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28岁.反复左上腹部疼痛1年,加剧5天人院.近年来间断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有时伴有黑便.给予口服抗酸及胃黏膜保护剂后缓解.查体:T36℃,BP 105/75mmHg.一般情况尚可.左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饱满,似可扪及肿块,但边界不清,稍有压痛.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2 9岁 ,因左上腹胀痛 5个月 ,反酸、嗳气 1年余 ,门诊以“胃体平滑肌瘤”收入院。曾行钡餐检查示“中度胃下垂并胃炎” ,服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端贝克等无效 ,伴恶心、呕吐。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心、肺正常。剑突下偏左压痛 ,可触及一 3 .0cm× 3 .5cm肿块 ,活动度大 ,表面光滑 ,质中等 ,腹水征 (- )。胃镜示 :胃体部可见一 4 .2cm× 3 .3cm大小隆起 ,胃粘膜基本正常。活检示 :慢性浅表性胃炎。拟诊胃体平滑肌瘤收住外科 ,择期行肿瘤单纯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位于胃大弯侧肌层内。病理报告 :胃壁异性胰腺合并慢性胃炎。讨  论 …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29岁。因呕血、黑便八小时来院就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查体:腹平软,上腹剑突下稍偏右有轻压痛,余无名显阳性体征。急诊胃镜检查:胃体窦交界处大弯侧有一类似息肉样肿物伴出血,病变性质不明。保守治疗24小时,未能控制出血,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取病变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为胃内异位胰腺症合并溃疡,遂行病变胃壁局部切除手术。术后再次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4.
胃异位胰腺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晶京  谭红  王振华 《重庆医学》2000,29(6):528-529
异位胰腺 (ectopicpancreas)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异常疾病 ,发生部位广泛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困难。我院自1973年 3月~ 1999年 9月胃镜诊治胃异位胰腺共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男 3例 ,女 5例。年龄 2 6~ 6 1岁 ,平均年龄 35岁。 8例均经 1~ 7次胃镜检查。 4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 ,其中 3例是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后病检 ,1例为外科手术后病检 ,其余 4例均具有镜下胃异位胰腺的特征性表现。随访 5例。1 2 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有嗳气、上腹隐痛、胀痛、灼热感症状 ,1例曾有黑便史 ,1例…  相似文献   

5.
<正> 胃内异位胰腺(或迷走胰腺)是发生在正常解剖部位以外的胰腺组织。常见的部位是胃窦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或肌层。其次是空肠、回肠、美克耳氏憩室壁、食管、横结肠、胆囊等部位。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常见  相似文献   

6.
异位胰腺又称迷路胰腺和胰腺残余,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异常。迄今国内报告200余例。因无特殊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自1976年至今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共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异位胰腺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浙江实用医学》2000,5(1):F003-F003
胃异位胰腺临床上较少见 ,Barbosa估计每 5 0 0次上腹探查手术中仅有 1例 ,胃肠道异位胰腺占异位胰腺总数的 70 %左右 ,其中胃占 2 5 %。现将我院自 1981~ 1999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4例胃异位胰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3~ 5 5岁 ,平均 44岁。1.2 临床表现  4例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 ,但均无恶心、呕吐 ,无呕血及黑便史 ,均有上腹部深在压痛 ,未及包块。1.3 特殊检查  4例术前经胃镜检查示胃小弯平滑肌瘤 1例。胃窦部隆起性病变 2例 ,胃小弯息肉样病变 1例。 3例术前…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住院号43946。1年前自觉上腹部胀痛,餐后尤甚,曾在当地卫生院服中药后好转。半年后上腹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呕血、黑便,量约800ml,X线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输血、止血、抗溃疡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1个月前又突然呕血、黑便,量约600ml,急诊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 ,31岁。上腹部不适年余 ,伴不规则隐痛 ,间发返酸、嗳气 ,有时呕吐 ,呕吐物为无色酸性液体 ,夹有食渣 ,无呕血及黑便史 ,曾服雷尼替丁、硫糖铝等无效。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粘膜无糜烂及溃疡。胃彩超检查示胃窄部前壁近小弯处溃疡性肿块大小约 5cm× 4cm ,厚约 2  相似文献   

