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持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205-1208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中药组应用养阴益气中药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失眠)、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动态心电图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低热、心烦、便秘),降低心肌酶(AST、,LDH,CK,CK-MB)和纠正心电图的异常表现方面,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0.0 1)。在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也发现,对于心悸、胸闷、胸痛、乏力和便秘的积分,中药组较西药组有明显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症状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总体证候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对血清心肌酶(LDH,CK)的保护性降低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但在心电图的疗效评价上,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益气组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肌泰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心肌泰胶囊及辅酶Ql0胶囊等,观察两组总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咽痛、发热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肌泰胶囊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0%;2组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学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口服天王补心丸,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血清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在改善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改善患者血清心肌酶和主要临床症状如胸闷、心悸、乏力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动态心电图(Holter)早搏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法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乏力、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黄芪注射液治疗31例病毒性心肌炎,与营养心肌药物治疗的2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对心悸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胸闷、胸痛、早搏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对乏力症的改善与对照组无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自拟安神定悸汤联合盐酸胺碘酮对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安神定悸汤联合盐酸胺碘酮,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胺碘酮。观察2组疗效及中医证候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悸、口唇发绀、惊惕易醒、舌淡暗脉结代症状均有所改善(P均0.05),但2组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胸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胸闷胸痛症状也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气短乏力症状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气短乏力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神定悸汤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有较好疗效,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且不易出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永  王雪艳  杜清茂 《河北中医》2012,34(6):823-824,95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予西医常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水平和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7%,对照组总有效率4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症状,CK-MB、AST、LDH含量水平及LVEF变化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增强心脏功能,降低CK-MB、AST、LDH含量,改善胸闷、胸痛、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口服,观察心功能分级及心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芪参益气滴丸组改善心功能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闷、喘促、心悸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是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观察益气养阴方(黄芪、太子参、生地黄、麦门冬、茯苓、丹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设治疗组(益气养阴方)30例,对照组(生脉饮)30例,疗程4周,作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36%,P<0.01;症侯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对照组为44%,P<0.05;尤其对胸闷、胸痛、心悸的症状改善,治疗组分别为69%、79%、64%,对照组为45%、44%、40%。提示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评分均明显减小,观察组患者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心悸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改善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西医联合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胸痹条件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3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5%显著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76.8%,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心悸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胸痹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清热利湿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9%)显著低于观察组(91.3%),而不良反应发生率(23.9%)显著高于观察组(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悸乏力及胸闷心痛等症状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荣片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心荣片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肌钙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0%,对照组治愈率为42.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肌钙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荣片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肯定,并能明显改善心肌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翠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72-2273
目的:观察芩葫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芩葫胶囊口服,同时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芩葫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凉血清热法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选用魏执真教授自拟清凉滋补调脉汤,对照组予胺碘酮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口干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中医症状总积分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及口干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凉滋补调脉汤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凯  王淑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78-11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ATP、辅酶A、维生素C、氯化钾针等,连续用药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四参复脉汤口服。两组均以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脉、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抗病毒、吸氧等对症处理,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每日1次,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化验指标(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8%,明显大于观察组的67.3%(P〈0.05),观察组治疗后化验指标(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9%明显大于观察组的69.4%(P〈0.05)。结论:生脉、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对双心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及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在改善双心疾病诸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疲倦乏力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改善双心疾病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牛磺酸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牛磺酸和辅酶Q1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及胸闷、胸痛、心悸的消失率(86%)显著高于对照组(65%和69%),治疗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牛磺酸联合辅酶Q10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