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修的大型综合性方书,其认为腰脚湿痹是"风湿冷三气相攻而成也。气胜则通行流转,不为留滞。风湿冷气胜,则住于腰脚。是为湿痹。……风湿痹,冬多中人血脉腠理,则为诸风矣。本由外风邪,入于经络气俞也。"脚腰痛是"由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疼痛。"《太平圣惠方·食治腰脚疼痛诸方》认为"宜以食治之也",《太平圣惠方》所载食治腰脚疼痛诸方中,除了针对病证风、寒、湿的药物外,还运用米、面等与其相伍,如梅实仁粥方、豉酒方、婆罗粥方等方剂,这是借米、面之力调护脾胃,另有引风湿之药入脾经四肢之效。可见注意脾胃的调理,是提高治疗风寒湿痹疗效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太平圣惠方》是一部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大型方书,书中有关肝气虚证的记载较多。通过对《太平圣惠方》的研读,总结出肝气虚证主要症状有筋脉抽掣疼痛、眼目昏暗、视物不清、手足不收、两胁胀满和泪出不止等。《太平圣惠方》中善用白茯苓与五味子组成药对治疗肝气虚证,且善以风药治疗肝气虚证。  相似文献   

3.
检索从《刘涓子鬼遗方》至《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间的中医古籍中,涉及外治法中"溻法""渍法""溻渍法"的所有内容,从定义、适应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主要方剂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其中涉及"溻法""渍法""溻渍法"的记录共133处。溻渍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门类,适合已溃、未溃各个阶段的急、慢性创面,尤其在慢性创面的诊疗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子秋  庞博 《河南中医》2021,41(4):542-547
目的:分析《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外感热病”“温毒”“内陷”“走黄”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医药学科学数据中心”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处方,对方剂中药物、主治、功效的频数进行分析,并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药物使用频次位于前5位的是大黄、黄芩、甘草、栀子、麦冬等;主治病症频次位于前4位的是热毒、肠结、伤寒、烦躁等;功效频次位于前4位的清热、解毒、导滞、养阴。根据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得到大黄+黄芩等的药物组合,热毒+肠结等的主治病症组合,清热+解毒等的功效组合。结论:《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重视大黄和黄芩的使用,以清热解毒、导滞养阴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5.
熏洗疗法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历代医家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如《外科精义》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节论述熏洗疗法。在“湿渍证肿法”章节中说:“肿初生,经一二日不退,继续用水淋身之。其在四肢者渍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又日:“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稍热其患处,渐渐洗身之,稍冷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医宗金鉴》曰:“洗有荡涤之功。洗涤则气血自然舒畅,其毒易于溃腐而无壅滞也。凡肿在四肢者,汤渍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4,(8):1080-1081
北宋是中医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著作代表了该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北宋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  相似文献   

8.
中药塌渍是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为中药外敷技术的一种,清代《理瀹骈文》载:"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早在《外科精义塌渍疮肿法》记载:"塌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近年来,中药塌渍被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缓解疼痛、促进炎症吸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窦勇 《中医杂志》2011,(20):1785-1786
冠"五苓散"名者共有四方,出自《伤寒论》、《普济方》、《万病回春》、《医宗金鉴》,但名同药异。《太平圣惠方》猪苓散,《宣明论方》五苓汤,与《伤寒论》五苓散,名异药同。本文取五苓汤,由猪苓、泽泻、白  相似文献   

10.
二味拔毒散源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一书,由雄黄、明矾二味药组成。书中谓“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疿等疾,甚效”。笔者以此方外用治疗肿疡未溃前的初、中期患者45例,结果痊愈40例,进步4例,无效1例,45例中,包括疖  相似文献   

11.
药线是一种传统的外治法。古时称为“纸纴”,最早见于宋·王怀隐等所著《太平圣惠方》。吾师单苍桂大夫三世疡科,行医六十余年,善用药线治疗各种外科疾病,名噪武汉。药线制法:单氏习用搓线蘸药法。将桑皮  相似文献   

