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例AMI住院死亡者(病死组)与100例同期住院存活者(存活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死组中高龄、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多部位梗死及伴束支传导阻滞者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5);严重泵衰竭、危险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5).结论:严重泵衰竭、危险性心律失常、高龄、CPK峰值、多部位梗死、束支传导阻滞是预测AMI住院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前两者又是AMI的主要病死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AMI患者114例,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93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问总病死率36.7%。多部位、广泛前壁心梗、既往有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方式:泵衰竭(心衰、心源性休克或二者并存)死亡率52-3%,心脏骤停死亡率28.6%。心脏破裂死亡率4.8%,心外因素死亡率14-3%。结论老年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有糖尿病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06例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正常血钾组,对比两组的梗死部位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钾35例(33.0%),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6例(45.7%),下壁10例(28.6%),故正常血钾组相比更容易合并低血钾(P<0.01)。低血钾组泵衰竭、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死亡等心脏事件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平均64.2±7.9岁,男女之比1.631,60以上共37例(74%),男女比例相等,60以下共13例(26%),以男性为主.每例患者平均梗死面积2.1壁;再梗8例,占16%.就诊时心功能KillipⅡ~Ⅳ级占46%;死亡前心功能KillipⅡ~Ⅳ级占68%.发病到就诊时间5.2±4.1h、发病到死亡时间83.8±77.2h,其中24h之内死亡占24%.死亡原因中泵衰竭占60%、心脏骤停占32%、心脏破裂占8%.肺部感染与无肺部感染两组死亡患者在梗死面积上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肺部感染易发生在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排便患者与非排便患者两组死亡患者在心功能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排便死亡患者的心功能较差.以上两者因素与低血钾、进餐、心理应激、不良药物使用是梗死后导致死亡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其发生率52%,它们在不同程度上诱发及恶化心律失常、加重泵衰竭.结论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知识的普及仍十分重要,除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应系统治疗外,进一步强调缩短心梗的就诊时间,争取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冠脉、防止梗死面积扩大、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保护心功能.对那些年龄大、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差的患者一定要避免肺部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饱餐、便秘等不良刺激、合理用药,上述措施可能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对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死亡3例,1例广泛前壁心梗的患者因再发高侧壁心梗死亡,2例死于急性泵衰竭;6例转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余好转出院。心律失常具体情况:下壁+后壁心梗18例中无心律失常2例(11.11%),窦缓6例(33.33%),房室传导阻滞下壁8例(44.44%)中Ⅰ度5例,Ⅱ度2例,Ⅲ度1例,室早3例(16.67%),室速、室颤2例(11.11%),房早2例(11.11%);前壁+侧壁心梗20例中无心律失常2例(10.00%),房室传导阻滞下壁2例(10.00%)中Ⅰ度、Ⅱ度各1例,室早11例(55.00%),室速、室颤5例(25.00%),窦速3例(15.00%),房早6例(30.00%),房速4例(20.00%);前间壁心梗9例中无心律失常3例(33.33%),室早2例(22.22%),室速、室颤1例(11.11%),房早3例(33.3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与梗死部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增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住院的4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院内死亡分为生存组(385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16例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为7.45%,男性22例,占比5.29%;女性9例,占比2.16%。泵功能衰竭(包括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是院内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时间、心率、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随机血糖≥11 mmol/L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发病时间长、入院时心率快、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随机血糖≥11 mmol/L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5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和20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做临床对比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发生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构成比(36.47%)较非糖尿病者发生的构成比(10.5%)高(P<0.005);发生大面积梗死的构成比(32.94%)比对照组的发生构成比(15.5%)明显升高(P<0.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构成比(60.39%)及死亡构成比(22.3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39%、9%)(P<0.025和0.005),主要死因均为泵衰竭和心跳骤停;入院第一周内的死亡构成比(13.73%)较非糖尿病者(4%)明显升高(P<0.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无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第一周内及住院期的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39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89例AMI患者中 3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梗死多累及前壁 ,死亡时间多在发病 1周内 ;老年患者、大面积梗死、再梗死者病死率高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泵衰竭、心脏骤停及心脏破裂。结论 尽早防治AMI,挽救濒死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改善心功能 ,以达到降低AMI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对 32例再发性心肌梗死病例与同期住院的初发性心肌梗死进行对照临床分析 ,结果发现 :(1) 32例再梗死患者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13.6 % ,平均距首次梗死时间为 3.3± 2 .9个月。 (2 )再梗死时症状多不典型 ,病死率高 ,死因以泵衰竭为主。 (3)关于危险因素 ,再梗死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 (P<0 .0 5 )。因此 ,对于初次梗死后患者应对危险因素积极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有高血压症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以下简称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以下简称B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者病死率为18.03%,明显高于B组的8.11%,且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恶化程度及心泵衰竭程度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A组泵衰竭死亡6例,达9.84%,明显较B组的2.70%高,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因心破及其他原因死亡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血压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泵衰竭恶化并会诱发冠状动脉产生痉挛性收缩,而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11.
