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阐明吴茱萸的化学拆分组分与抗胃溃疡作用的关系,为阐明吴茱萸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应激型胃溃疡实验、幽门结扎胃溃疡实验考察了吴茱萸水煎液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醇沉组分均能降低应激型胃溃疡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化学拆分组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均能降低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化学拆分组分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水煎液、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能降低大鼠胃液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胃酸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物碱2组分可降低胃酸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具有较明显抗胃溃疡作用,物质基础为挥发油、吴茱萸内酯、醇沉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与止泻、止呕作用的关系,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豚鼠离体回肠作用实验、家鸽止呕实验考察了吴茱萸水煎液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的止泻、止呕作用。结果:吴茱萸水煎液、吴茱萸内酯组分、生物碱2组分及95%乙醇洗脱组分有止泻作用(P<0.05);吴茱萸水煎液及生物碱2组分有止呕作用(P<0.05)。结论:吴茱萸具有一定止泻、止呕作用,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中的吴茱萸内酯组分、生物碱2组分及95%乙醇洗脱组分是其发挥止泻、止呕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并进一步考察吴茱萸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醋酸扭体法所致疼痛的影响。结果:将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为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各实验组给药后,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碱1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且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尽量保持原型;吴茱萸具有一定镇痛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1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麻黄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麻黄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解热作用,为阐明麻黄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大孔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建立麻黄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并进一步考察麻黄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干酵母致热作用的影响。结果:将麻黄性味物质基础拆分为挥发油组分、生物碱组分、多糖组分和酚酸组分;水煎液组、生物碱组、挥发油组及酚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解热作用(P〈0.05),多糖组解热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文章建立的麻黄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且尽量保持原型状态;麻黄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及酚酸组分。多糖组分无解热作用,应该与生物碱组分等分属于不同性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阐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性味物质基础的同时,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相关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及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等药理学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洋金花不同化学拆分组分治疗银屑病作用,并应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性味归属。结果:洋金花水煎液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及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生物碱组分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的作用。结论: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性味物质基础为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根据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初步判定,其性味为苦凉(寒)。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辛温"发汗、利水作用的关系,为开展麻黄性味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进而为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验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着色法、组织形态学观察法和代谢笼法观察麻黄水煎液及全部化学拆分组分(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的发汗和利水作用。结果:水煎液组、生物碱组的发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糖组、挥发油组和酚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1、3小时尿量,水煎液组、生物碱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显著的利尿作用,多糖组、挥发油组、酚酸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麻黄具有较明显发汗作用和显著的利尿作用,并是其"味辛性温"的功能体现,物质基础为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中的生物碱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及验证方法,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柱色谱,UPLC-MS,GC-MS等方法与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枳壳性味药效物质基础的拆分与验证。此外,建立阿托品、新斯的明诱导的小鼠胃肠功能模型,通过检测胃排空情况及小肠推进率,考察枳壳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小鼠胃肠功能作用的影响。结果:枳壳水煎液共拆分成生物碱、挥发油、多糖及黄酮4个组分,且组分之间拆分明确,化学成分互不交叉。对于正常小鼠,挥发油组和生物碱组的胃酚红残留率明显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1);对于阿托品所致的胃肠功能抑制小鼠,枳壳水煎液组、挥发油组分组和生物碱组分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P0.01);枳壳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对新斯的明所致胃肠运动亢进无拮抗作用。