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常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5-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及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从2010年10月至今,对123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就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RF的具体发病原因,肾脏血流供量不足及心脑血管疾病占34.15%;感染占30.08%;肾毒性药物占21.14%;尿路梗阻占9%;其他占6%。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以肾前性为主,共83例;肾后性最少,共15例;肾性占20.33%。净化组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结论对老年ARF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是降低老年人AR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罹患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并研究血液净化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月1我院收治的120名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将其分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研究组和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病因为肾前性的75例,占62.5%;肾性的22例,占18.3%;肾后性23例,占19.2%。研究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前性因素是老年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对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好转率。 相似文献
3.
宋留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5):58-59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32例。对照组予急性肾衰竭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结果两组在血肌酐及尿素氮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愈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妊娠急性脂肪肝并急性肾衰竭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 (AFLP)并急性肾衰竭 (ARF)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确诊为AFLP并ARF患者 13例 ,除 2例为顺产外 ,其余 11例给及时中止妊娠 ,并由内科给予保肝护肾、支持疗法及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13例AFLP并ARF的患者 6例死亡 ,7例明显好转。结论 :AFLP并ARF患者病情危重 ,母婴病死率高 ,及时诊断、内科及早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宏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75-7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急性肾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肾衰竭(ARF)患者70例,其中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患者占34例,为对照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其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IHD组治疗可以迅速地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情况,改善患者的氮质血症,但是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较差。而CBP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各项指标均稳步下降。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88%和22.2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对于ICU中ARF患者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和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15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0天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指标。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住院时间(17.50±8.11)d。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10天,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15.87±4.78)、(11.57±3.01)、(7.24±1.4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分别为(72.84±11.54)%、(67.53±10.88)%、(60.76±11.59)%,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60.73±31.31)、(111.27±43.80)、(186.6±61.71)×109/L,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50.89±22.39)、(26.93±18.19)、(4.48±3.16)mg/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10天的WBC、NEUT%、PLT、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及早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术后并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与监护经验。方法对8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及早采用CRRT技术,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救治,同时对体外抗凝、置换液温度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护。结果8例患者治疗后肾脏功能及其他临床症状均迅速缓解,其中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4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其他生命体征及临床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结论心脏大血管术后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成功救治可能与及早采用CRRT治疗和严密的生命体征全面监护、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检查配液袋的质量、掌控透析液和置换液的流速,以及治疗的连续性监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RF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457例ARF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60岁)。分析其病因、肾衰类型、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老年组患者163例,青年组294例。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因构成不同,老年组肾前性高于青年组(39.47%vs14.63%,P〈0.05),而肾性比例低于青年组(34.97%vs65.31%,P〈0.05),肾后性接近(17.18%vs20.41%)。老年组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其次为血容量不足、泌尿系结石、恶性肿瘤、肾毒性药物、心衰、肾病综合症、中毒、颅脑外伤、急性胰腺炎等。青年组病因依次为,泌尿系结石,血容量不足,肾病综合症,创伤,肾毒性药物,中毒及恶性肿瘤,感染,结缔组织病,急性胰腺炎等。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青年组(12.88%vs4.76%,P〈0.05)。结论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因构成不同,肾前性因素较青年组常见,青年组肾性因素较老年组常见,老年组ARF最多见病因为感染,青年组ARF最多见病因为泌尿系结石;老年组是高位人群,预后差,病死率高,重在早期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血液净化与血液透析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状。方法透析组进行IHD治疗,净化组采用CB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两组经过CBP与IHD的治疗后,尿素氮与血肌酐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CVVHDF组与透析组对于溶质的清除情况优于CVVH组。CBP患者中无低血压现象出现,透析组出现低血压7例,发生率为26.92%。结论 CBP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疗效较好,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液体平衡方面优于IHD,同时也减少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张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5):638-64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17%(1/24),明艟低于对照组21.7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疗效及对毒素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为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毒素清除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DBP和SBP均明显下降,SpO_2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Cr、乳酸、BUN、血P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1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清除毒素,提高毒素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肾衰竭患者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接受IHD治疗者13例,接受CRRT治疗者26例,其中26例患者经CRRT治疗,死亡13例,死亡率为50.0%,13例患者经IHD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53.8%,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H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5%,CRRT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1.6%。结论 CRRT组和IHD组治疗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RRT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使血液中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血钾平稳下降,波动较小并可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更加适用于ICU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将137例需血液净化的ARF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HP+HD组存活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HD组;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组的疗效优于HD组,能有效改善ARF患者的生活质量,必将成为以后个体化治疗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心衰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探讨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60例,利用入院先后顺序区分法将其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比对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连续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同时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UR、BUM、Cr分别(324.9±80.6)mmol/L、(7.1±3.8)mmol/L、(147.5±81.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01.5±149.0)mmol/L、(14.7±5.5)mmol/L、(357.6±157.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CR与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14.8±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4±4.2)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抑制患者的血管痉挛,扩张肾血管,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祖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37-38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诊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156例,分析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各种病因的构成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肾实质损害、梗阻性肾病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分别占2.44%、19.87%和14.10%,而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血容量不足、感染及高钾血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尽早发现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加强原发病的治疗,预防并发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