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诊断和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象和方法对临床已确诊或拟诊为冠心病(CHD)292例行CAG,男216例,女76例,年龄21~76岁,其中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64例,典型心绞痛59例,不典型心绞痛或无症状但至少有一项CHD易患因素,同时心电图有ST-T改变者123例,心律失常42例,心脏瓣膜病术前检查4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287例,桡动脉途径5例。结果冠脉正常者168例,狭窄124例,其中单支病变占42.7%,2~3支(含左主干)占58.3%;轻度狭窄1.6%;中度狭窄19.4%,重度狭窄为79%。结论通过CAG可以明确诊断CHD及全面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为外科手术依据,也提示CHD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冠脉病变已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选年龄≤45岁的59例CHD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21例)和心肌梗死(38例)两组,分析并对比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脉病变的对应关系。结果:冠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6.7%,冠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6.3%,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有7例CAG未见异常占11.9%,2例系变异型心绞痛,5例系急性心肌梗死;仅有7例存在侧支循环。结论:中青年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AG正常。  相似文献   

3.
286例冠心病病人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家强  曾知恒 《医学文选》2003,22(3):263-26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AD)的一致性。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CAG及ECG检查。结果 286例CAD病人,典型ECG阳性率仅35.66%,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狭窄50%~70%组阳性率12.90%,狭窄702,5~90%组阳性串19.26%,狭窄≥90%组阳性率76.40%;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比较,单支病变组阳性率42.10%,双支病变组阳性率14.68%,三支病变组阳性率66.28%。结论 部分CAD病人没有典型ECG改变,常常引起漏诊。对有典型病史者,应尽早进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初诊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决定是否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重要性。方法 对临床初诊为CHD患者的心电图和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表现有CHD临床症状的66名患者中,心电图检查无心梗及ST—T特征性改变者12人,冠状动脉造影后无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者12人,符合率为100%,心电图检查有心梗及ST—T改变者54人,冠状动脉造影后确定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者41人,符合率为76%。结论 对心电图表现无特征性改变、具有CHD临床症状的患者,行CAG检查可有效排除CHD;对心电图表现有特征性改变的CHD患者,及早行CAG检查。可为CHD患者尽早做出正确诊断,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为及早行介入疗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在分析冠心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CHD(冠脉狭窄≥50%的“金标准”),且前期行TET检查患者的资料.结果 164例CHD患者中TET结果阳性136例,TET诊断敏感性为82.9%.CHD患者中TET诊断阳性率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诊断阳性率与冠脉病变血管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检查在CHD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断阳性率与冠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数目均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80岁以上C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均为男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84.6%、61.5%和15.4%。有吸烟史者占30.8%。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1.5%、7.7%和30.8%。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84.6%、92.3%、92.3%和53.8%。CAG显示:冠状动脉(CA)为右优势分布者8例,占61.5%;左优势分布者2例,占15.4%;均衡型分布者3例,占23.1%。病变累及CA27支共36处,单支病变占15.4%、2支病变占46.2%、多支病变占38.5%,受累的左前降支(LAD)、右CA(RCA)及左回旋支(LCX)分别为44.4%、33.3%和22.2%。A型病变累及CA6支12处(33.3%)、B型病变累及CA12支15处(41.7%)、C型病变累及CA9支9处(25%),重度以上狭窄占59.2%。9例(69.2%)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4例(30.8%)为3级。结论:80岁以上高龄CHD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临床检查多有异常,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7.
580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在冠心病(CHD)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AG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对我院完成的5 800例CAG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学: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法,其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5 800例患者冠脉完全正常者1084例(18.7%),冠脉硬化者764例(13.2%),冠脉狭窄者3952例(68.1%),冠脉心肌桥48例(0.8%),冠脉起源异常者60例(1%),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者阳性率高.随访3312例患者,时间为1个月到10年,严重病变或其它原因不能行介入手术治疗组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比较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者及单纯ST-T异常及不典型胸痛者均应积极行CAG,CAG安全可靠,为诊断CHD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冠心病(CHD)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将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892例患者根据其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比较各组间HBsAg阳性率。结果:892例CHD患者中,HBsAg阳性者51例,占5.72%。其中CHD患者635例,HBsAg阳性者38例,占5.98%;非CHD患者257例,血HBsAg阳性者13例,占5.06%。两组HBsA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BsAg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和CHD临床类型之间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HBV感染与CHD之间无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及时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ACS的183例患者进行CAG检查,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CAG证实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为22.4%。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恶化劳累性、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142例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ACS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干预组(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组死亡为11.5%,再次出现ACS为61.1%。干预组分别为6.4%、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诊断ACS患者及时进行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80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者94例,占33.6%;2支血管病变者132例,占47.1%;2~3支血管病变者226例,占80.7%;单支血管病变者54例,占19.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不能仅凭心电图轻易否定冠心病诊断,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147例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9例)不稳定心绞痛(52例)和心肌梗死(86例)3组,对比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分析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大量吸烟史为其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损伤以左前降支单支病变最多占63.