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军 《右江医学》2011,39(3):285-286
目的通过对柳州市319922例无偿献血者丙肝(HCV)抗体检测和结果分析,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中丙肝抗体的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CV抗体检测,有效预防输血后丙肝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CV抗体。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市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319922份,丙肝抗体阳性反应2655例,阳性率为0.83%;2004年到2009年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呈现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1.19%下降至2009年的0.54%。柳州市与来宾市两地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在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χ2=3.46,P>0.05)。结论柳州市的血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假阳性及灰区样本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丹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模式,减少血液的报废.方法 对2008年至2011年来我站无偿献血的人群梅毒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近几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的发展趋势以及梅毒阳性者分布特征.结果 本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从2008年至2011年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梅毒感染者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年龄、文化程度、献血次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以及第一次献血的人群中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在初筛检测时有条件的最好能做TP金标检测,尽量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1 226 507例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确定梅毒感染低危人群,为安全输血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广州地区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数据进行分析.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采用ELISA试验,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标本采用TPPA试验确认.结果 1 226 507例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率为0.45%.其中单位员工、大专院校学生、流动人员和其他献血人员(包括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4%、0.14%、0.69%、0.29%;年龄在20~39岁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5 126例,占梅毒抗体阳性者的93.4%:梅毒阳性率不同年龄和职业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地区2005-2009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无明显上升趋势.大专院校学生和单位员工为梅毒感染低危人群,可作为主要献血人群,发展献血者队伍.采供血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无偿献血筛查工作,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2002~2008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海南省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方法用ELISA法对2002—2008年海南省342965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并将献血人群分为学生、现役军人组和其他职业组,采用)(2检验对梅毒抗体检测及分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2965名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2940例,感染率为0.86%,2002—2008年的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6%、1.23%、1.15%、0.82%、0.59%、0.67%、0.64%,其中学生、现役军人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278例,占其献血人数的0.26%,其他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2662例,占其献血人数的1.12%。结论海南省2002—2008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学生、现役军人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较低,X2=633.852,P〈0.05,今后可重点从学生、现役军人群体中招募血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2~2007年柳州市14903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以确保输血安全和保护受血者利益。方法使用ELISA法对2002~2007年33个民族149035名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测定。结果检测无偿献血者149035人次,不合格1762人次,HBsAg阳性率为1.18%,不同采血模式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样本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模式2中首次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1.57%。重复献血者血清样本HBsAg阳性率为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模式1中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无偿献血者HBsAg检测,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蓉  秦银鸽  毛学锋 《重庆医学》2015,(31):4428-4430
目的:对玉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开展合理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林市2009~2013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的结果,按年份、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2009~2013年玉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为0.82%,呈逐年下降趋势;按年龄、职业、学历分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份、性别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供血机构应加宣传力度,发展一支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武丽娟  李新建 《当代医学》2012,(36):161-162
目的了解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经血传播梅毒.方法对2008~2011年安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无偿献血者梅毒总阳性率0.45%,其中男性阳性率0.284%,高于女性阳性率的0.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及献血前的咨询,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避免使用新鲜血,才能有效降低通过输血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8.
覃军 《广西医学》2010,32(11):1418-1419
目的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IV抗体检测,预防输血后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柳州市14952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反应351例,阳性率为0.23%;确证试验阳性107例,确证阳性率为30.48%。各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者,为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但并未见有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枣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率及流行情况,选择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为献血者的筛选工作提供借鉴,降低血液的报废率,预防经输血传染梅毒。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06-2011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初检复榆都呈阳性或单试剂双孔复试都呈阳性者即判定为阳性(血液报废)。结果:2006-2011年间145133名无偿献者梅毒感染总阳性率,感染者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感染者年龄多为18~40岁。结论:枣庄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近几年稍微增高趋势,针对其流行情况和特点,认真做好无偿献虹者的招募,体检咨询和血液榆测工作,预防经输血传染梅毒。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净红利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673-674
目的提高血液质量,增强输血安全,切断TP经输血传播途径。方法采用ELISA对96076例初次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选,初复检结果阳性者用TPPA进行确认,确认阳性者按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统计。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96076例初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确认结果阳性者826例,阳性率为0.86%;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56%,1.11%,0.67%,0.65%;18岁~55岁3组不同年龄段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0.51%,1.13%,1.12%;5组不同职业阶层以工人和农民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14%和1.02%。结论初次无偿献血人群中31岁~55岁是梅毒高发年龄段;工人和农民是梅毒高发职业阶层;梅毒感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林国奎 《当代医学》2011,17(20):157-158