结论:枳壳促进胃肠功能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及挥发油组分,同时二者也为枳壳"辛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阐明洋金花性味辛温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和中药性味的可拆分、可组合性研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洋金花的化学成分,组合应用多种色谱法及溶剂法等,建立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性味功效相关的止咳、平喘、镇痛、解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洋金花性味辛温评价系统,对洋金花及其不同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归属进行研究。结果:将洋金花中的化学成分拆分为生物碱组分和非生物碱组分;各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证明,洋金花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具有止咳、平喘、镇痛、解痉的作用,非生物碱组分不具有此类作用。结论:本文建立的洋金花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洋金花性味辛温的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即生物碱组分具有辛温的药性;非生物碱组分的性味与洋金花的传统药性不同,其性味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艳宏  王秋红  夏永刚  匡海学 《中成药》2011,33(12):2044-2047
目的通过研究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免疫抑制作用的关系,寻找麻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的对应关系。方法考察了麻黄水煎液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对正常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及免疫器官及对补体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挥发油组和多糖组对绵羊红细胞所致溶血素生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水煎液组、挥发油组和多糖组对正常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α值差异显著(P<0.05);水煎液、多糖组分、酚酸组分具有补体抑制作用。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对脾脏指数、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系数α及补体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麻黄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味苦性凉(寒)"的功能体现,物质基础为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中的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阐明洋金花化学拆分组分的药性归属,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洋金花水煎液组,生物碱组分高、低剂量组,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高、低剂量组。各组分别ig给药,正常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0 d。观察洋金花及其化学拆分组分对植物神经系统相关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唾液分泌量、体温指标的影响,作为洋金花药性评价系统的一部分,对洋金花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药性做进一步评价。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洋金花及生物碱组分明显使小鼠心率增加、大鼠呼吸频率加快、大鼠动脉平均血压升高、小鼠唾液分泌抑制、大鼠体温升高(P0.05,P0.01)。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可促进小鼠唾液分泌,对小鼠心率减少、大鼠呼吸频率减缓有一定作用趋势(P0.05,P0.01),对大鼠动脉平均血压和体温无明显作用。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与生物碱组分比较,对小鼠心率,大鼠呼吸频率、大鼠动脉平均血压、小鼠唾液分泌量、大鼠体温影响有一定差异或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洋金花及生物碱组分药性为温,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与生物碱组分药性不同,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可判定其药性为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明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辛宣苦泄"平喘作用的关系,为开展麻黄性味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乙酰胆碱-0.1%组胺引喘法,考察分别按人临床给药剂量和豚鼠等效剂量折算ig给药水煎液组(775 mg.kg-1)、生物碱组(7.8 mg.kg-1)、挥发油组(3.87×10-4 mL.kg-1)、多糖组(45.6 mg.kg-1)、酚酸组(36.4 mg.kg-1)、生物碱+多糖组(7.8 mg.kg-1+45.6 mg.kg-1)、空白对照组后,对豚鼠变态性哮喘模型抽搐潜伏期的影响;制备豚鼠气管螺旋条标本,通过观察其张力变化考察水煎液组(6.48g.L-1)、生物碱组(0.06 g.L-1)、挥发油组(0.03×10-5 mL.L-1)、多糖组(0.38 g.L-1)、酚酸组(0.30 g.L-1)对组织胺和乙酰胆碱所致痉挛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麻黄水煎液、生物碱组、多糖组对药物所致豚鼠变态性哮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生物碱组、多糖组与水煎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按原比例配伍后,与水煎液组差异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对正常离体豚鼠气管条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煎液、生物碱组、酚酸组和挥发油组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状态气管条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水煎液及生物碱组对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状态气管条的影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平喘作用,物质基础主要为生物碱组分和多糖组分,此外可能还有挥发油组分、酚酸组分。并且生物碱组分平喘的作用机制有可能与多糖组分不同,可能分别是其"辛味"、"苦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枳壳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枳壳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药味归属,阐明药味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与枳壳性味功效相关的现代药理学实验(抗胃溃疡作用、镇痛、平喘化痰、利胆和健脾等)及其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评价体系,对枳壳各化学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枳壳黄酮与多糖组分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黄酮组分能显著升高胆汁酸含量、降低胆红素和胆固醇含量;多糖组分可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挥发油与生物碱组分具有显著的镇痛、平喘和化痰作用。结论枳壳酸味物质基础为黄酮组分;辛味物质基础为挥发油与生物碱组分;苦味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川牛膝化学拆分组分,并研究川牛膝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水煎煮、醇沉、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技术的联合应用,将川牛膝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拆分为成分之间互不交叉的以下几部分:多糖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甾酮组分和脂肪油组分,对其进行化学特征研究并运用HPLC对各化学拆分组分进行互不交叉性研究。