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共收治了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LIF技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和VA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3个月,术前JOA评分(6.62±1.38)分,术后(26.03±1.12),术前VAS评分为(7.3±1.51)分,术后为(2.3±1.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硬膜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了术前症状,疗效好;操作空间安全、减压有效、固定可靠,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4%,诊断主要靠CT和MRI检查.自1997年6月~2005年5月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873例,其中极外侧椎问盘突出症45例,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15%.  相似文献   

3.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LIF治疗1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3例单侧椎板切除减压,6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采用VAS、ODI标准对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手术时间120~170(144±17)min,术中出血量200~450(250±72)ml。术中无脊髓神经根损伤。19例均获随访,时间24~66个月。VAS:术前为7.7分±0.8分,术后24个月为1.9分±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前为55.2%±6.3%,术后24个月为2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植骨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结论 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恢复并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单个Cage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内固定与联合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打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将其随机分为单侧组20例、双侧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单侧组患者比双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单侧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评分(P<0.05),双侧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评分(P<0.05);术后随访37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发现Cage下陷,其内置物未发生断裂、松动移位,患者均无假关节形成。[结论]联合单侧椎弓根内固定单个Cage融合术较联合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打压植骨融合术其近期效果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减少住院费用;长期结果来看,两种手术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0~65岁。突出节段:L1~24例,L2~33例,L3~45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同时伴或不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皮肤麻木等症状;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均≥6个  相似文献   

7.
经椎间孔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在显微内窥镜辅助下椎管外经椎间孔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4月对2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显微内窥镜下经椎管外椎间孔入路切除突出椎间盘.松解神经根,解除脊髓压迫;7例合并腰椎失稳者除切除椎间盘外,同期行内窥镜下椎间自体骨植骨、cage融合术。应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采用Brantigan X线法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55min;出血量60~140ml,平均110ml;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防6~22个月,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本组优25例,良4例;7例腰椎失稳患者按Brantigan X线法评价,均获得椎间融合,平均融合时间7.5个月(6~9个月)。结论:采用显微内窥镜下经椎管外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效果良好、不进入椎管、不干扰椎管内环境、可行镜下椎间融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融合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盘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结果 该术式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95%.结论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可有效地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的后柱结构从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08-2015-01,共有2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我院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腰腿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采用ODI功能评分及改良Mac Nab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5~125 min,平均85 min,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8个月,手术前腰腿痛VAS评分术前为(8.6±2.5)分,术后当天为(2.0±1.1)分,末次随访(1.8±0.8)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为(65.4±21.8),末次随访为(1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患者出现感觉异常;1例出现髓核残留,另有1例术后9个月复发,均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翻修后症状缓解。按照Macnab标准评定,其优良率为9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的效果。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PLID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49±27.17)min,术中出血量(131.30±46.80)mL,住院时间(6.20±2.26)d。术后随访12~18个月,术后各时段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MacNab标准判定疗效,治疗优良率为91.67%(33/36)。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PLID,创伤小,术后恢复及症状缓解快,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传统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TLIF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改善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下床时间短,费用少(P0.01)。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JOA改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LIF降低了术中对于椎旁软组织的破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某些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或手术后症状仍未改善 ,其中有些可能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现就近年收治的 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长征医院进修期间所获资料 )加以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8~ 72岁 ,平均 5 6岁。病程 3个月至 2 1年 ,平均 2 3年。 12例均为单节段突出 ,7例有明确外伤史。 9例为椎间孔型 ,3例为椎间孔外型。L2 / 31例 ,L3/ 45例 ,L4/ 5 5例 ,L5 /S11例。左侧突出 5例 ,右侧突出 7例。 12例均有腰痛伴下肢或臀部放射痛 ,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16例被确诊为FLDH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压迫神经根的极外侧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和松解受累神经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分,末次随访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0ml;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采用VAS评分评定,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本组优12例,良2例,可2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FLDH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3例出现延误诊断。12例均获得随访,优11例,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同序数神经根,CT扫描是较好的检查手段;手术可选取不同的术式,单纯极外侧者以椎旁肌间隙为佳。缺乏系统认识是其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自1994年以来采用胶原酶经腰椎间孔硬脊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2例。本方法,采用胶原酶1200U注入突出节段的硬脊膜外腔,让药物渗透到病变的椎间盘内,达到了溶解的目的。经随访优良率达91%。结论;作者认为本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病人痛苦少,无后遗症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年龄42~68岁,平均52.3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测评入院时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腿疼痛程度),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行CT检查了解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96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8.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良率为94.79%。末次随访时行CT检查,均无内固定失效和椎间不融合发生,6例发生椎间融合器塌陷入终板,但无不适,考虑与骨质疏松或过早负重活动有关。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优点。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00min,术中平均出血450ml,无神经损伤、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9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采用V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腰腿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腿痛及腰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79例患者中,优40例、良31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9.87%。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MRI辅助下制定后外侧穿刺入路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在MRI辅助下定位后外侧穿刺入路经皮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6例,分析治疗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及Macnab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8~30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按VAS评分标准,腰、腿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按照MacNab评分标准,终末随访时9例优,4例良,2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81.3%.无穿刺损伤神经根现象,复发髓核脱出1例,开放手术恢复良好.结论 MRI辅助后外侧定位靶点射频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 ,其发生率为 0 .1%~ 4.1% [1、2 ]。我院于 1987年至 1999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36例 ,其中极外侧型共 9例 ,有 5例采用椎旁椎板侧方入路手术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8岁至 5 2岁 ,平均41岁。病史 1个月至 12个月 ,平均 6个月。突然发病者 4例 ,逐渐发病且加重者 1例。 4例腰痛轻微 ,1例无腰痛 ,腰椎活动正常者 3例 ,活动受限 2例。直腿抬高小于 70°者 2例。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且合并该肌萎缩 4例 ,相应神经支配区表现麻木、疼痛 5例。膝腱反射减弱或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