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区部队近10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部队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根据《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采用Excel软件,对某区部队2001-2010年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该区部队报告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以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为主的肠道传染病构成比逐年下降;以肺结核、水痘、麻疹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66.9%.此外,还有传染性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出现.结论 近10年来,该区部队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仍需针对军地传染病流行态势,结合部队特点,做好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防控工作,同时应加强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综合防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县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共计898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6.52/10万,死亡率为1.45/10万,病死率为0.67%.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278.73/10万、269.08/10万、186.14/10万和132.13/10万.发病率居前8位的是肺结核、乙肝、细菌性痢疾、梅毒、淋病、丙肝、甲肝、艾滋病,8种传染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6.10%.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56.42/10万;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77.6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82.22/10万,其发病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均居第1位,2009年居第2位.无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末位.结论 2008-2011年汶川县乙类传染病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前3位为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部分传染病疫情仍然比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02-2008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 a间浦东新区户籍儿童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 0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88.80/10万;乙类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由肠道传染病发病为主转变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4-6月,肠道传染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丙类传染病报告7 757例,发病以2~6岁阶段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已成为浦东新区户籍儿童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陵县1999~200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陵县1999~200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陵县1999~2008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9836例,死亡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7.6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年均病死率为0.35%。2000~2001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999~2008年发病报告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开始呈明显增长态势;传染病的主要发病类型有所变化,由肠道传染病转化为血源和呼吸道传染病交替为主;发病的强势病种也发生变化,痢疾下降至第3位,血吸虫病、梅毒分别上升至4、5位。结论近2年,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分居一、二位,乙肝、肺结核分居病种一、二位,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防控。  相似文献   

5.
1999~2008年阳朔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阳朔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阳朔县1999~2008年各类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8年阳朔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12 706例,年发病率为311.58~588.5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417.62/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5 085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0.02%;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共报告4 229例,占总数的33.28%;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2 715例,占总数的21.37%,该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6.94~163.51/10万;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共报告677例,占发病总数5.33%.结论 阳朔县传染病流行谱发生了较大变化,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防治重点.必须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博乐市近几年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博乐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共4 294例,传染病趋势有一定变化,呼吸道、性传播疾病和血液传染病有所上升,而肠道传染病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某部2001-2010年(“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及防控效果,为合理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军队疾病监测软件和Excel软件对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部“十一五”期间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比“十五”下降19.16%.“十一五”和“十五”期间分别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和15种,丙类传染病9种和7种,其他传染病7种和6种.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肠道传染病发病数下降53.39%,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上升25.7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数下降28.29%.结论 针对该部传染病发病情况,需重点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控,采取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夏季卫生防病工作,落实饮食饮水卫生制度,提高官兵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嘉善县近6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嘉善县的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1 068例(其中甲类115例,乙类953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4.14%,占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7.25/10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疫情以散发为主,6~10月发病数占全年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27%,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数以农民、民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虽低于全省发病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厦门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厦门市2005—2018年法定传染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厦门市2005—2018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34种229 089例,年均发病率513.74/10万,发病前5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肺结核、乙肝和淋病;2005—2018年总体发病率变化不明显,但2011—2018年呈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丙类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播;肠道、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接触、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播趋势变化不明显。结论 14年来厦门市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较为平稳。发病顺位和主要传播途径有所改变,肠道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应加强对肠道传染病,尤其是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部1992-2007年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FoxPro、Epi info、Excel和Stata(9.0)等软件对该部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2-2007年传染病发病率为0.129%~0.620%,平均0.334%,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4.89%;其中肠道传染病下降74.39%,呼吸道传染病上升39.6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其它传染病略有升高,自然疫源性疾病基本持平。每年发病前4位的病种均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其它感染性腹泻,序位略有变动。结论 16年中该部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病种以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和其它感染性腹泻为主。传染病防控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兼顾肠道传染病,同时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市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呼市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呼市2011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与去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传染病发病依次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类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2008年后肠道类传染病明显上升,成为主要发病病种;以地方特点的自然疫源类传染病发病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是造成传染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呼市2011年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当前传染病病种以肠道类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为主,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5-2018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特征, 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2015-2018年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监测报告数据, 描述其发病的主要特征。   