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以及该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36例手足口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流行病学的主要特点.结果:手口足病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中感染和传播,但是最主要还是在儿童中传播.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发热、皮疹、口腔黏膜病变以及多种并发症等.结论:手足口病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做好卫生处理,包括饮食、居住以及环境卫生等.当发现患有该疾病时首先要入院进行隔离治疗,治疗期间搞好卫生,大多均可以快速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藤县人民医院985例住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人群、地区、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等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85例手足口病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14岁,主要集中在1~3岁(66.50%);性别分布为男性647例(65.69%),女性338例(34.31%);散居儿童居多820例(83.25%),幼托儿童151例(15.33%);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 (93.40%);临床上以皮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结论 手足口病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1~3岁年龄组病例数最高,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地区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方法对8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该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第三季度,该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托幼儿童及学生,且农村儿童发病多见,有明确接触史者少见,容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肌损害,预后良好.结论要严格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防止手足口病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680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儿童(97.2%),<3岁患儿发病构成比最高。男女比例为1.34∶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4~11月均有发病,高峰为4~6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45.08%,CoxA16占38.34%。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足口病17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多见于2~5岁的小儿,每年的6、7月份是高发季节。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接种预防措施。现对2007年5月18日至7月12日在我院儿科手足口病门诊诊断的手足口病患儿17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以找寻最好的防治途径。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感染性疾病科室收治的确诊患儿500例,对此50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发于三岁以下的患儿,上述500例患者中3岁以下的患儿有423例,占84.6%,而好发季节是7-9个月,有396例患病,占79.2%,另外有487例次出现发热,占97.4%,386例次出现皮疹,占77.2%,口腔黏膜病变499例次,占99.8%,有并发症的患者有356例,占71.2%。结论控制本病的关键就是预防,同时要搞好环境、食品、个人卫生,加强疫情的监控,一旦发现,及时进行治疗隔离上报,做好这些手足口病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7.
杨玉红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6)
手足口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将2007年5月18日至7月12日我院收治的17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流行病学资料2007年5月18日至7月12日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72例,男95例、女77例,男女之比为1.23∶1;年龄6个月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8年10月53例初诊患者的资料。结果全年发病,以4~6月多发。男女比1.8:1,年龄10月~31岁,中位年龄213岁。6岁以下占83.01%。2例再感染。28.3%患者伴有发热。手-足-口同时有皮疹者77.36%。皮疹常见位置依次为手(98.11%)、足(92.45%)、口(81.13%)、臀、大腿等。皮疹首发于手部者为56.60%,其他依次为口33.96%、臀32.08%、足30.19%。结论手足1:2病主要发生在6岁以下小孩。男性多发,可以再感染。仅部分患者发热。非所有患者同时有手-足-口典型皮疹。臀、大腿也是常见发病部位。首发皮疹最常见于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防止本病爆发流行。方法 对46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于3岁左右学龄前儿童,易发生集体感染;误诊8例,误诊率为17.3%;有2例并发心肌损害。46例均治愈。结论 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小儿手足口病预后良好,但易并发心肌损害。加强疫情报告,控制疫情扩散,是预防爆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诊断报告1365例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合当地医疗卫生情况提出防控策略。结果: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94.16%)、王吐丘疹及水疱疹(89.42%)为主。1365例患者中有183例重症患者,无死亡病例。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5月至9月,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的婴幼儿为主,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性别比为1.92:1。疫情分布于顺德区4个街道和6个乡镇,以容桂(20.23%)、大良(15.97%)、伦教(13.77%)3个街道为主。结论:5岁及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人群强化疫情监测和普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手足口病普通、重症病例的临床信息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的3 963例普通和重症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就诊信息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例在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重症病例在首诊医院构成、首诊是否明确手足口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病例转诊过程相对复杂;普通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发生比例低于重症病例。结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基层首诊医生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与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2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时间之前的患者纳入2012年组,共158例,此时间之后(实施严格的预防措施)的患者纳入2013年组,共96例。对比不同时间组各季度的预防效果、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后,2013年组的手足口病在各季度的发病例数均少于2012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年龄段均有手足口患儿,但均主要分布在1~4岁,其中2013年组的1岁、2岁等年龄段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低于2012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组手足口病患儿在症状和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组的致病病毒主要为CoxA,而2013年组的致病病毒主要为EV71,占比81.3%,显著高于2012年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主要在1~5岁婴幼儿群体中发病,近年来致病病毒已趋向为EV71,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可以较好地降低发病率,效果明显,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5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以14岁居多,占总数的71.11%(96/135);疫情出现后每月都有散发,以5、6月份居多;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男女比例为1∶0.63;临床表现所有患者都有手、足、口、臀等部位典型的皮疹,大多数伴发热90.37%(122/135),并发支气管炎及或支气管肺炎25例(18.52%),心肌损害70例(51.85%),脑炎42例(31.11%),并发症均较轻。97.04%(131/135)病程在9日内,104岁居多,占总数的71.11%(96/135);疫情出现后每月都有散发,以5、6月份居多;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男女比例为1∶0.63;临床表现所有患者都有手、足、口、臀等部位典型的皮疹,大多数伴发热90.37%(122/135),并发支气管炎及或支气管肺炎25例(18.52%),心肌损害70例(51.85%),脑炎42例(31.11%),并发症均较轻。97.04%(131/135)病程在9日内,1014日仅5例,给予利巴韦林、人血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扬州区域流行的手足口病以轻型为主,临床症状多数典型,常并发心肌损害及脑炎,并发症均较轻、及时有效进行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手足口病7285例,报告发病率113.93/10万;死亡2例,死亡率0.03/10万。全年都有发病,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呈双峰型。报告病例以1—4岁年龄组为主,占77.93%;实验室确诊病例以CoxA16阳性为主。报告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结论2012年宁夏手足口病发病率较2011年上升,较2010年下降,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特征,防控重点为控制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的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并寻找控制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接诊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122例手足口病患者中最小的发病年龄是7个月,最大14岁,0~5岁的发病人数占所有病例的84.4%,男童81例占66.4%,女童41例占33.6%,男女比例为1.98:1,发病的高峰季节是夏季,5、6月占全年病例的77.8%;散居儿童53例占43.3%,幼托学童69例占56.6%。结论手足口病是主要侵犯儿童的传染病,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在流行季节中托幼机构的儿童由于密切接触会有增加发病的机会。因此流行期间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珠海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荧光PCR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本和健康人群标本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ms A16,CoxA16)、肠道埃可病毒71型(enterovims 71,EV71)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319份临床样本EV71、CoxA16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6.02%,6.90%和30.09%;180份健康人群样本Ev71和CoxA16均阴性,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78%。在105份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男性68例,女性37例。1~5岁感染病例数最多,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86.67%。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占诊断总数的85.71%,高峰在6月。病例以散居婴幼儿为主。结论珠海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中EV71、CoxA16以及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实验室诊断病例以1~5岁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和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病特点,为及时有效的救治和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入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57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重症病例常有持续高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死亡原因主要为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以及脑干脑炎。重症患儿多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血糖及C反应蛋白升高。EV71感染占重症病例的大多数,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水平有逐年加重趋势,提醒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重症病例病情凶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