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学科特点与学科定位的论述。认为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中医理论是其学科发展的源泉,指出推拿学的发展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秉承中医学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思想,沿袭脏象、经络、五体学说,气血津液理论。以通经络,行气血为基本原则,抓住练功、手法这两大法宝,才是推拿学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归经理论体系作为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该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贯穿着中医理论和临床学发展的主要过程;其主要内容涉及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性理论等方面。本文拟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与归经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该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经络理论对于阐释经络的实质,推动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简要对这6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对经络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有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医经络的科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福 《北京中医》2004,23(1):18-20
应用现代医学理论 ,从微观结构试阐述中医理论中经络的实质。经络即两血管间的少离子带。并以此理论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曼    杜元灏   《陕西中医》2022,(10):1449-1451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 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 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将针灸临床诊疗病症分为躯体病和内脏病,分别以经典经络系统及多维度辨证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关于经络实质现代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因而,研究经络学说,探讨经络的实质,无论是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必须以中医观点为指导,以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才有可能不使这一研究步入岐途,最终揭示经络的实质。本文对从50年代兴起的“经络实质研究”的工作与有关假说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提出了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原创思维模式之一,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特别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理论的核心思维模式,贯穿于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疗养生等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在中医学中数学思维主要有3个方面的运用:①以数理哲学建构中医理论体系;②以数学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③运用数学思维指导临床治疗.中医数学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应引入现代数学方法认识人体生命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王居易 《北京中医》2013,(10):723-727
近代中医理论较多偏重脏腑研究,对经络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经络经典理论的解读和研究更少,造成了针灸学理论的滞后,影响了针灸学术的发展。笔者在研究《内经》等经典经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络医学理论”这一全新概念。本文从经络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经络气化功能及特点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并提出“认祖寻根”是培育、构建经络医学理论的源泉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现代医学理论,从微观结构试阐述中医理论中经络的实质.经络即两血管间的少离子带.并以此理论解释一些经络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脏腑、经络学说探讨壮族民间鼻饮疗法的理论基础,探寻壮族民间鼻饮疗法中所选择特色药物的性味、归经和特点,鼻饮的现代用途拓展、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开拓难点。  相似文献   

11.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更是针灸学的基础。早在《内经》成书之际,前人就对经络现象作了大量观察,留有许多精湛的论述。由于经络感传的现象早已证实,因而对经络实质的探讨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注目。本文仅就经络感传现象与横纹肌纤维之间的密切关系做一初步探讨。一、经络走行与肌纤维的分布:全身横纹肌大致以纵向排列,经络走  相似文献   

12.
针刺和中药同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配伍、制方、治则等方面都是相一致的。针刺理论是以经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针刺疗法直接作用在人体的俞穴上,而俞穴不论是经穴,还是经外奇穴,都离不开经络。中药与经络也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把中药的作用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结合起来,创造了  相似文献   

13.
<正>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是临床上三种分属于不同脏器的独立疾病,然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女性中三者的发病呈高度相关,常呈其中两种或三种疾病合并存在。笔者基于中医理论脏腑经络气血的整体观,尝试以经络为联系点,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讨了经络和血脉的关系,在经络的联胞通讯假说的基础上,对某些有关的主要经典论述作出了合理解释,对于经络实质等中医理论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于中医理论体系确立之时,它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医医疗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导,并有机的结合抽象思维方式,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框架,即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整体观念和以人体为中心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16.
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程海英指导:张如心关键词经络;针刺;感传;效能经络是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的一个复杂体系,因而经络在中医理论研究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经络要发挥其调整阴阳、运行气血的功能,就必须调动经气...  相似文献   

17.
经络的发现与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科学实验验证了经络学说,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并对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存在形态、发现途径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内视是发现经络的另一途径,中医理论是内视的真实写照,经络研究涉及的物质更微观,研究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信息     
经络实质研究又有新发展继“用核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经络实质”第一阶段成果通过鉴定之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经络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研究组.不久前又成功地用核技术测量出了气血沿经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向中医理论的定向化、数据化、准确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学属于应用科学范畴。中医理论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哲学理论部分)及中医理论的主体内容(医学理论部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精气神”、“五运六气”等学说,来源于哲学,也是中医理论的哲学部分。“阴阳”学说强调“阴阳互根”、“阴阳平衡”;“五行”学说将世界万物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并以“五行生克”来认识世界万物;“天人合一”学说包括两方面内容:“天人相应”和“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代原始的预测学及时辰医学;“精气神”学说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与宏观认识。中医理论的主体部分,包括“脏腑”、“经络”、“辨证施治”、“四诊八纲”、“理法方药”,以及中药理论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等等。“脏腑”学说是古代对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综合概括。“经络”学说是古人对信息传导、网络调控及管道运输的宏观认识与总体理解。“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点,但随着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改变,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两者共存,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防病治病的有效性。中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及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要求中医学与中医药事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树立良好学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求同存异,正确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是中医事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属于应用科学范畴。中医理论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哲学理论部分)及中医理论的主体内容(医学理论部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精气神”、“五运六气”等学说,来源于哲学,也是中医理论的哲学部分。“阴阳”学说强调“阴阳互根”、“阴阳平衡”;“五行”学说将世界万物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物质,并以“五行生克”来认识世界万物;“天人合一”学说包括两方面内容:“天人相应”和“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代原始的预测学及时辰医学;“精气神”学说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与宏观认识。中医理论的主体部分,包括“脏腑”、“经络”、“辨证施治”、“四诊八纲”、“理法方药”,以及中药理论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等等。“脏腑”学说是古代对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综合概括。“经络”学说是古人对信息传导、网络调控及管道运输的宏观认识与总体理解。“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点,但随着疾病谱与医学模式的改变,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两者共存,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防病治病的有效性。中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及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要求中医学与中医药事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树立良好学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求同存异,正确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是中医事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