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9例服用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9例心可舒颗粒与辛伐他汀片联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为53.0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脏B超改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颗粒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正常西医疗法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气化瘀、疏肝健脾的中药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超、CT、肝功生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C及TG平均水平趋于正常;B超及CT检查亦显示其肝脏形态结构大多数逐渐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机理研究、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针刺疗法机制、普通针刺、电针治疗、针药结合、穴位埋线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进展,展现了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及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5.
壳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胜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56-57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无过量饮酒史(酒精摄入量〈20g/d)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病理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NAFLD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肝病。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NAFLD的治疗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壳脂胶囊治疗NAFL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存在脂肪肝。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认为是引起隐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慈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5):1315-1315,13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在2003年~2006年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探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35例酒精性脂肪肝及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几乎均为男性,其肥胖(22.9%),2型糖尿病(17.1%),高脂血症(14.3%)和高血压的发病率(11.4%)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60.3%,55.9%,66.2%和52.9%)。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酒精性脂肪肝好发于男性,肥胖、2型搪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其肝功能损害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彭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61-16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肝细胞脂肪变,伴或不伴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为特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沙棘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予以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沙棘胶囊,每次1.5 g,3次/d,连服90 d;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口服。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肝功能、肝脾CT比值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透明质酸、肝脾CT比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沙棘胶囊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ALT和肝脾CT比值水平,且不会导致肾功能和血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期间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LT,GGT,TG,TC等各项指标对比,分析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1%,两者对降低患者的血船、血清转氨酶均有明显的作用,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9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肝内脂肪减少,肝大回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1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肝得健磷脂酰胆碱、必需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洛伐他汀胶囊治疗,并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制中药降脂活血片治疗。观察两组临疗效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血脂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高,由此而形成的相关性肝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001~2004年,我们在患者戒酒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8例,并与西医治疗4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辨证分型论治、专方或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但临床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证型分类标准不统一,缺乏大样本的观察与对照,远期疗效观察较少。在今后的临床观察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辨证分型标准,结合现代客观指标,确定疗效评价标准,开展临床多中心、大样本、多方案的临床研究,提高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重、影像学变化,检测肝功能与血脂(TG、TC、LDL)的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3.9%,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血脂含量下降,肥胖者体重得到有效控制,影像图也显示肝脏有质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煎中药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肝功能,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9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水平及B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肝内脂肪减少,肝大回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93.26%)明显高于对照组(42.1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3月以针刺联合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合计81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总有效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单纯药物,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少、质量等级不高,今后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高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