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糖尿病早期患者(早期DM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以及尿液,检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FBG)为(5.12±0.45)mmol/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定量异常均为0例,mAlb为(8.5±1.2)mg/L;早期DM组FBG为(7.65±1.32)mmol/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9(30.0%)、8(20.0%)、33(82.%)例,mAlb为(25.3±9.8)mg/L,DN组FBG为(8.56±2.54)mg/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50(83.3%)、55(91.7%)、60(100.0%)例,mAlb为(55.1±22.5)mg/L。早期DM组及D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BUN、Scr、mAlb定量异常率及mAlb与早期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M组及DN组中,mAlb定量异常率显著高于BUN、Scr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92例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M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A检测,并与对照组75例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尿MA(49.96±23.80)mg/L,对照组尿MA(6.11±4.67)mg/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MA检测对早期诊断DN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测定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BA-120FR生化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肌酐(Cr),糖尿病组603例,对照组100例.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55.6±18.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1.16±12.6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mAlb/Cr糖尿病组(56.6±17.2)mg/g显著高于对照组(12.1±3.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沉渣和尿微量蛋白(Microalbumin,m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α-微球蛋白(α1-Mficroglobulin,α1-MG)及肌酐(Cr)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N)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CAST);mAlb检测用免疫透析比浊法,TRF、α1-MG检测用速率散射比浊法:CCr检测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DM)组尿mAlb/Cr为(26.2±9.55)mg/mmolCr,TRF/Cr为(0.36±0.29)mg/mmolCr,α1-MG/Cr(3.34±2.95)mg/mmol-Cr,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沉渣中的WBC、RBC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但WBC、RBC与mAlb/Cr水平无相关性(P>0.05),CAST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mAlb/Cr、TRF/Cr、α1-MG/Cr可作为DM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又可靠的临床指标,但WBC、RBC、CAST尚不能作为DN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郑红 《海南医学》2013,24(13):1958-1960
目的探讨临床上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集标本,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90例DN患者(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56.74±5.87)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26±3.7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蛋白定性试验,以正常健康体检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尿蛋白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尿mAlb/Cr、NAG、LAP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关系.方法 将21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采用速率法检测尿NAG及LAP值,并与49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Cr、NAG、L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NAG,LAP成正相关(f=0.909,r=0.410,P<0.01).结论 检测尿mAlb/Cr、NAG、LAP有助于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采集患者空腹晨尿样送检,尿液样本采取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结果冠心病组119例尿中微量白蛋白(47.9±23.1)mg/L,阳性91例(76.47%);对照组110例尿中微量白蛋白(13.8±6.4)mg/L,阳性16例(14.55%)。两组尿中微量白蛋白量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尿微白蛋白阳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1)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2)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酶法检测肌酐Cr,并计算mAlb/Cr比值。结果健康对照组:mAlb/Cr(0.79±0.28)mg/mmol。糖尿病ACR阳性组:mAlb/Cr(12.65±7.98)mg/mmol(P0.01)。结论检测尿mAlb/Cr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维持情况的不同分为DN组和NDN组。DN组患者55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NDN组患者35例,为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sC和尿mAlb水平;NDN组和DN组血清CysC和尿mAlb的阳性率。结果:DN组患者的血清CysC和尿m Alb水平高于NDN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和尿mAlb的阳性率的78.2%和69.1%,高于NDN组的5.7%和8.6%,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酸及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采用多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血清中mAlb、Cys C水平.结果 对照组mAlb(11.79±1.64)mg/L、Cys C(0.75±0.18)mg/L、UA(200.12±12.56)μmol/L;研究组mAlb(14.70±1.84)mg/L、Cys C(1.75±0.56)mg/L、UA(467.12±12.78)μmol/L;研究组患者血清mAlb、Cys C明显高于健康患者组成的对照组(P<0.05);I期患者血清mAlb(14.67±1.88)mg/L、Cys C(1.76±0.59)mg/L、UA(466.56±12.89)μmol/L;Ⅱ期患者血清mAlb(16.70±1.34)mg/L、Cys C(2.56±0.59)mg/L、UA(567.78±12.43)μmol/L;Ⅲ期患者mAlb(18.45±1.78)mg/L、Cys C(3.76±0.45)mg/L、UA(687.12±89.09)μmol/L;Ⅳ期患者mAlb(19.78±1.12)mg/L、Cys C(4.76±0.78)mg/L、UA(700.10±12.86)μmol/L.