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1日龄鸡气管上皮细胞包被ELISA板,用大肠杆菌单因子血清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蛋白A(PPA)-粘附ELISA,用以评价鸡源大肠肝菌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最佳条件为:用pH7.4的0.01mol/LPBS包被鸡气管上皮细胞(浓度为1010个细胞/L);用营养肉汤(NB)稀释鸡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至1012CFU/L,与鸡气管上皮细胞于37℃粘附30min;血清1:50,稀释液中NaCI的浓度为0.15mol/L.判定标准:以NB为阴性对照,P/N≥3.5,分离株对1日龄鸡具有高致病性;3.5>P/N≥2.25为中度致病性;P/N<2.25为弱致病性或非致病性菌株。试验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与动物实验比较,结果是平行的,且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可替代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中毒性消化不良的病原菌,远在1923年即由Adam氏,所指出,并按大肠杆菌对糖发酵情况的不同分为A_1——A_6六型,提出A_1和A_4型具有致病性。1945年Bray氏指出特殊血清型大肠杆菌是婴儿腹  相似文献   

3.
1984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一次关于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国际性学术会上介绍:从几个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数字表明,EPEC是流行性和散发性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因。迄今已知大肠杆菌有170余型,其中属于EPEC者有20多个血清型;但以O_(55)、O_(111)、O_(127)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1株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大肠杆菌;②针对不同宿主菌其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均发生相应变化;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此噬菌体为直径20~40nm的微球形颗粒,棱角不明显,偶见短尾;④噬菌体的抗血清K值为41.5,与f2噬菌体血清学相关度为0.38;⑤潜伏期为30~35min,裂解量为104。结论 分离所得的噬菌体是1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为直径20~40nm的圆形颗粒,其与f2噬菌体的血清相关度较低,可独立为一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卫生细菌学工作中,对食品及水源进行卫生监督,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卫生监督指示菌。大肠杆菌一般是在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后即进入肠道,并终生寄生。一般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并找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Deng(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ng,EPEC Deng)的全基因组序列特点.方法 EPEC Deng来源于我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菌株采用诊断血清鉴定血清型,通过自动细菌鉴定仪,使用微量肉汤法进行药敏试验.进一步提取细菌总DNA,构建测序文库,通过Illumina 2000仪器测序,然后利用多引物PCR等方法进行补缺口及拼接,最终获得完整的全基因组.采用相关软件获得基因序列,通过对比已知的蛋白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EPEC Deng菌株归属O119:H6,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对其余的抗菌药物均敏感.EPEC Deng基因组包含5 233 046 bp,GC含量50.48%.基因组通过注释后总共有5 347个编码蛋白序列,80个tRNA的编码基因,以及22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的操纵子.EPEC染色体基因组中含有致病岛,大小约为40Kb左右,与数据库中的一个37Kb的致病岛(AF200363.1)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达到99%.结论 完成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精细测序分析,PAI是EPEC致病的关键,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进化关系提供了基因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旋毛虫属的分类与肉类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西藏地区猪源旋毛虫地理株(iso-late)囊包大小与肌幼虫进行长度测量,观察其生殖力指数(reproductive capacity index,RCI)及冷冻耐力(freezing tolerance),并与河南猪源旋毛虫地理株进行比较。结果:旋毛虫西藏株的囊包长度、宽度、肌幼虫长度及RCI与河南株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毛虫西藏株经-18℃冻存12、24及36 h后的RCI(44.33、26.71及0.83),均明显高于河南株(3.37、1.13及0))(P<0.01),西藏株-18℃冻存48 h才完全失去感染性,而河南株-18℃冻存36 h即已失去感染性。结论:旋毛虫西藏株的形态及RCI与河南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冷冻耐力明显高于河南株。  相似文献   

8.
9.
10.
两株人成骨肉瘤克隆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克隆技术及体内移植,从自建的成骨肉瘤细胞 L T H O S(简称 S)中获得两株细胞克隆 S1 和 S2,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软琼脂克隆形成法以及裸小鼠体内成瘤试验研究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现 S1 和 S2 两株均保持人类染色体核型,所形成肿瘤显示人成骨肉瘤上皮样组织形态,其中 S1 的细胞电泳率高达1.0, S2 为0.70, S1 的群体倍增时间为22.4 h,软琼脂形成率为33.5% , S2 群体倍增时间为24.0 h,软琼脂形成率为23.1% 。裸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 S1 和 S2,发现 S1 成瘤时间短,细胞增殖快,但在4 周内两者均不发生转移;通过尾静脉注射 S1 和 S2 细胞,发现4 周时,接种 S1 细胞的裸鼠出现广泛的实验性肺转移,接种 S2 细胞的裸鼠肺部仅见几个分散的癌细胞。  相似文献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阳 《中国热带医学》2004,4(2):292-293,294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特别在发展中国家。近期研究表明,EPEC病原与宿主细胞的作用可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局限性的粘附在上皮细胞;第二阶段,产生分泌蛋白:第三个阶段,紧密粘附和受体蛋白的作用。一些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人的肠上皮细胞也靠粘附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风疹病毒济南地方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风疹病毒济南地方株,标准株G0S_(-10),疫苗株RA_(27/5)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济南地方株在BHK_(21)细胞上病复发展迅速,产生细胞融合,细胞病变初期血凝素滴度最高,冻融次数和温度可影响血凝活性,绵羊和鸽子红细胞与一日龄的鸡红细胞对风疹病毒同样敏感。  相似文献   

13.
14.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来,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已明确该菌是慢性活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感染HP后,有的发生胃炎,也有发生消化性溃疡,而也有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自198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工作,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现重点分述如  相似文献   

15.
4株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相似文献   

16.
用血凝试验对85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79例其它患者脓汁、痰液等标本,以及36例正常粪便标本中大肠杆菌株的血凝特性进行测定。发现致尿路感染大肠杆菌株的甘露糖抵抗血凝(MRHA)反应阳性率为44.7%,明显高于正常人粪便标本(阳性率2.8%)相似文献   

17.
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环境和水产品中,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伤口暴露于被污染的水环境中可引起腹泻、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疾病。在选择性TCBS培养基上培养,霍乱弧菌和溶藻弧菌因能利用蔗糖发酵呈黄色菌落,其他三种弧菌呈绿色菌落。5种重要致病性弧菌主要由肠毒素、溶血素、粘附素和铁摄取系统等致病因子共同作用而致病,尤其对于患有血清铁过量性疾病的个体,铁摄取系统将增加致病性弧菌的致病性,使感染的临床症状加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5种重要致病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为致病性弧菌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研究了人工诱导的大肠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R质粒的传递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细菌变成L型后,菌体形态、菌落特点与原型菌明显不同;从原型到G型进一步到L型其生化反应能力依次下降;L型菌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原型菌强;将原型大肠杆菌和相应的L型菌作为供体菌与大肠杆菌C_(600)Rif~r株(作为受体菌)进行耐药性R质粒传递试验,结果,两者均转移了相同的耐药性,但L型接合频率较原型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