结果   2015-2018年北京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227.64/10万, 占法定传染病总报告的36.24%。乙、丙类呼吸道传染病分别呈现下降、上升趋势。6种重点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好发人群各不相同。   结论   2015-2018年因流行性感冒大幅上升导致北京市法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 防控责任重大。每种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好发人群等特征不同, 需针对不同病种之间不同的流行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199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宁波市199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10年的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1991-2010年全市传染病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是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肺结核及梅毒。死亡率相对较高病种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相对较高的是狂犬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的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及出血热。有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主要为性病、麻疹、猩红热、疟疾及肺结核。结论应将有上升趋势的传染病列入宁波市今后一段时期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东省某市1964-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不同年代、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结果 1964-2016年,广东省某市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9种共计1 128 322例,报告死亡病例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 418.5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17/10万。60~80年代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麻疹、流感、痢疾、百日咳、病毒性肝炎为该时期传染病发病谱的主要优势病种。90年代至今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肺结核为该时期传染病发病谱的主要优势病种。肠道传染病从70年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发病率最低为9.80/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从70年代开始发病下降,2010-2016年回升与登革热疫情流行有关。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发病大幅度下降。结论 1964-2016年广东省某市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53年间传染病发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时期传染病防控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汕头市1995-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汕头市近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1995-2005年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5年汕头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6399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96/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86.55/10万~160.84/10万之间;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伤寒。肠道传染病由1995年的44.16/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9.71/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肺结核为主导的呼吸道传染病波动较大,1998年和2005年出现二个发病高峰。2000年和2002年本市部分地区曾发生登革热局部流行。结论近11年来,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呈下降趋势。疾病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本市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在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以登革热为主的虫媒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新晃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给进一步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新晃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新晃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3335例,总发病率为271.99/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死亡病例33例,总死亡率为2.69/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3704例,总发病率302.09/10万。结论新晃县5年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肺结核、乙肝、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4种,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除外)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则在较高水平波动.甲乙类传染病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168.50/10万)、呼吸道传染病(102.12/10万)、肠道传染病(52.31/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28/10万)及新生儿破伤风(0.01/10万),2015年和2004年相比,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3.24%,45.90%及12.10%.报告发病率长期居甲乙类传染病前2位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肺结核,同时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此外,艾滋病报告死亡率长期居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率的第1位.结论 肺结核、乙肝、艾滋病、梅毒、手足口病是重庆市北碚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法定传染病发病变化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泗洪县2005-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泗洪县2005-2014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26 743例,年均发病率为260.00/10万;发病率自2005年(156.36/10万)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至2011年达到最高(453.42/10万)后开始下降。肠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和性传播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然疫源性疾病和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虽有波动,但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结论手足口病、肺结核、肝炎、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是泗洪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同时还要加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驻粤武警某部传染病病谱特点,为制定部队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应用程序统计数据,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该部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981-1984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10.27‰;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菌痢、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肺结核。2005-2008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0.92‰;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流腮。1981-1996年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菌痢、肝炎、伤寒占发病数的78%,分别位居第1、2、4位;1997-2008年则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流感、流腮占发病数的45%。各种传染病中干部与战士发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目前在部队取得满意效果,要继续坚持;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肺结核应作为部队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及时掌握驻地疫情动态,对于部队传染病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1992~2005年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1992~2005年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和主要传染病发病状况,为部队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全军疾病监测中心的疫情报告数据库,用FoxPro、Epiinfo、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5年军队报告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2.7‰,总体下降幅度为24.3%。2005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1992年下降近60%,其构成比也由65.3%降至35.3%。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超过70%,其构成也于最近几年超过肠道传染病,跃居第1位。血源和性传播疾病构成有所升高,其中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明显升高,并出现了艾滋病病例。每年报告前3位的病种均是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但序位有变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伤寒和副伤寒、麻疹4种疾病一直居第4~10位中。甲型肝炎、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麻疹、伤寒和副伤寒、肺结核等疾病明显上升,血吸虫病出现反弹。结论近十几年来,军队传染病总体发病趋势略有下降,肠道传染病明显降低,而呼吸道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上升。仍以病毒性肝炎、痢疾和肺结核居发病前3位。麻疹、伤寒等发病升高,戊型肝炎、AIDS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因此,军队传染病的防控应采取以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为重点、防范新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