经比较发现,mAlb、Cys C水平为Ⅳ期>Ⅲ期>Ⅱ期>I期(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酸及血清胱抑素C可反映肾脏系统损害程度,具有极高的诊断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早期实验室检测指标与病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实验室监测指标及其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方法对306例糖尿病不同病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尿蛋白定性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306例糖尿病不同病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尿蛋白定性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DM)组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异常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尿蛋白定性阳性率22.5%;尿mAlb、-m、IgG阳性率分别为54.9%、63.7%、和22.7%;尿mAlb和尿-m联合检测总阳性率为75.5%,且糖尿病患者随病程进展尿mAlb和尿-m水平不断升高,尿蛋白定性、尿mAlb和尿-m阳性检出率不断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早期肾损伤,尿mAlb和尿-m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灵敏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尿-m指标的单项或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患者肾功能改变,有利于防止和延缓的糖尿病肾病(DN)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祥征  潘超英 《吉林医学》2011,(10):1933-1934
目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6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同时检测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尿mAl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损伤的灵敏指标,及时检测尿mAlb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昆  杨博宇  金勇  刘伟 《吉林医学》2007,28(17):1845-184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并初探其机理。方法: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2周的导入期后进入观察期,随机分为α-糖苷酶抑制剂组(α-Gls组)和二甲双胍组(Met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结果:Met组治疗前后BMI、FPG、HbA1C变化明显:血CRP分别是(3.57±0.45)mg/L和(1.79±0.34)mg/L(P<0.05),血Fg分别是(4.79±0.57)g/L和(3.05±0.35)g/L(P<0.05),尿mAlb分别是(273±46.24)mg/24h和(104±35.11)mg/24h(P<0.05);α-Gls组治疗前后CRP、Fg、mAlb无明显变化。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改善高凝状态、抗炎来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6.
高勇  张峰  李团团  唐振华  谭林 《安徽医学》2013,34(4):484-487
目的测定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含量,探讨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7例慢性肝病、63例肝硬化、33例PLC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 C、肌酐(SCr)、尿素(Urea)、尿mAlb及尿β2-MG含量,并分析差异。比较肝硬化、PLC患者Child-Pugh不同等级间血清Cys C、SCr、Urea、尿mAlb、尿β2-MG水平。同时比较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PLC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1.40±0.47,27.57±21.45,0.29±0.09)mg/L和(1.21±0.21,19.60±7.28,0.22±0.09)mg/L,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01±0.13,11.30±3.46,0.14±0.05)mg/L(P<0.05)和正常对照(0.81±0.11,11.21±2.47,0.14±0.03)mg/L(P<0.05),肝硬化组血清Cys C、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PLC组(P<0.05)。肝硬化和PLC组Child-Pugh B级、C级患者血清Cys C、尿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P<0.05)。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7.1%、38.1%、31.7%、68.3%和51.5%、33.3%、30.3%、78.8%,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1.9%、3.0%、3.0%、16.4%)(P<0.05),且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同组患者单独检测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尿mAlb及尿β2-MG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和肝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且比SCr、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肝硬化、PLC患者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同时三项目联合检测对肝硬化、PLC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7.
94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糖尿病肾损伤(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4例2型DM患者,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58例健康人员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微柱层析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无肾病组HbA1c和尿mAl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HbA1c和尿mAl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临床肾病组HbA1c和尿mAl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和HbA1c与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从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到糖尿病临床肾病组尿mAlb和HbA1c水平随病程的变化而呈逐步上升趋势;尿mAlb和HbA1c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尿mAlb和HbA1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魏建伟  朱飞  林五弟 《吉林医学》2010,(24):4057-4057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微量蛋白(β2-MG、mAlb)的检出的关系。方法:用罗氏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用浊度法测定尿液微量蛋白。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1型糖尿病肾损害既可靠又敏感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娜  葛君琍 《医学综述》2009,15(23):3676-3677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21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测定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尿微量清蛋白分别为(43.1±14.9)mg/L和(15.6±9.8)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P<0.05)。糖尿病患者中有69例(57%)尿微量清蛋白含量>30 mg/L。结论尿微量清蛋白是判断糖尿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陈静 《医学综述》2008,14(20):3199-320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对39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分别检测尿mAlb及血清hs-CRP水平,并和3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与血清中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