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多占72.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13例CAG无明显狭窄占8.8%,4例系变异型心绞痛,9例系急性心肌梗死.结论中青年CHD患者吸烟为其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左前降支单支受累为主,狭窄程度重,部分患者CAG正常.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同时可了解冠脉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为选择合理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决定性依据[1,2]。现将我院1995年8月至1997年11月进行的64例冠脉造影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2例,女32例。年龄38~80岁,平均58岁,按年龄分为两组,小于60岁为非老年组(38~59岁)17例,大于等于60岁为老年组(60~80岁)47例;按有无典型心绞痛分组,典型心绞痛39例,非典型心绞痛25例。1.2 检查方法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造影剂选用进口优微显,使用仪器设备为西德SIEMES公司生产的C型臂X线机。诊断标准:①轻度狭窄<50%;②中度狭窄>70%;③重度狭窄90%~99%;④完全闭塞100%,远端无血流呈齐头状或锥形。有以上征象者诊断为冠心病。统计学资料采用χ2检验2 检查结果冠脉狭窄为35例,其中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10例,老年组冠脉狭窄28例,占59.6%,非老年组狭窄7例,占41.2%,典型心绞痛狭窄30例,占76.9%,非典型心绞痛狭窄5例,占20%(见表1、表2)。表1 老年及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万镇  范修才  郑爱东 《当代医学》2009,15(30):86-8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CHD)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CAG经挠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进行;对我院完成的225例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5例患者冠脉完全正常者51例,占22.7%;冠脉狭窄者174例,占77.3%,174例CAG阳性患者中有13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TA+支架),24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CAG安全可靠,为诊断CHD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I{D)患者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236例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女性组91例,男性组14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心电图和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年龄偏大,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对于确诊CHD的特异性低,CAG多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结论:女性CHD患者发病年龄大,心绞痛不典型,伴随症状多,病变较轻。心电图对女性CHD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侧支循环与临床关联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惠根  王肖龙 《上海医学》1994,17(10):575-577,621
对4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32例有≥50%冠脉狭窄,12例存在侧支循环,占37.5%。经分析其与心绞痛、心梗、左室EF的关联,提示侧支循环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有侧支者心绞痛的发生率较低,且侧支对提高左室功能有一定影响。侧支循环作为严重冠脉病变的代偿,可能降低冠脉本身病变所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电图(ECG)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118例住院CHD患者,对常规ECG检查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8例患者,CAG阳性62例中ECG有ST-T 改变者47例,CAG阴性56例中ECG有ST-T改变者29例.ECG检查的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48.2%,假阳性率为51.8%,假阴性率为24.2%,阳性预测值为61.8%,阴性预测值为64.2%.CA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62例,其中单支病变30例(48.4%)、双支病变17例(27.4%)、三支病变15例(24.2%); 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丽增高,ECG检查冠状动脉狭窄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30)、82.4%(14/17)和86.7%(13/15).结论:ECG可作为CHD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有局限性,凡怀疑冠心病且有手术条件的应及早行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典型与不典型胸痛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反复发作性胸痛、临床诊断或须排除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临床资料。结果:冠脉狭窄阳性者55例,占54%,其中典型组48例危险因素者明显高于非典型组。结论:男怀典型心绞痛伴有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发生冠脉狭窄的可能性极大,女性冠心病临床胸痛症状不典型。绝经是女性冠心病特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的冠心病临床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2例静息心电图正常及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86例(70.5%),高血压病56例(50%),糖尿病36例(29.5%),吸烟69例(56.6%).冠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占57.4%(70/122),2—3支血管病变占42.6%(52/122)(P<0.05).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多见,占55.7%(40/70),71.4%(50/70)单支血管病变狭窄为50%—74%.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多见,占55.2%(21/38);2-3支血管病变52例中42例(80.8%)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41.2%(49/122)有侧支循环形成.结论:冠心病患静息及运动心电图正常与单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较轻,2—3支血管病变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及有良好侧支循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年龄和性别与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及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关系,以及年龄和性别对CAC诊断冠心病(CHD)的影响。方法:记录591例可疑CHD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所有入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年龄和性别与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的相关关系。站果:CAC总检出率为43.82%,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CAC检出率分别为42.32%和4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下男性患者CAC检出率高于女性,但60岁以上女性钙化检出率已超过男性。检出冠脉狭窄患者433例,占入选患者总数的73.27%,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狭窄检出率分别为76.84%和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狭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但60岁以上女性狭窄检出率迅速增高。结论:年龄和性别对冠状动脉钙化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有很大影响,临床上评价冠状动脉钙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时必须充分考虑年龄和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20.
146例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少翔  蒋晨阳 《浙江医学》1999,21(5):272-273
为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将146例CAG分为心叽梗死组(33例),心绞痛组(53例)、不典型心绞痛组(25例)和非冠心病组(35例)进行观察分析。心肌梗死组CAG显示阳性改变占100%,心绞痛组占71.7%,不典型心绞痛组占80.0%,非冠心病组未见阳性改变各,CAG显示阳性改变合计91例,冠心病多见于男性和高龄患者,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病、饮酒史,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认为CAC是显示冠脉病变的直接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