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我院于2003年5月—2010年11月对22例肠梗阻患者行肠粘连松解后小肠肠腔内置管排列术(肠内排列术)治疗。通过加强对该组患者围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娟 《现代养生》2023,(22):1720-1722
目的 观察分析粘连性肠梗阻(AIO)腹部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医院行腹部手术治疗且发生AIO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8个评分项。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进食恢复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F、RP、BP、GH、VT、SF、RE和MH等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腹部手术后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77.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治疗总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较好,通过实施有效综合护理,也使得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史寿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22-39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肠道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2小时肠蠕动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时有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重置胃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活动无耐力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改善患者术后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次主要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且有利于护患之间的融洽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3例,均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非手术治疗后,23例肠梗阻患者中,痊愈21例,痊愈率91.3%;另2例患者中转手术治疗,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对患者病情及疗效动态观察,以在手术指征出现时立即给予患者手术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满意调查情况及随访18个月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你那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与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并将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P<0.05)。结论:给予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加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病例52例进行分析。结果多数发生在术后5d~1个月。保守治疗痊愈31例,占59.62%;手术治疗21例,其中肠绞窄12例,坏死穿孔3例,全部治愈。结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采取心理护理,有效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炎治疗。中药治疗及进行术后早期活动等方法能使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术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6.7%(1/15),对照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3.3%(5/15),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胃肠道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且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胃肠道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便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排气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道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43例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多数发生于术后5d~1个月内,死亡1例,占2.33%。结论 认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肠梗阻性质,而对粘连性肠梗阻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配合中药等治疗,能解除梗阻症状。并强调术后早期要协助患者进行床上适应雎活动,开塞露刺激肛门、温水泡足等方法,能促进肠蠕动的尽早恢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盛松 《时尚育儿》2018,(2):263-264
目的:探究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22例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8.56±14.84)min,术中出血量(24.56±9.87)ml,没有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5~6天;22例患者术后都接受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半年,全部患者没有出现再次肠梗阻,进食与营养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半年BMI比术前高,(P<0.05).结论: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粘连症状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显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其中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6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肠梗阻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7)min,开腹手术组为(156±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ml和(160±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5±3.5)h和(96±4.8)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2)h和(72±5.5)h,再发肠梗阻率分别为0%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肠梗阻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行腹部手术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腹部术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是一种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儿童患者手术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对我科室在近2年内接诊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儿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结果存在肠绞窄发生趋势的患儿在行手术治疗后,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机率8.33%,显著低于已发生肠绞窄的患儿的发生率25%(p<0.05);入院后在2天内手术治疗的患儿发生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机率15.79%,明显低于入院2天后手术治疗患儿发生率30.77%(p<0.05)。结论接诊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后,应及早对患儿实施手术治疗或在出现肠绞窄趋势即行手术治疗,以取得较佳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意义。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腹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原因,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术后12个月内,肠梗阻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发生术后肠梗阻1例,发病率2.50%,对照组发生9例,发病率2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肠梗阻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5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急诊剖腹探查18例,经24~48h保守治疗症状加重而手术21例,经4~7d保守治疗症状暂时缓解后又再加重而手术13例。治愈46例占88.46%,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掌握手术时机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