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 (Actual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有些老年AMI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收治的 16 2例老年AMI ,38例被误诊 ,误诊率 2 3 4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8 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 12例 ,高脂血症10例 ,糖尿病 10例 ,脑血管病 6例 ,首次就诊到确诊时间3h~ 3d。1 2 首发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 13例 ,呼吸困难 8例 ,心悸、胸闷 6例 ,颈、肩部隐…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患者心肌酶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芬 《云南医药》2006,27(6):557-558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型(MAP)和重症(SAP),重症患者死亡率高,可达20%。30%.早期分型诊断和治疗是提高SAP生存率的关键,特别在基层医院,经济、实用、快捷的判断指标更显重要。通过本组病例研究,了解心肌酶学在AP患者的动态改变,可为AP早期分型和治疗效果评判提供有效参考指标,同时有利于与心肌梗塞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3例心肌酶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刚 《江苏医药》1997,23(1):51-51
本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3例进行了心肌酶学检查的临床观察,旨在探讨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男18例,女45例。年龄20至73岁,其中20至40岁占70.59%。经口途径中毒60例,经皮肤吸收中毒3例。中毒种类:乐果25例,甲胺磷23例,氧化乐果11例,敌敌畏4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胆碱酯酶,参阅国家有关标准(GB7794—87)分级统计,重度中毒39例,轻度、中度中毒24例。入院后给予清水洗胃,应用阿托品、解磷注射液等治疗,其中5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痊愈60例,死亡3例,主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心血管内科及老年病科常见的急危病症 ,且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 ,往往漏诊或误诊。本文就我院近 8年收治的 4 8例老年人AMI及 36例非老年组AMI相关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3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出院时确诊为AMI的老年组 (年龄 >6 0岁 ) 4 8例 ,男 32例 ,女16例 ;年龄 6 1~ 83岁 ,平均 6 8 8岁。对照组 (年龄 <6 0岁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2 4~ 5 9岁 ,平均 5 0 2岁。1 2 方法 将两组首发症状、就诊时的首次心电图表现、就诊后首次心肌…  相似文献   

5.
张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13-414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并发心律失常者归为A组,没有并发心律失常者归为B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①200例患者中有73%的患者即146例并发心律失常;②A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CK、CK—MB、HBDH、LDH、AST等与B组对照,差异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③所有患者cTnI定性均为阳性,且A、B2组cTnI阳性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同时合并多种心律失常。结论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合并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关系密切,但临床特征不典型,心肌酶学指标、cTnI定性与未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差异不明显,不能直接根据上述指标诊断其是否有并发心律失常,ECG检查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无合并心律失常及其合并类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AST、LDH、CK、CK-MB。结果观察组的AST、LDH、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心肌损害,甚至可导致病毒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的异常改变较明显,所以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进行心肌酶测定,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翠香 《河北医药》2003,25(12):949-949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痢 )存在一定的心肌损害 ,本文对 2 3 7例急痢患儿作心肌酶学研究 ,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3 7例急痢患儿为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以急痢住院的患儿 ,普通型 112例 ,男 64例 ,女 48例 ;年龄 6个月~ 13岁 ,平均 ( 5 .9± 3 .1)岁 ;中毒型 12 5例 (未作具体分型 ) ,男 71例 ,女 5 4例 ,年龄 8个月~ 13岁 ,平均 ( 6.2± 2 .6)岁。诊断标准符合方鹤松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其中便培养阳性者以福氏 2a痢疾杆菌居多 ,所有患儿无既往心肌疾病。随机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心肌酶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呼吸感染是儿科多发病、常见病 ,能引起感染性心肌炎。为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时血清心肌酶谱有无改变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心肌酶学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78例。入院体检时发现窦性过速或过缓 ,心律不齐 ,偶发早搏等。年龄 1岁至 14岁 ,平均 7.6 6岁。对照组为同期门诊要求体检健康儿童及除外呼吸道感染患儿 30例。 2个月内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史。两组病例既往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肝肾疾病、肌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2例,于入院24h内抽取静脉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谷草转氨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结果 AST、CK、CK-MB、LDH活性的改变与急性感染性喉炎喉梗阻的程度呈正相关,其中CK、CK-MB值的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心肌损伤的指标,动态测定,可了解心肌损伤程度,指导治疗,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毒鼠强中毒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附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的神经剧毒杀鼠剂 ,对人畜有强烈的毒性 ,近几年来集体毒鼠强中毒的报道明显增多。