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11例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早期重症患者(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出血热特异性抗体阳性)用免疫血清治疗(从病程15—25天的出血热恢复期患者分离而来),免疫血清10ml 肌肉注射。并用11例入院病日及病情相似的出血热早期患者作对照。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结果:治疗组11例患者中1天内退热者10例(90%),平均退热时间为15.6小时。面对照组于1天内退热者仅5例(45%),平均退热时间49小时。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尿蛋白平均消失时间治疗组为4.5天,而对照组为11天(P<0.01)。发热期入院患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本文20例,男15例、女5例.农民13例,农村学生5例,职工2例(常居住在当地农村).发病年龄在11~64岁之间,20~50岁之间14例.发热期入院者11例,低血压休克期入院者7例,少尿期入院者2例.临床分型按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座谈会制定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标准,轻型4例,中型9例,重型5例,危重型2例.治疗方法一、降温:发热期病人,体温超过40℃者,用少量退热剂.40℃以下者,均用物理降温,如头枕冷水枕,温水或酒精擦浴等,尽量不用退热剂,以免出汗过多诱发休克.  相似文献   

3.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自1973年起至1977年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环磷酰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共59例,并对本病发病原理和免疫反应的关系进行了观察。59例中30例作了免疫球蛋白(包括 IgG、IgM、IgA)测定,29例作了补体(包括总补体和 C_3)测定,37例作了淋巴母细胞转化率(以下简称淋转)测定。以上检查于环磷酰胺治疗前、疗程结束后一天和以后各病期分别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于1980~1981年对93例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病人在支持疗法基础上,早期给予利尿治疗。其疗效分析如下。一、利尿治疗原则(1)凡发热期病人;(2)血压正常、脉压大于26毫米汞住在12小时以上;(3)无论尿量多少;(4)第一剂量用后,视病人尿量多少而调整。二、利尿药物使用方法与剂量首剂速尿20~40毫克加入50%葡萄糖液40~80毫升,静脉缓推。以后用量和间隔时间依尿量酌定。使日尿量保持在1000~1500毫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 (EHF)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于 1996年 2月~ 2 0 0 1年 8月采用干扰素(IFN)治疗EHF6 0例 ,并设对照组治疗 30例 ,经临床观察证实 ,干扰素治疗EHF确有较好疗效 ,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90例 ,符合 1985年 11月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和分型标准。且测得EHFIgM阳性 (ELISH法 )。随机分为2组 ,干扰素治疗组 6 0例 ,男 4 4例 ,女 16例 ;年龄16~ 6 8岁 ,平均 36 .4岁 ;临床分型 :轻型 2 6例(43.3% ) ,中型 2 0例 (33.3% ) ,重型 6例 (10 %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病毒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持效疗法。我院自1987年10月-1988年5月选用抗病毒药物人白缅胞干扰素(IF)治疗本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观察刘锦堂,荆培棠,王加艾,薛桂芹,王培珍(临沂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马建民(临沂医专传染病学教研室)关键词出血热.流行性;病毒唑为进一步观察病毒哇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初期的疗效.本文以病毒华治疗EHF发热期病人44例,总...  相似文献   

9.
<正>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一种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患者死亡率较高。为了提高本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们于1979年至1981年初应用植物血凝素(PHA)治疗了68侧出血热患者,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于1985年~1988年应用联合抗过敏疗法对9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将临床效果小结如下。材料和方法1985年9月~1988年底我们共收治EHF 患者381例,按1984年全国EHF 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将5病日内入院,体温高于  相似文献   

11.
12.
抗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观察史绍山1孙瑞芳2全举玲11993~1995年,我们应用病毒唑、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152例,疗效满意,现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52例,男9...  相似文献   

13.
总结猪胸腺素组分5(PThF_5)治疗3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效果,发现该药在改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肾脏损害等方面有一定疗效,与同期收治的对照组相比,全身症状好转时间及尿蛋白的消失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胸腺素的作用机制做了探讨,初步认为 PThF_5主要刺激功能低下的 T 细胞来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恢复。该药来源丰富,价格较便宜,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科1989~1991年间收治发热期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294例,分病毒唑治疗组(174例)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均为单纯发热期EHF病人,并经特异性IgM确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入院病日、分期分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1月~1986年3月,我们选用国产病毒唑(Ribavirin)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3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皆符合“1981年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且属于病程在5天  相似文献   

16.
17.
18.
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已有报道,特别是病毒唑治疗出血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我们于1987~1992年间对34例处于发热期间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用病毒唑治疗,现将给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1995年2月—1998年9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共165例,均选择处于发热期的患者。诊断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