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采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150例腰椎手术行全麻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泵入0.2μg/kg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泵入0.4μg/kg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泵入0.6μg/kg右美托咪定。对比三组给药前后不同时间段血压、心率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结果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T4)舒张压(DBP)、心率(HR),拔出吸痰管时(T5)时收缩压(SBP)、DBP、HR,T6时HR与本组麻醉诱导前(T1)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给药后10 min(T3)、拔出吸痰管后10 min(T6)、出麻醉复苏室时(T7)时SBP、DBP、HR,T4时DBP、HR与本组T1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3、T4、T6、T7时SBP、DBP、HR与本组T1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处于正常血压、心率范围内。在麻醉苏醒期,A组中22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躁动发生率为44.00%(22/50);B组中6例出现躁动情况,躁动发生率为12.00%(6/50);C组中3例出现躁动,躁动发生率为6.00%(3/50);B组、C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苏醒期给予患者0.6μg/kg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呼吸恢复时间影响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咽表面麻醉联合无肌肉松弛剂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高血压骨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老年高血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各35例,A组采用先行口咽表面麻醉后再喉罩通气,B组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喉罩置入时(T2)及拔管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苏醒期患者呛咳及躁动情况.结果 与T0时点比较,A组患者T1、T2、T3时点SBP、DBP、HR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时点SBP、DBP、HR明显降低,T2、T3时点SBP、DBP、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B组SBP、DBP、HR均明显低于A组,T2、T3时点B组SBP、DBP、HR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拔管期呛咳及躁动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口咽表面麻醉联合无肌肉松弛剂喉罩全麻应用在老年高血压骨折患者手术中,可以减少对患者心血管的刺激,有利于血压和心率的稳定,并能减轻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全麻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探讨其对插尿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尿管刺激症引起躁动的影响,从而减轻导尿不良反应,降低护理难度。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麻醉后实施导尿术)、B组(麻醉加局麻后实施导尿术)和C组(麻醉前实施导尿术),比较3组患者插尿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插尿管成功率和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结果插尿管时,A和B组患者SPB、DBP、HR及插尿管一次成功率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加局麻后行导尿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插尿管时的心血管反射,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及苏醒期患者对尿管刺激的耐受性,减少躁动,降低了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血气分析指标及 EA 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与同组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苏醒期 DBP、SBP、HR 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 ﹤0.05);试验组患者苏醒期 DBP、SBP、HR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 EA 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气分析指标的稳定性,降低 EA 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腹部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各60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予以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χ2=5.141,P<0.05);干预组苏醒期心率、血压均低于常规组苏醒期,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郝娜 《中国医药指南》2023,(12):133-135
目的 探究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2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参照组(n=61)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试验组(n=61)予以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躁动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术前的波动程度较小,比参照组更加稳定;试验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9.8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32.79%;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参照组的27.87%,两组数据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为胸外科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更加平稳,有助于降低躁动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喉罩通气与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B组患者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或喉罩植入时(T2)、插管后3 min(T3)及拔管后(T4)的心率(HR)、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喉罩置入后,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插管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点,B组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拔管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喉镜下气管插管,喉罩通气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的心血管刺激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全麻前后安置尿管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烦躁程度差异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全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择全麻前留置尿管,观察组选择全麻后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过敏性坏死反应(HR)、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acu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9%(23/49),观察组为71.4%(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手术室护士对择期妇科腹腔镜患者个体化术前访视,观察该干预对患者全麻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对照组(A组)术前1d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常规访视,试验组(B组)术前1d由麻醉医师常规访视和手术室护士对患者个体化术前访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按预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并顺利拔管,但A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较一般术前访视更能减轻患者苏醒期躁动,从而帮助患者安全、舒适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对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小儿2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119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3 min、手术开始3 min后、手术结束前 3 min、拨管后5 min 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躁动例数、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丙泊酚组 SBP、DBP 与 HR 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七氟烷组SBP、DBP与HR水平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七氟烷组(P均<0.05),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躁动率、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质量更高,是小儿外科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胡明权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78-3379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60例。