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 someten ,PTEN )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包括细胞周期改变、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用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用RT PCR、Westernblot检测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改变 ,用MTT法检测PTE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体内实验检测其致瘤能力。结果 :RT 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AdPTEN病毒后的U87细胞PTEN表达由阴性转阳性 ,转染后对U87细胞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使细胞出现G0 ~G1期阻滞 ,并抑制其体内肿瘤生长。含PTEN的上清对内皮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 ,AdPTEN治疗组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TEN基因在体内外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具有显著的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PTEN基因转染对白血病细胞VEGF调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细胞中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1(VEGF receptor 1,VEGFR1)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PTEN、VEGF和VEGF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PTEN、VEGF、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的侵袭性.通过MTT实验及FCM法检测PTEN基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体内血管生长实验检测PTEN基因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与空载体腺病毒(Ad-GFP)相比,Ad-PTEN-GFP 转染人白血病细胞K562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被明显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同时,Ad-PTEN-GFP 转染后K562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TEN基因转染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PTEN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CAM血管生长.结论:肿瘤抑制基因PTEN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白血病细胞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负调控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以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转入野生型PTEN基因的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改变,探索PTEN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影响方式.方法构建野生型PTEN基因的pcDNA3.1 Hygro(-)真核质粒载体,并用于转染PTEN基因失活的U251细胞系,采用重组基底膜侵袭模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改变.结果转染PTEN基因可以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力.结论 PTEN基因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0引言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是1997年发现的编码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具有双重肿瘤抑制功能.此后研究发现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低表达,从而影响其肿瘤抑制功能[1-3].近年来PTEN在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PTEN蛋白可能通过其磷酸酶活性抑制多重信号转导通路,而PTEN的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PTEN基因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TEN是最近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能多途径调控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PTEN能稳定和增强肿瘤细胞间粘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扩散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以及诱导失巢凋亡,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GP  Li XY  Huang JW  Xiong L  Zhou KY 《癌症》2007,26(10):1069-1073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抑制其转移,但其机理还不甚明了.本文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野生型PTEN质粒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人乳腺癌ZR-75-1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转染后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基质粘附实验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结果:野生型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并伴有部分细胞凋亡;该细胞与未经转染的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7% vs.0%及2.7%,P<0.0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随细胞培养时间与质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与未经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vs.0%,P>0.05).在两种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中PTEN蛋白均明显表达,其中转染野生型PTEN质粒的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达65.7%和70.4%,而转染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的ZR-75-1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只有8.8%和6.9%(P<0.05).结论: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野生型PTEN基因对ZR-75-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PTEN基因诱导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侠  章翔  顾建文  郭衍  高大宽  王煊 《肿瘤》2002,22(1):29-31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对人脑胶质瘤SHG 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表达的影响 ,阐明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 PTEN基因体外转染SHG 44细胞 ,筛选阳性细胞克隆 ,以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 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 44细胞有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转染PTEN基因后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胞浆浓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表现 ;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从G1 期到S期发生抑制 ,并且在G1 期峰前出现一明显的凋亡峰 (1 2 .9% ) ;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 ;bcl 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SHG 44细胞无明显的凋亡表现。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 44细胞凋亡 ,并下调bcl 2蛋白的表达 ,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PTEN对K562细胞mTOR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的调控作用,以及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 PCR,RFQ-PCR)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xylate)干预K562细胞后BCR/ABL、PTEN、mTOR mRNA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Western 印迹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和以腺病毒为载体感染野生型PTEN(Ad-PTEN-GFP )后K562细胞PTEN、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用MTT和FCM方法检测RAPA对不同腺病毒感染组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格列卫干预K562细胞后,BCR/ABL和mTOR mRNA表达下调,PTEN mRNA表达上调;与感染Ad-GFP组相比,感染Ad-PTEN-GFP组的mTOR mRNA表达下调;Ad-PTEN-GFP感染与10 nmol/L RAPA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作用组.结论:PTEN是mTOR的上游调控基因,能够抑制mTOR的表达.RAPA与野生型PTEN一起可以协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绿原酸类物质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诱导凋亡、抑制细胞生长等途径产生抗癌作用,Notch信号通路与人类许多肿瘤都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绿原酸通过Notch1信号通路控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以及Notch1靶向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绿原酸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绿原酸对A549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建立A549细胞的裸鼠荷瘤模型;测量肿瘤大小和重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绿原酸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A549细胞凋亡,增加细胞G2期/M期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并且呈现剂量依赖趋势.