目的杜绝梅毒和AIDS经输血途径传播的发生,控制梅毒和AIDS的传播与蔓延,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的66506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的梅毒抗体、HIV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梅毒抗体初筛阳性496例,阳性率0.7458%;梅毒抗体复检确认494例,阳性率0.7428%。HIV抗体初筛阳性46例,阳性率0.0692%;HIV抗体复检确认30例,阳性率0.0451%。首次与非首次献血者、不同年龄组的梅毒检测结果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梅毒检测结果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应向首次献血者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与相关知识,倡导低危献血,并鼓励非首次献血,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柏乡地区无偿献血者1 16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Ig G抗体并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165名无偿献血者中,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83例,阳性率为7.12%。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献血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3.20,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5.46,6.31,P0.05)。结论柏乡地区健康无偿献血人群弓形体抗体有一定的阳性,说明可能有弓形虫感染,应加强献血者弓形虫健康教育和感染监测,避免输血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感染流行趋势,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依据,减少血液及血制品浪费,保证血液安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2005年-2017年无偿献血者TP感染情况;分析2010年-2017年无偿献血者TP感染流行趋势变化,比较并分析2010年-2017年初次和重复献血、不同献血模式、不同血型、不同性别的感染状况。结果 乌鲁木齐2005年-2017年无偿献血者TP感染阳性率较高,且从2010年TP阳性率上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由0.364%升为0.681%。初次献血者阳性率0.823%(2021/245544)显著高于重复献血者阳性率0.154%(244/158452);全血献血者阳性率0.793%(2167/273370)显著高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0.075%(98/130626);不同血型和性别献血者梅毒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A型0.560%(662/118241),B型0.583%(694/119070),O型0.534%(675/126447),AB型0.582%(234/40238);男性0.551%(1506/273370),女性献血者0.58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区无偿献血者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1月1日~2011月12月31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抗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方式、献血组织形式进行分层,回顾性调查分析各层5年间的整体情况。结果2007~2011年5年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1065177人次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阳性者4923例,阳性率为0.462%;女性的阳性筛查率高于男性(χ2=27.84,P〈0.05);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职业献血人群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率排序为农民〉其他〉工人〉职员〉学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献血形式以及不同献血组织形式献血人群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采项目的抗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高于全血,高中以下人群和家庭互助人群的阳性率最高。结论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的重要环节,根据本地献血人群的特点,应选择低危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和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成为固定献血者。同时,提高检测效能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及分布特点,针对性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从而招募合格的献血者,提高血液质量并降低输血后梅毒感染的风险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21581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总结梅毒在人群中感染及分布特点。结果:本地区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不合格率为0.226%,2008年~2012年随着采血人次的上升呈现先升后下降趋势;职业为工人农民的26~45岁青壮年检出率最高,学生军人最低结论:我国献血法提倡学生军人国家公务人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但是更多的企业团体、农民等多个阶层,因此可以针对性开展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社会道德及普及性卫生知识、预防性病传播途径知识,保护好珍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西安某医院1999/2002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TRUST及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检,阳性者用TPPA法确认. 比较不同时间、年龄、职业分布上的感染率. 结果: 西安某医院1999/2002年85 474名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率为2.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以31~5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P<0.01),职员与个体户梅毒感染率远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结论: 西安某医院1999/2002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7,8,9,10月共1905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观察TPPA法和ELASE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153名献血者和随机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职业、婚姻观察与梅毒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共检出梅毒阳性者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804%,两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梅毒阳性发生率与非病理因素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青壮年较高,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教育及大学以上者较高,以高中中专教育者为主,从事服务业者高于其他职业,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梅毒阳性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有关,与ABO血型、民族及献血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7,8,9,10月共1905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观察TPPA法和ELASE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153名献血者和随机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职业、婚姻观察与梅毒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共检出梅毒阳性者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804%,两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梅毒阳性发生率与非病理因素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青壮年较高,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教育及大学以上者较高,以高中中专教育者为主,从事服务业者高于其他职业,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梅毒阳性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有关,与ABO血型、民族及献血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与非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7,8,9,10月共1905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观察TPPA法和ELASE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有无差别;对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153名献血者和随机抽取126名合格献血者,根据献血档案进行统计分析非病理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献血次数、血型分布、职业、婚姻观察与梅毒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梅毒阳性者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804%,两种检验方法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梅毒阳性发生率与非病理因素中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青壮年较高,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教育及大学以上者较高,以高中中专教育者为主,从事服务业者高于其他职业,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结论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梅毒阳性献血者与非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有关,与ABO血型、民族及献血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20.
练新飞  黄永梅  杨宁丽 《吉林医学》2012,33(20):4332-4334
目的:分析增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检测结果情况,为招募低危固定献血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增城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评价不同献血人群与血液检测阳性率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年龄组其血液检测总阳性率及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阳性率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增加,18~30岁组阳性率最低;②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③不同职业阳性率不同,其中农民血液检测阳性率最高;④大专以上文化献血者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其他献血者,小学文化献血者阳性率最高。结论:18~30岁献血者、学生和军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是增城地区招募固定献血者的主要对象,为加强献血者招募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血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