12.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小儿脓疱疮性肾炎18例隆回县中医院(422200)谭奔腾主题词肾炎/中医药疗法,仙方活命饮/治疗应用仙方活命饮出自《外科发挥》一书,前人称此方为“疮症之圣剂”、“外科之首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效。近年来我们采用本...  相似文献   

13.
紫草,甘咸气寒,无毒,入心、肝经。其色紫,专入血分,故能行血;其气寒,可凉血解毒,故能治肿毒痈疽。历代医籍对其功效多有阐述,如:《别录》云:“通水道,疗肿胀满痛……”。《药鉴》曰:“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又曰:“大都血家药也……但见血紫血热,及热毒深者,俱宜用之。”临床习用于血热毒盛,痘疹欲出不畅,及斑疹血热毒盛而色不红活等证,常与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药物配伍。也可用做预防麻疹和流  相似文献   

14.
天花粉蛋白的临床应用近况及展望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张丽君,姜惠中天花粉是我国传统中药,从葫芦科植物栝萎的根块中提取。宋朝王怀隐所编《太平圣惠方》中最早提到天花粉可用来坠胎;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肯定了天花粉治疗“胎衣不下”和有“通月水”...  相似文献   

15.
“仙方活命饮”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其功用正如该书所云:“此方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化脓生肌,散瘀消肿,乃疮痈之圣药,诚外科之首方也……”。  相似文献   

16.
丁毅  王国为  夏洁楠  徐世杰 《中医杂志》2014,(18):1611-1612,1618
《太平圣惠方》认为,腰脚疼痛是"由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疼痛"。强调"宜以食治之也",《太平圣惠方》所载食治腰脚疼痛共有5大类型9首方剂,分为肝肾虚热型、风湿型、肾气虚损型、肾脏虚冷型、肾脏风冷型,方如梅实仁粥方、豉酒方、婆罗粥方等,除了针对病证风、寒、湿的药物外,还运用米、面等与其相伍,可见注意脾胃的调理是提高治疗腰脚疼痛疗效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熏洗法是肛肠科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又称坐浴法,是指将药物水煎或用开水浸冲后,趁热熏蒸患部,熏蒸后再用药液浸泡患部的治疗方法。《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这种方法称之为"气熨""溻渍""淋洗"等。《证治准绳·疡医》写道:"淋洗之功,痈疽初发,则宣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蔓延,洗之则收;殷紫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夜明砂和壁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明砂功能散瘀明目夜明砂是蝙蝠科动物蝙蝠的屎,原名天鼠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寒,无毒。至宋代《日华子本草》始称夜明砂,《太平圣惠方》以之治青盲、雀目。明代《本草纲目》说:“治目盲障翳,明目”,“夜明砂……厥阴肝经血分药也,能活血消积”。近年临床家常用治内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著作是 ( ) ①《医方考》;②《太平圣惠方》; ③《伤寒明理药方论》;④《医方集解》。2.到目前为止,我国载方最名的方书:黾( ) ①《圣济总录》;@《普济方》; ③《太平惠民和剂局》;④《备急千金要方》。3.“十剂”中不包括( ) ①宣、通、滑;②补、泄、涩;③轻、重、湿; ④寒、热、降。4.桔梗、甘草不同用的方剂是( ) ①桑菊饮;②银翘散;③杏苏散;①养阴清肺汤。5.桂枝汤与小青龙汤不同用的药…  相似文献   

20.
(六)《中医外科》试题答案一、“诸痛痒疮”为什么“皆属于心”? 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内经》病机十九条之一。“疮”是外科疾病的总称;“心”主血脉,属火脏。从病因病理上说明一般外科疮疡皆与心(火)有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外科全生集》说:“痈疽二毒,盖由心生。”二说均从《内经》演绎而来。再从临床审证求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