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感温热之邪多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阶段逐层深入,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轻清宣透法"因势利导逐层托透温邪,再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性分而治之。卫分疏散表邪,气分透邪外解,营分透热转气,血分托邪外达,总以"轻清宣透法"贯彻始终。宣透邪气,疏畅气机,使邪有出路,契合温病的病机特点,故而贯穿温病证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透热转气”作为温病邪在营分的治疗大法,自叶天士提出之后,后世颇为光大,但多称“透热转气”是透营分之热邪,转入气分而解。究竟如何透热转气?笔者体会,透热转气的目的是使营分之邪外出,自气分而疏散。然该法的具体运用,则是通过疏散邪气、调畅气机而实现的。“透热转气”之法,所透者,  相似文献   

3.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笔者之前认为透热转气主要为将热邪透散于外,因此,宣发透散热邪应该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关键。近日阅读李士懋、田淑霄的《平脉辨证相濡医论》一书,读到"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一文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解释为"透热转气之关键,务在祛其壅塞,展布气机,使营热透转气分而解",引发了对透热转气相关问题的疑问与思考:营分证属于无形邪热,是否可以直接透散热邪?透热转气与祛壅滞、展气机有什么关系?营分证到底有没有痰湿、食积、瘀血、热结等有形邪气的阻遏?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各家观点加深了对"透热转气"内涵的认识:透散热邪是治疗营分证之透热转气,甚至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辛凉透散、利湿、泻下等手段;使温热邪气透转气分甚至是卫分是治疗营分证,乃至治疗温热病的目的,道路包括腠理(随汗而出)、前阴(随小便而出)、后阴(随大便而出)等与外相通之门户;同时祛除阻滞气机的相兼邪气在治疗营分证,甚至整个温热病治疗的过程中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邪气包括瘀、湿、痰等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5.
"透热转气"之法是治疗营分热证的经典方法,由叶天士提出。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收录清营汤,方中金银花、连翘、淡竹叶三药形成的清热解毒、透邪外达的作用被称为"透热转气",从而达到使气机宣畅,营内之邪热外透到气分而解,如此则能扭转病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后世应用颇为广泛,为临床治疗温病及相关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透热转气"指在营分证中应用清营热、养营阴的同时,配以药物解除气营之间的障碍,将脉中之温邪透达至脉外,使营热外达。"透热转气"法是营分证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温邪初入营分证。"透热转气"法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辨热型,分门别类;畅通道路,邪有出路;兼夹之邪,临证加减等。  相似文献   

7.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8.
"透热转气"的本质并不是用宣散透发的药物使营热透出气分,而是要解除阻止营热外达的障碍,使营热转出气分。若障碍在营分,营热壅遏则治以滋养营阴,使胶着之营热得以周流而顺势外透于气分。若障碍同时在气分且有气热迫营之势,则先清解气热,辅以滋阴凉营;若迫营之气热郁遏较甚,则清气的同时宣畅气分气机,最后清解转入气分之热。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等药质地轻清,既可清气热又能宣气机,能在清气时防止凉遏气机而非"透营热于气分",故在清气热时应少用黄连等苦寒之药。  相似文献   

9.
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牧 《吉林中医药》2009,29(8):702-703
多种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热伤营阴、热伤血络证,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中运用可取得良好疗效。“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治疗营分证可以使用宣散透邪之品,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外解。清营汤是该治法的代表方,方中诸药相配,共奏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之效。  相似文献   

10.
有气机不通的病证包括温病在内,都可以应用透热转气法。时时顾及宣透通达之机,使疾病朝着顺证或是易解的方向发展,使邪气有消散的出路,气机有通达的道路,不唯营分,不唯温病,皆有应用之机;不可过用耗伤正气,用量宜小,宜用轻宣之剂,以能透邪为度。通过透邪不使邪气内陷或进一步发展,截断其发展规律,先证而治,是透热转气的妙用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透营转气"首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其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邪入营分时的治疗原则。热邪虽入营分,在清营养阴药中,加入升达、直透或通下之品,排除阻碍,宣畅气机,即是"透营转气"的实质,简单说就是给热邪找出路。《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说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总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含义及应用,为"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温热论》《温病条辨》相关条文,分析"透热转气法"的内涵及用药特点,系统总结"透热转气法"在温病营分热灼营阴和热闭心包证中的应用。结果:"透热转气"即使入营之热得以外透,是在清营养阴和有针对性地祛除阻止营热外达的病理因素基础上实现的;"透热转气"的常用方剂有清营汤、清宫汤、凉开三宝等,同时要依据不同兼证辨证论治;营热外透的标准主要为神志转清、舌质由绛变红、出现舌苔。结论:本文初步构建了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模式及思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透热转气”,首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是温病热入营分证的治疗大法。由于后世医家对此认识颇不一致,影响对该法的正确理解。笔者认为,“透热转气”法的含义与用药,体现在清透营热、清泄气热、清利小肠三方面。一、清透营热。热入营分,首以清透营热为要。因营分介于气分、血分之间,营分邪热的出路在于外透气分而解,若清营过于苦寒凉遏,不仅有伤阴之  相似文献   