11.
胃重复囊肿是非常少见的胃肠道畸形,占整个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的2%~4%。因为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 现非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现阶段只能依靠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应注意异位胰腺的合并切除并结扎胰腺管道。南 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1例成人胃重复囊肿伴异位胰腺,给予胃部分切除术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经纤维胃镜检查的154例病人取胃粘膜涂片观察了幽门弯曲杆菌(PC)的分布情况,并经组织学检查。观察表明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和慢性胃炎各组中大多有PC存在(l42/154)。组织学上伴有急性活动的慢性胃炎PC的分布往往以成簇分布为主,而无活动性的慢性胃炎PC的分布以散在为主。提示PC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26-128
胃异位胰腺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常于行胃镜检查时发现,由于病变多位于黏膜下层,胃镜病理活检难于确诊,临床确诊依赖于超声内镜及内镜下治疗后术后病理活检。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由于黏膜下剥离术能完整大块地切除病变组织,获得病理诊断,黏膜下剥离术成为胃异位胰腺有效且安全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胃相关疾病使用B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收治的胃疾病患者共240例,先用饮水法进行胃B超检查,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使用B超诊断后的患者再次通过病理和胃镜进行诊断,检验两次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超声诊断胃溃疡的准确率为25%,诊断胃癌、慢性胃炎的准确率分别为76.47%、62.50%,对胃溃疡诊断的准确率较低,而对胃癌、慢性胃炎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可用于诊断胃疾病,准确率较好,方法简单,但对于胃溃疡等难以确诊的疾病,需要用胃镜或病理诊断作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腹胃超声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诊治的129例胃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由经腹胃超声检查首诊发现胃部病变,再行胃镜检查并以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最终诊断为胃癌.采用McNemar方法比较胃镜和经腹胃超声检查的提示性病灶检出率、总体定性诊断准确率和胃不同部位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胃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占93.0%(120/129),早期胃癌占7.0%(9/129).以最终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经腹胃超声检查无假阳性病例,病灶检出率为100.0%(129/129);胃镜检出胃部病灶128例,检出率为99.2%(128/129).1例胃镜未检出病灶的患者,经腹胃超声检查显示胃窦部胃壁显著增厚,而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粗大皱褶,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但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分化腺癌.胃癌声像图显示为增厚性、凹陷性和隆起性病变分别占46.5%(60/129)、41.1%(53/129)和12.4%(16/129),病变胃壁的最大厚度和长径分别为(13.5±5.1)mm和(56.8±24.9)mm.经腹胃超声和胃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4%(96/129)和82.2%(106/1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胃超声和胃镜检查对胃窦癌、胃体癌、胃角癌、胃底癌、贲门癌、残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腹胃超声具有良好的胃壁病变检出能力,积极推广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2~2 0 0 2年收治2 2例PGML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90 .9% ,总5年生存率5 1%。结论 PGML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外科治疗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残胃癌39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姑息性手术切除14例,剖腹探查术2例,并对手术方法、术后生存率进行总结。结果:39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76.5%。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22.5%,2年存活率63%;非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为0,2年存活率为58%。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患者,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外科治疗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胃异位胰腺内镜下特点,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胃异位胰腺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明确的58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5例,平均39.6(14 ~75)岁,包括行EMR 20例和行ESD 38例,总结其内镜特点,比较EMR和ESD的治疗效果.结果 部分患者以上腹部隐痛、腹胀为主诉;均单发黏膜下包块,表面完整,典型者可有中心脐样凹陷,占27.6%(16/58);超声内镜发现多来源第3层,回声不均匀,有时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一致,达100%(58/58).行EMR20例,复发率20.0%(4/20),无并发症;行ESD 38例,无复发,2例术中出血和2例穿孔.ESD与EMR治疗胃异位胰腺相比,复发率低(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诊断率高,ESD治疗胃异位胰腺较EMR复发率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In 1970, 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patient with increased alpha fetoprotein (AFP) in his serum and liver metastatic tumor was reported by Bourreilile et al. At that time, it was realized that 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ould produce AFP. In 1985, Ishikura et al reported 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like differentiation in a primary gastric tumor and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ion of a "hepatoid carcinoma". Subsequent documentation of this unique histopathologic feature has been made in other extrahepatic sites including the esophagus, papilla of Vater, colon, lung, gallbladder, adrenal gland, kidney, urinary bladder, ovary, uterus, vagina, testicle, and small intestine. However, the number of cases is very small. Hepatoid carcinoma is a primary extrahepatic neoplasm exhibiting featur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erms of morp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behavior. But histopathologically it is very rare. Many but not all cases, present with an elevated serum AFP. Taking a wide view of various literatures it is evident that hepatoid carcinoma has mostly been found in the stomach and very rarely in the pancreas. To date, only eight cases of hepatoid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present a case of hepatoid 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arising in an elderly man without evidence of residual disease eight months after local resection of the tumor.[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