由于临床上对毒鼠强中毒认识不够 ,因误诊或者抢救措施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常有发生。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诊 6 0例(经毒物检测而确诊 )毒鼠强急性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改变归纳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1例 ,女 39例 ;年龄 1 1~ 70岁 ,平均 36 .5岁。均出现癫痫样发作。 1 0例误食 ,5 0例为自杀病例。平均住院 1 0~ 1 2天。大部分病例在进食后 30分钟内发病 ,最短时间约 5分钟。1 .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病例] 男,72岁。因持续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40分钟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查体:体温36℃,脉搏102/min,呼吸20/min,血压120/60mmHg。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界不大,心率102/min,心音低钝,律整,两肺未闻干湿性罗音。腹肌略紧张,全腹无固定压痛,肠鸣音亢进。心电图示Ⅱ、avF呈qR波伴ST段抬高,T波高尖,Ⅲ呈rS伴T波加深。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舌下含服速效硝酸甘油1mg,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描述并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改变。方法 采集并分析了2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的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资料,分析死亡组及存活组出现心肌酶升高的比例的差异。结果 患具有肺炎症状体征,还出现心肌酶的升高。CKMB升高的比例存活组为44.4%,死亡组为80.0%,LDH1升高的比例存活组为22.2%,死亡组为80.0%。心肌酶升高的比例死亡组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显性意义。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存在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氟乙酰胺中毒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临床分析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对小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氟乙酰胺中毒及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测定结果(单位U/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清CK 1911.60±1425.25;AST 132.66±86.¨;LDH 320.46±122.14;a-HBDH 290.52±118.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轻、中、重度中毒患儿心肌酶谱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由以CK升高显著,升高程度与中毒轻重有关;提示血清CK显著增高可作为氟乙酰胺中毒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程度有助于中毒轻重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法分别测定50例AMI患者和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胸痛发作3~24h内cTnI含量,并与80例非AMI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相应的心肌酶谱。结果 AMI患者组cTnI阳性率为100%,非AMI患者组阳性率为0。而AMI患者组心肌酶谱阳性率分别为CK 74%、CK-MB 70%、LDH 90%,且非AMI组三个酶的阳性率均大于SA组。结论诊断AMI,血清cTnI较心肌酶谱更特异、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小儿肺炎患儿50例(病例组)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小儿50例(对照组)行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及心电图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患儿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应把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检查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喜栋  张琳  张晓斌  王崇  张瑞 《河北医药》2011,33(23):3650-365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准确、快速诊断AMI,对决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非常重要。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测定被实验室认为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能否进一步对AM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我院81例AMI住院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期望为AMI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总结特殊心电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4~2010年所诊治的特殊心电图误诊为AMI的20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误诊的特殊心电图最后正确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ERS)5例,急性左心衰患ECG呈室内阻滞者4例,心肌病3例,急性肺栓塞2例,急腹症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2例,主动脉夹层1例.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特殊心电图的相关知识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鉴别应加强学习,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2002-06-12晨,1辆储罐车中的四氯化硅液体外溢,形成大量白色烟雾,向四周弥散,导致附近驻军营区许多战士短时间内出现头晕、恶心、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我院接受了其中119例患者。为了探讨四氯化硅对心脏的影响,我们收集了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项检查资料完整的110例,现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内科常见急症,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随着溶栓治疗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应用,病死率较过去已明显下降,及早发现、及早住院治疗成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我们自1992~2002年共收治AMI278例,误诊36例,误诊率12.99%,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心脏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反映心肌急性缺血、损伤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心电图演变。心肌内多种酶及心肌结构蛋白释放进入血流。是~常见心血管疾病。症状典型者诊断并无困难,但如症状不典型,而又不常规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时,则很容易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