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经文,先贤及后世多从或治阴,或治阳分开来论述。如王冰注云;“所谓从阴引阳,从阳治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也。”张介宾注云;“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亦上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义。”高士宗注云:“阳盛则阴虚,故阳病当治其阴;阴盛则阳虚,故阴病当治其阳。”张志聪注云“治,平治也,如感天之阳邪,则当治人之阴  相似文献   

2.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众知本篇主要内容在于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借以说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而此句正是指导临床确定治疗原则的纲领。然而,古今医家对此句的理解却不尽一致,亦不尽完善。细究《内经》本意,个人认为此句意义有三,简而析之。祈诸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3.
争论概况自《内经》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蜂起各抒己见,看法各异,使学者莫衷一是。今择其有代表性的几家意见,陈述于下:如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唐·王冰  相似文献   

4.
拜读贵刊1982年第1期所载“‘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辨析”一文,颇受启发。我们同王锡安同志一样,对历代医家注释都感觉不甚满意。我们认为,正确理解这段经文的关键,是首先弄清“阳病”、“阴病”的概念。“辨析”一文虽然从多方面对经文作了探讨,但对“阳病”,“阴病”的概念仍含糊不清,如文中说;“阳盛固属阳病,阳虚也应是阳病……阳病既可以治阴也可以治阳”等等,给人的印象是模棱两可。为此,我们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为商榷。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第七条说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 ,七日愈 ;发于阴 ,六日愈 ,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关于“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历代注家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1 认为发于阳是发生阳径 ,发于阴是发于阴径  如钱潢说 :“发于阳者 ,病入阳径而发也 ;发于阴者 ,邪入阴径而发也 ,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 ,阴胜则身寒’ ,阴阳更胜之变也。”2 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 ,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如张隐庵说 :“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 ,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 ,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  相似文献   

6.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浅释葛英华,刘建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厥阴;少阳;喉痹;内经“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这句话出自《素问·阴阳别论》篇中。本篇主要讲述人之十二经脉之阴阳属性,即有三阴三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  相似文献   

7.
温为阳邪,最易伤阴。在病理过程中,容易耗伤津液,常常会有亡阴的症状出现,故热症亡阴,古人早有了很全面的治疗方法,因而在处治上是比较容易的,但也有在热病过程中由于阳气素虚,汗出过多,不止亡阴,同时也会出现亡阳。如汗出肢冷、烦躁脉脱等一系列阳气外脱的症状,是温热病中或有的变例。比较亡阴更为险恶。治不如法,便会厥脱死亡。《伤寒论·阳明篇》211条云:“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这对热病亡阳早有提及,而历代医家很少研究,以为病本热邪,必伤阴液,故侧重救阴方面,而救阴与救阳的用药,基本上又是矛盾对立的,治疗稍差,生死立判。现把有关热  相似文献   

8.
浅谈“阴吹”的病机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吹,是指妇女阴道有气体排出,并带声响的一种病症。此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妇女杂病脉证并治》:“胃气下泄,阴吹然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发煎导之。”认为阴吹的病因是大便秘结,压迫阴道变窄,浊气通过狭窄之处而发出阴道排气有声,且连续不断,治疗用猪膏发煎,以润导大便,缓解阴道紧张,则阴吹自消。此乃张仲景论阴吹之理。在此基础上,后世又有不认识,如:吴谦认为,阴吹的病机是胃气实,而肾气虚,《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指出:“肾虚不固,则气下泄,阴吹然而下喧,谓前阴出气有声也,此谷气之实,谓胃之实,而肾气虚也,以诃梨勒丸,固下气然而泻谷…  相似文献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夭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文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诸家解释各异。有曰:“有阳趋向于旺盛,则阳气生发,阴...  相似文献   

10.
“冲气”为病辨治初探梁胜斌白银公司职工医院关键词《金匮要略》冲气中图分类号R256.12“冲气”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十二》“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相似文献   

11.
妇科阴缩病验案二则王作林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650021)阴缩病系指妇人前阴内缩,大小阴唇缩至阴道中,致使阴道形成平整光滑较大的孔洞。历代医籍对此病少有记载,仅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提及此病,治之颇为棘手。吾从医34年,仅见二例,深觉此症罕见怪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阳有余阴不足”论及“阳不足阴无余”论的着眼点及立言之由的不同,辨析了二者的区别在于:朱氏的“阳有余”,概偏指病理的妄动之相米,而相米损耗阴精,故云“阴不足”;张氏的“阳不足”指人体的真阳易于损耗,而阴阳互根,故曰“阴无余”。“阳有余”之“阳”变有指“生阳之气”的生理成分,但其内涵小于真阳。丹溪与景岳二说可并存,景岳之说补充了丹溪学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不寐是指因阳不入阴、阴无以纳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太少和没有深度,轻者入睡困难,重者彻夜不寐,或时睡时醒,寐而不酣,或醒后难以入睡,以致疲劳不能消除,体力与精力难以恢复,直接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日久引发他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金匮要略》记载:“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仲景创立六经辩证和八纲辨证,应用“治未病”理论于临床疾病的防治中.  相似文献   

14.
元·倪维德所撰《原机启微》一书,有方有法,有论有案,议理精明,颇多创见。本文拟就其眼病证治试作探讨。一、眼病求原谨察病机倪氏治眼病特别注重探本求原,详审病机。是书对眼病的病因病机论治甚详,分类精细,其说甚明。现将其归纳如下: 1.阴阳病机“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扁鹊难经·二十四难》)这都说明眼必须在阴阳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正常的视物功能。如阴阳偏盛偏衰就会导致眼病发生。故倪氏在该书中充分运用了阴阳理论指导眼病的辨证论治。他指出:①阳衰不能抗阴。认为脾胃受伤,则阳气下陷,而阴气独盛,阳不能抗阴,于是阳气陷入阴中不能自振,故夜视罔见。②阴弱不能配阳。认  相似文献   

15.
若干年前,我去报考上海市第一届中医研究班,临考时,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展开试卷。考题:试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该段经文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  相似文献   

16.
“阴吹”一证,始见于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发煎导之”。后世中医妇科典籍论述不多,且治法方药大多不离猪膏发煎,临床亦不常见。其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余随中医妇科老中医侯杏香临证时,遇一例阴吹患者,先宗金匮猪膏发煎不效。后获师教以桂枝汤加味后病瘥。今录于后,盼同行教正。  相似文献   

17.
跷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叶天士擅长采用奇经辨证方法治疗各种内科病,在治疗“卫气夜不入阴,阳跷脉盛”型不寐时提倡以“半夏秫米汤”为基础方加减。若病机包括“厥气客于胃”,则治以加减温胆汤类方;若病机包括“阳伤痰阻气道”,则治以加减外台茯苓饮。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冬病夏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病夏治即根据祖国医学“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定者温之”“虚者补之”和“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以及“同气相术”“天人相应”及理论和治疗原则.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大伏天和变应性鼻炎的相对缓和期进行治疗,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促使体内阴气渐旺,祛除体内陈定,温固无阳,以达到从根本上改变患者虚弱体质,从而控制变应性鼻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阳加于阴谓之汗”,语出《素问·阴阳别论》。历代注家大致有两种认识:一是以脉识证,一是以散热性汗出的机理为解。此两种观点实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出表现于外的脉象,另一方面从汗出的内在机理为解,综合二者,实为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