) ,联合手术组显著低于SRS组 (P <0 .0 5 ) ,与PCDV组相近。 结论 联合手术符合门静脉高压症手术要求 ,且疗效好于单纯断流术或分流术。  相似文献   

18.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加脾肾静脉分流术(SR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1例,效果令人满意。两种手术方式的组合优于单纯的分流术或断流术,不但有降低门静脉压的作用,而且可维持较多的门静脉血流灌注。其结果表明,联合术的平均FPP降低值为0.93±0.27kPa。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的近期与远期止血效果、肝功能改善、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生存率等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说明这种联合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0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为改良腹腔镜组(37例),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开腹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结果改良腹腔镜组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210min(185~245min),明显长于开腹组的175min(150~19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4,P〈0.05)。改良腹腔镜组患者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50ml(100~200m1)、术后第1天疼痛指数为2.5±0.9、术后进食欲望时间为(1.5±0.7)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4±1.0)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7±0.7)d、术后住院时间为(10.5±2.2)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00ml(188~400m1)、5.1±1.1、(2.8±0.6)d、(3.2±1.0)d、(5.9±0.9)d、(15.7±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0,t=-12.546,-9.834,-3.635,-18.780,-8.350,P〈0.05)。改良腹腔镜组5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显著少于开腹组的25例(X2=5.913,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且疗效确切,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0.
在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因游离脾静脉困难或脾静脉病变,往往只得舍弃传统的分流术。我们自1999年首创脾肾静脉间置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现赘述如下。一、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左肋缘下斜切口或者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肝脏及腹内脏器。测门静脉压力。安置肝脏拉构。切开脾胃韧带,于胰腺上缘缝扎脾动脉,分离胃短血管,钝性分离脾膈韧带,将脾脏托出切口外,常规切除脾脏,再测门静脉压力。左膈下脾窝仔细止血后,游离脾动脉之残端再双重结扎。游离脾静脉10 mm长,用小号Satinsky钳阻断以备吻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