易远明 《河北医学》2013,19(9):1362-1366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IABP辅助下行冠脉造影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仅使用常规药物的AMI并泵衰竭50例PCI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尿量、临床症状、转归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IABP后50例低血压或休克状况,尿量明显增多,心率明显减慢(P〈0.01),且顺利通过PCI手术期,痊愈出院,仅5例死亡,成功率90.0%,死亡率10.O%。对照组50例中,37例患者血液动力学得以改善并接受PCI术,13例分别死亡,成功率74.0%,死亡率26.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BP辅助治疗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病人,可明显降低其心源性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生存率,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示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病人辅助治疗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4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AMI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结论i高尿酸血症与AMI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红凤 《当代医学》2011,17(6):68-6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溶栓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从CK-MB峰值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转变快,综合治疗十分必要,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服氯吡格雷后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口服氯吡格雷后白细胞是否减少分为白细胞减少组和白细胞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结果:1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服氯吡格雷后白细胞减少者13例,发生率为10.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心功能不全2个方面,白细胞减少组和白细胞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和心功能不全2个因素是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短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3 231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入院血压、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出院结局等临床资料。将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脑率中量表(NIHSS)≥10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栓塞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脑血栓者,腔隙性梗死者最低。吸烟(OR:1.228;95% CI:1.013~1.637;P=0.039),血脂异常(OR:1.264;95% CI:1.081~1.478;P=0.003),糖尿病(OR:1.371;95 %CI:1.075~1.747;P=0.011)与脑血栓的不良结局相关联;心房纤颤(OR:3.131;95% CI:1.206~8.128;P=0.019)和风湿性心脏病(OR:5.601;95% CI:1.561~20.091;P=0.008)与脑栓塞的不良结局相关联;年龄(1.011;95% CI,1.003~1.02))和饮酒(OR:1.428;95% CI:1.063~1.919;P=0.018)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不良结局相关联。结论脑栓塞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最高;在3种脑梗死亚型中,与短期不良结局相关联的危险因素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ng intervention,PCD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2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床旁预先植入IABP,早期在IABP支持下2h内行急诊PCI手术,分析转规与安全性.结果 122例置入IABP的术后患者SBP、DBP、MAP、SaO2、HR、PCWP、LVEF、CI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成功实施急诊PCI术.IABP平均使用时间(48±16)h,10例患者发生了与IABP相关并发症,但无1例严重并发症.穿刺部位小血肿4例,占3.28%;穿刺部位渗血3例,占2.46%;出现术侧患肢远端缺血2例,占1.64%,经回撤IABP鞘管后症状消失;反搏不良l例,占0.82%.置入IAB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4.9)天,死亡8例,病死率6.56%,住院存活率为93.40%(114).结论 及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支持下PCI,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48例健康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深圳市9684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季节、时间分布、发病诱因、梗死部位等因素,并将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及生活习惯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冬季与春季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7∶00~12∶59发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发病诱因中以过度劳累为主,而梗死部位以前壁梗死为主,其发病率均高于其他诱因及梗死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伴发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指数〉100、饮酒指数〉150、无锻炼习惯及高盐高脂饮食)均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季节、时间分布及诱因、梗死部位均有其特点,且相关因素较多,应给予这些方面以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