在A549细胞的裸鼠荷瘤模型中,实验组肿瘤大小和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Notch1、VEGF、Delta4、HES1、HEY1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Notch1蛋白明显减少,PTEN、p-PTEN、p-AKT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动物水平,绿原酸可能通过Notch1信号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少VEGF的表达,下调Delta 4水平,从而抑制Notch1信号通路的活化.Notch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PTEN与PI3K/AKT通路存在交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Notch1基因在淋巴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43例淋巴细胞肿瘤患者(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otch1基因表达水平,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公式2-ΔCt×100%计算Notch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T细胞肿瘤组(中位数0.897%)与B细胞肿瘤组(中位数0.726%)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基因表达均比健康对照组(中位数0.288%)明显上升(P<0. 01,P<0. 01)。T细胞肿瘤组Notch1基因表达水平与B细胞肿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五种类型淋巴细胞肿瘤Notch1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其中以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最高,其次是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的Notch1基因表达水平最低。结论 异常高表达的Notch1基因可能与参与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结果为靶向抑制Notch1的基因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肿瘤相关基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抑癌基因被发现.PTEN[1](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为1997年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一经发现就受到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随后的研究证实PTEN在许多肿瘤中均存在突变和/或缺失.目前PTEN已成为肿瘤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腺病毒介导PTEN基因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包括细胞周期改变、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用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试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改变,用MTT法检测PTE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体内实验检测其致瘤能力。结果: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AdPTEN病毒后的U87细胞PTEN表达由阴性转阳性,转染后对U87细胞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并抑制其体内肿瘤生长。含PTEN的上清对内皮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AdPTEN治疗组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TEN基因在体内外对人脑胶质瘤细胞L187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显著的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抑制基因PTEN是1997年由三个研究小组发现,现统称为PTEN。PTEN包括N端、C2区域和C端区域。其主要结构功能区位于N端,编码的蛋白与张力蛋白、辅助蛋白同源,参与细胞生长及肿瘤细胞浸润、血管发生及肿瘤转移的调节;并具有磷酸酶活性,参与细胞调控。PTEN的C端可调节PTEN稳定性和酶活性。其C2区域参与正确定位PTEN的催化结构域。PTEN可通过三磷脂酰肌醇激酶途径调节细胞周期;通过FAK途径抑制细胞的浸润、转移;通过蛋白激酶途径参与细胞转化和细胞周期调控。许多原发性肿瘤中都有PTEN缺失,但早期便发生完全缺失的只有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其余病例中的完全失活发生在肿瘤后期,所以PTEN基因的缺失被认为是恶变过程中的后期事件。PTEN突变中有1/3是与以常染色体为主的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PTEN-PI3K/AK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TE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产物PTEN蛋白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和蛋白磷酸酶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存信号通路。实验证实PTEN主要是通过其脂质磷酸酶活性作用于PI3K的下游靶分子PIP3从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其抑癌作用,故有学者将它们称为PTEN-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本文中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节、细胞迁移与侵袭、血管形成、肿瘤耐药、肿瘤免疫逃逸等多个角度综述了PTEN-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PTEN基因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TEN是最近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能多途径调控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PTEN能稳定和增强肿瘤细胞间粘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扩散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以及诱导失巢凋亡,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转PTEN 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PTEN基因转染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人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 cDNA通过脂质体导入结肠癌细胞LoVo中,并用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PTEN mRNA和蛋白质表达.用流式细胞仪、DNA梯形带和MTT法分析5-Fu对转染前后LoVo细胞抑制周期和诱导凋亡的能力. 结果 转染野生型PTEN基因可明显增强结肠癌LoVo细胞的PTEN表达,5-Fu对转染后的LoVo细胞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明显增强.突变型在结肠癌细胞LoVo中有表达但无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转染的PTEN基因可显著上调结肠癌LoVo细胞的PTEN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联合应用PTEN基因转染和5-Fu可获得协同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PTEN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 XY  Shi YF  Li JQ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5):275-278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腺病毒载体(Ad-PTEN)将人野生型PrENcDNA导入Ishikawa细胞,观察外源性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PTEN蛋白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PTEN蛋白是否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Ishikawa细胞的作用。结果 Ad-PTEN感染IsHikaWa细胞后1d,即可见PTEN蛋白表达;第3天时,表达明显增强,并能持续表达10d。感染后的IshikaWa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PTEN还能明显抑制IGF-Ⅱ诱导的Ishikawa细胞生长。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导入能诱导Ishikawa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提示野生型PTEN基因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Bmi-1(B-cell specific moloneymurine leukemiavirus insertion site 1)基因是多梳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通过调控INK4a/ARF位点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衰老。本研究旨在探讨Bmi-1-siRNA对具有INK4a/ARF位点的肺腺癌SPC-A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本实验选用已确定有效的siRNA序列进行病毒包装,构建反转录病毒si-Bmi-1 pSUPERretro-neo,然后感染到SPC-A1细胞中,建立稳定表达Bmi-1-siRNA的肺癌细胞株。②利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分析Bmi-1基因在Bmi-1-siRNA转染后SPC-A1细胞中表达情况。③利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实验,分析Bmi-1-siRNA对SPC-A1细胞体内外增殖能力的影响。④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PC-A1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⑤利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增殖通路相关分子:p16INK4a、p53、Cyclin D1、PTEN和Ser473p-Akt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反转录病毒介导的Bmi-1-siRNA被转染后,有效抑制了SPC-A1细胞中Bmi-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抑制了SPC-A1细胞的体内外增殖能力(P<0.01),并使转染组细胞阻滞在G1期[(64.6±1.2)%,P<0.05]。沉默Bmi-1基因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p16INK4a、p53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yclin D1和Ser473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1),PTEN表达水平上调(P<0.01)。用PTEN抑制剂处理转染组细胞后,Bmi-1和Ser473p-Akt蛋白表达得以重塑。结论:Bmi-1-siRNA通过将肺腺癌SPC-A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不依赖于p16INK4a来调控Cyclin D1的表达,进而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关于早期生长反应-1(Egr-1)基因在肿瘤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Egr-1基因、肿瘤、放射治疗、细胞凋亡”为关键词,检索1993-01-2012-03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691篇,中文文献129篇.纳入标准:1)Egr-1基因的结构;2)Egr-1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3)Egr-1基因对肿瘤的作用;4)Egr-1基因与放射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41篇.结果:Egr-1基因的表达存在于绝大多数的肿瘤中,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肿瘤细胞放射后可诱导Egr-1基因表达,并可引起下游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放射后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结论:Egr-1基因在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不断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治疗尤其是放疗提供更多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