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76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糖尿病、胆道疾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病因,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B超、CT是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及经皮脓肿穿刺和(或)置管引流而治愈.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必要时应早期外科处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i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bacterial liver abscess.Method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76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from 2000 to 2008 year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Biliary tract disease and diabetes were most frequent causes responsible for bacterial liver abscess.Blood routine showed WB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ost cases. Ultrasound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were important modality for diagnosis. Percutaneous and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drainage of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can be used for most cases,which was simple and safe. Conclusions The most frequent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are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schedchia coli. Bacterial liver abscess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individual and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in time.Earlier surgical processes should be takem if necessary.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CT-guid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CT-PDLA)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95.0%)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手术后治愈,其余3例(5.0%)再行开腹脓肿引流术后痊愈。57例CT-PDLA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4±6.8)d,平均带管引流时间(25.6±11.3)d。术后无出血、胆瘘、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准确判断脓肿情况,CT-PDLA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李文中 《当代医学》2012,(36):96-97
目的探讨腹腔镜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liver absce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腹腔镜治疗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做出评定.结果84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无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与单一方式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将 48 例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深部脓肿的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组(穿刺组)、手术切开引流组( 切开组)以及穿刺联合切开引流组(联合组),比较3组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脓肿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等。结果:采用穿刺引流联合切开引流患者术后较另外两组患者术后脓腔愈合时间更短,术后1年复发率较穿刺组低,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较切开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部脓肿,将脓肿穿刺引流后再行切开引流效果优于两种中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用于更好的治疗深部脓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遂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试验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每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B超引导下经皮行穿刺抽脓治疗,给予对照一组患者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二组患者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一组和对照组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组和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引流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 liver ahscess)是指化脓性细菌沿不同途径进入肝脏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亦称化脓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细菌性肝脓肿为一常见疾病,收集国内报道的776例,多数发生在21~59岁;男女比例为1.7:1,与国外报道的男女比例2:1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脓肿阶段性治疗选取不同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2007年2月收治的32例肝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细菌性肝脓肿30例(94%),阿米巴性肝脓肿2例(6 %);单发性肝脓肿21例(65.6%),多发性肝脓肿11例(34.4 %);右肝脓肿29例(90.6%),左肝脓肿3例(9.4%).脓肿平均直径6.7cm(3.5cm~11.2cm). 6例患者(18.8%)行非手术治疗,17例患者(53.1%)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8例患者(25 %)行经腹切开引流术,1例患者(3.1%)行右半肝切除术.3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天(12~45天),无并发症,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 肝脓肿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经腹切开引流三种方法.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方法是治疗肝脓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对外科处理的83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与经皮穿刺引流术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脓肿大小、数量、病程、术前白细胞计数、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较穿刺引流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大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损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和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均是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手段,前者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后者治疗更彻底.把握二者的适应证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PCT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88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刺引流术治疗。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BC、CRP、PC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刺引流术较传统的经腹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中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CT水平,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46例患者病灶完全治愈,1周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1月治愈率达到82.6%,2月治愈率达到95.6%,3月治愈率达100%。结论 CT引导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脏介入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CT确诊脓肿后均抗炎治疗,所有患者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抗生素盐水脓腔冲洗。结果20例肝脓肿患者中,5例(25%)有肝脏部分切除史,其中4例(20%)行胆肠吻合术,糖尿病患者7例(35%),8例(40%)患者有胆道疾病行PTBD术史。所有患者行抗生素抗炎及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复杂,对高危患者应积极预防,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是肝脓肿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41例肝脓肿病人均经临床、影像学(B超或CT)和细菌培养确诊,行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脓肿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24例,肝2叶8例。31例为单个脓肿,10例为多发脓肿。结果36例1次置管引流成功,5例经2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平均引流时间为(18.5±5.3)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例患者出现穿刺脓液外漏经超声引导右膈下置管引流治愈。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是非常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对肝脓肿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8例经CT诊断的肝脓肿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其中1例多发肝脓肿患者的一个早期脓肿病灶行保守治疗。结果:28例多发或单发肝脓肿患者全部治愈,1例多发肝脓肿患者的一个早期病灶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结论:经皮肝穿刺脓肿外引流术能及时、快速缓解患者病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应当在结合其它治疗手段的前提下,适当的选择患者。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超声引导穿刺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9例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患者在超声直视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对脓液黏稠正有坏死组织块、抽脓不彻底的患者置管引流,每日冲洗。有48.98%(24/49)的患者行1次抽脓治疗,24、49%(12/49)行2次,8.16%(4/49)行3次,4.08%(2/49)行4次穿刺抽脓;另14.29%(7/49)行置管引流。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肝内无脓腔。这表明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的超声引导穿刺抽脓、置管引流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效果。方法 对27例肝脓肿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结果 27例病人行穿刺30次。穿刺成功率100%。共放置引流管30根。随访21~60d.病灶消失25例,治愈率92.6%,2例中转手术。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安全、微创、操作简单,可作为临床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组对15例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6例,阿米巴肝脓肿9例)施行经腹一期切开排脓后,脓腔内联合放置双腔气囊引流管和梅花引流管主动引流。引流彻底,病人恢复快。术后9天拔引流管。拔管后B型超声波(B超)复查证实脓腔消失,无任何并发症,疗效满意,尤其对巨大肝脓肿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7.
张太科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773-77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药物灌洗及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细菌性肝脓肿65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药物灌洗及置管引流治疗。结果穿刺联合药物灌洗及置管引流治疗成功率达100%,经复查B超,65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出院,未出现大出血、气胸、感染播散等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联合药物灌洗及置管引流术在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中具有安全、实用、疗效可靠、康复快、经济等优点,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12年5月期间,对45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肝右叶34例,肝左叶11例。结果:45例患者全部治愈,穿刺置管成功率达100%,无出血、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4~9天,穿刺置管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结论: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廉价、微创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 年1 月- 2012 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10 例(156 个病灶) 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110 例(156 个病灶)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其中86 例在穿刺置管引流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超声检查肝内脓腔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痊愈率达到78.2%(86/110)。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5/110)。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行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的体温平均恢复时间为(1.7±0.6)d,平均住院时间为(10.7±3.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2±0.8)、17.5±3.6)d](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7例(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不仅优于脓肿切开引流术,且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