考察川牛膝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结果:建立的川牛膝化学成分拆分方法可行、稳定且重复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川牛膝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结论: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和甾酮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桑白皮水煎液及化学拆分组分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氨水诱咳法观察止咳作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祛痰作用;组胺与乙酰胆碱引喘法观察平喘作用;离体气管法观察解痉挛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桑白皮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提高解痉率,以中剂量效果最好。各化学拆分组分与空白组相比,桑白皮30%、50%乙醇组分能明显减少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P<0.05或P<0.01),30%乙醇组分、脂肪油组分能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P<0.05或P<0.01),此外,30%乙醇组分能使气管收缩幅度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的解痉挛作用。结论:桑白皮水煎液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有效部位为30%乙醇组分,用量相当于中剂量的1/3,其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最为显著,与水煎液中剂量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采用与牵牛子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化痰、泻下通便、兴奋子宫、抗炎、免疫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牵牛子性味药理学评价系统,对牵牛子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阐明中药药味物质基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牵牛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增加尿量、化痰、增加大肠推进率作用,其中多糖组分作用极为显著。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免疫增强、兴奋子宫作用,其中酚酸组分大多作用极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成2类进行分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为一类,主要与利尿、增加大鼠大肠推进率、化痰有关;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为一类,主要对增加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增强免疫、兴奋子宫有关。结论: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的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归属:牵牛子不是单药味中药,而是具有苦味和辛味的复合药味中药;牵牛子的苦味、辛味是可拆分的;牵牛子的利尿、增加大肠推进率、化痰作用可能是其苦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促进胃、小肠蠕动、抗炎、免疫增强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是其辛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桑白皮的利尿作用及发挥利尿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大鼠代谢笼法,首先观察桑白皮水煎液的利尿作用,连续给药5天,筛选出发挥利尿作用的最佳剂量,并用苦味酸法检测给药5天后血清和尿液中肌酐的含量;进而研究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的利尿作用,确定桑白皮发挥利尿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桑白皮水煎液给药第3—5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尿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中剂量利尿效果最为显著(P<0.01);桑白皮水煎液对血肌酐、尿肌酐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各化学拆分组分利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乙醇组分和脂肪油组分利尿作用最好(P<0.01)。结论:桑白皮水煎液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且发挥利尿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集中在30%乙醇组分和脂肪油组分。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疏毛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疏毛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水仙苷(narcissin)(Ⅰ)、异鼠李素-3-O-半乳糖苷(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Ⅱ)、金丝桃苷(hyperoside)(Ⅲ)、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Ⅳ)、紫丁香苷(syringoside)(Ⅴ)、β-谷甾醇(Ⅵ)、去氢柠檬苦素(dehydrolimonin)(Ⅶ)。结论:吴茱萸苦味拆分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的物质基础有黄酮、柠檬苦素类等成分。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茯苓性味组分的拆分方法。方法:将有机溶剂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等多种分离方法联合应用,对茯苓水煎液按其性味组分进行拆分。结果:茯苓水煎液被拆分成石油醚萃取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大孔吸附树脂水洗组分、大孔吸附树脂醇洗组分和大分子组分,建立各组分的指纹图谱,并对各组分进行表征。结论:石油醚萃取组分主要为脂溶性成分,乙酸乙酯组分主要为三萜类成分,大孔吸附树脂水洗组分主要为小分子糖类等成分,大孔吸附树脂醇洗组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成分,大分子物质主要为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桑白皮水煎液及各化学拆分组分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70 mg ?kg-1),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检测体质量、饮水量、饮食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光镜观察肝脏、胰腺病理形态。结果:桑白皮水煎液高剂量组能增加Ⅰ型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饮水量、饮食量,并能不同程度地降低FBG、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升高C肽、HDL-c水平(P<0.05或P<0.01)。桑白皮30%乙醇组分及脂肪油组分给药量约为桑白皮水煎液的1/2和1/4时,均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脂紊乱状况,修复肝脏细胞,改善肝脏组织损伤,且作用优于桑白皮水煎液。结论:桑白皮水煎液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其有效部位为30%乙醇组分和脂肪油组分,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紊乱,保护肝脏结构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西南民间药苦丁茶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西南民间药苦丁茶的挥发油及水煎液进行抗炎作用研究。方法:用小鼠观察苦丁茶的挥发油及水煎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苦丁茶的挥发油及水煎液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苦丁茶的挥发油及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