14.
议温病透热转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博  牛阳 《江西中医药》2010,41(1):11-12
作为温病辨证依据的卫、气、营、血四个概念来源于《黄帝内经》,叶天士引伸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说明温病的受邪部位和传变规律。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及吴鞠通在清营汤、清宫汤中对辛凉质轻、透热转气之品如银花、连翘、竹叶的具体运用,对后世启发很大。温病热入营分,除运用清营养阴为主治疗外,尚须加入透热之品,以求病邪转出气分,即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营热炽盛、阴液亏耗是营分证的主要病变机制,证见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脉细数。对于营分证治疗,在清营养阴药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开达、宣透或通下之品,使邪有出路,有助于邪热透达。因不同病机变化所导致的兼证,注重配合相关治法治疗。透热转气虽为外感病在营分阶段的基本治疗大法,某些内伤杂病若出现与营分证相似的病机变化,也可使用此法或相近治法,而不必拘泥外感内伤之别。  相似文献   

15.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相似文献   

16.
<正> “透热转气”一语,首见于叶天士《温热论》,长期以来作为邪入营分的治疗大法。后世又有“清营泄热”、“清营透热”、“清气凉营”等说法。怎样理解“透热转气”呢? 一、运用“透热转气”法的指征:运用“透热转气”法当是指温邪初入营分。透热转气能宣畅气机,排除障碍,一使邪有出路。另一方面,邪初入营,肝血肾精伤损不甚,正气尚有驱邪外出之势,透热转气则有利于扭转病机,使之由营转气。如果患者已见舌质红绛,心烦,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惊厥抽搐等一派热陷心包或热伤阴液证,其实质已接近血分证,再强调透热转气,则证重药轻,不但无效,每致误事。由营转气的标志,则以舌质由绛转红,舌苔始  相似文献   

17.
从卫气营血4个方面探讨"宣透郁热"法在温病辨证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仍需宣畅气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的各个病理阶段皆然,需疏散郁结以达到气机的调畅,用药上重视风药的应用。郁热需治以宣达,风药不独解表,更因其辛温行散之力宣阳疏透、调畅气机,给邪以出路,能发郁热。清热养阴是温病的治疗大法,但针对温病"阳热怫郁"的特点,宣透郁热、透邪外出的应用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朱平  张学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66-1667
透法在温病的治疗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上多在温病的营分证中强调透法的使用 ,即所谓的“透热转气”。但是通过对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方药与治法的深入探求 ,我们发现 ,透法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治疗的始终 ,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透法是其主要的治法 ,包括透营达邪、清营透热、开窍醒神等许多具体的治法。这些治法是针对营分证热灼营阴、扰乱心神病机而设。而体现营分证透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当首推清营汤与凉开三宝。  相似文献   

19.
朱平  张学霞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66-1667
透法在温病的治疗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上多在温病的营分证中强调透法的使用,即所谓的“透热转气”。但是通过对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方药与治法的深入探求,我们发现,透法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治疗的始终,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透法是其主要的治法,包括透营达邪、清营透热、开窍醒神等许多具体的治法。这些治法是针对营分证热灼营阴、扰乱心神病机而设。而体现营分证透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当首推清营汤与凉开三宝。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合相关文献探讨“透热转气”的本质,其本质在于宣畅气机,通过清营泄热、宣达郁闭、消除气营阻滞,从而将郁热通达于体,消散于外。近年来医家对“透热转气”研究不断深化,其宣畅气机、予邪以出路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着“透热转气”之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