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Y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min(T3)、拔管后即刻(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同时监测并记录患儿'-3时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力、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并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气管插管组T2与T4时SBP、DBP、HR较R时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气管插管组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简称A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简称B组)。七氟醚组给予吸入七氟醚,浓度为4%~6%;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20~40μg/kg,入室至麻醉苏醒期间连续观察SBP、DBP、HR、SpO2,记录停药至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记录患者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在气管插管时B组HR、SBP、DBP均高于A组(P〈0.05),同时B组的HR、SBP均高于基础值(P〈0.05);支撑喉镜植入后1min时B组的HR、SBP、DBP明显低于A组(P〈0.05),A组的SBP、DB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均可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但是七氟醚对循环系统尤其对心率的干扰较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该类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B组),每组各35例。术中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和气道压(设定气腹前为T1,术毕放气后为T3);测定患者麻醉前(T0)、气腹后20min(T2)及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4)3个时点的血气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发生率和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 A组患者在T2、T4时的SBP、DBP和HR与T0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各时点SBP、DBP和HR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4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2时两组患者气道压均升高,但A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之间比较,T2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3时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只有T2时HCO3-明显高于T0(P<0.05),其余指标在各时点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躁动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麻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麻,是腹腔镜手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吕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32-134,14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血压差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行截石位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观察组1(30例)采用被动式运动法护理干预,观察组2(30例)采用弹力绷带法,同时选取30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双下肢放平前及放平后1、5、1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P)及平均动脉压(MAP),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SBP、DBP与MAP差值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1、2SBP、DBP、P与MAP波动均小于比对照组,且观察组1波动小于观察组2;SBP、DBP与MAP在体位改变前后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差值小于观察组2;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少于观察组2(P〈0.05)。结论对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被动式运动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的血压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响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19-12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及T3时的HR、SBP、DBP、和SpO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T1、T2、T3时的HR、DBP及S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01±1.80)min、(7.13±1.62)min和(10.48±1.41)min,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高田  朱琳琳 《淮海医药》2010,28(2):121-122
目的观察连续骶管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个月到6岁拟行脐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及手术结束时(T2)三个时点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期间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结果A组HR、SBP、DBP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B组SBP和DBP三个时点无明显变化,但在T1、T2较A组低(P〈0.05),B组HR在T1、T2与T0及A组相应相应时点减慢(P〈0.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氯胺酮总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均较A组少(P〈0.01)。B组术中平静,体动显著少于A组(P〈0.01)。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脐以下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平稳安静,副作用少,术毕苏醒迅速,可连续给药而不受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诱导插管的患者安全性情况。方法:择期头颈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四组: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A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依托咪酯组(C组)、丙泊酚组(D组),每组20例。记录四组患者在入室后麻醉前基础值(T0)、给予右美托咪定开始1min(T1)、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T2)、麻醉诱导后3min为(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min(T5)、插管后3min(T6)、插管后10rain(T7)的SBP、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记录T0、T2两个时点血氧饱和度(SpO2)值、Ramsay评分。结果:T2时点与T0时点比较,A、B组HR下降,并低于C、D组(P〈0.01),但对血压并未产生影响(P〉0.05);T3时点跟T0时点比较,A、B、C三组SBP下降(P〈0.01),A、C组DBP下降(P〈0.01),B组DBP下降(P〈0.05),T4时点A组SBP高于B组(P〈0.01),A组DBP高于B组(P〈0.05);T5、T6、T7时点A、B两组血压、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SpO2值T2时点低于T0时点(P〈0.01),T2时点Ramsay评分,A、B两组高于C组(P〈0.05)。A、B组BIS值T2时点低于T0(P〈0.01),T3~T7时点三组均低于T0(P〈0.01),T5时点C、D组BIS值高于A、B组(P〈0.05)。结论:预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保留较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更好的循环调节功能,其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效能和丙泊酚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术毕清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LC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20)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组(B组,n=20),连续监测SBP、DBP、MAP、HR、ECG、SpO2、BIS、PetCO2,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min(T3)、气腹后20min(T4)和放气后10min(T5)的SBP、DBP、MAP、HR、PetCO2,以及全麻用药量和拔管时间.结果:在T2、T3、T4、T5时,A组SBP、DBP、MAP值明显升高,B组较基础值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气腹期间A组心率明显升高(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气腹20min后PetCO2值两组都较术前升高,以A组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毕拔管时间B组较A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LC时,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使循环、呼吸更稳定,清醒质量高;术中需加强PetCO2的检测,尤其是气腹解除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摆放方式对甲状腺手术期间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颈丛麻醉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垂头仰卧位,观察组采用摇手术床摆垂头仰卧位体位。记录摆放体位前平卧位(T1),摆放体位后5min(T2)、10min(T3)、30min(T4)、60min(T5)、90min(T6)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及术中地尔硫卓用药总量。结果两组在T1~T3时SBP、DBP和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4~T6时的SBP、D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所应用盐酸地尔硫卓总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摇手术床摆垂头仰卧位能减少术中降压药盐酸地尔硫卓用量,明显缓解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甲状腺手术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